第A5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珍藏于上海的百子大礼轿和浙博的万工轿

都出自宁波工匠之手

珍藏在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的百子大礼轿。
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馆的万工轿。
均为受访者供图

    很多宁波人知道,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馆的万工轿是出自阿拉宁波工匠之手,最近,我市民间文保专家杨古城先生在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发现,该馆的镇馆之宝,一顶精美考究、富丽堂皇的轿子——“百子大礼轿”,也是出自宁波工匠之手。昨天上午,杨古城向记者透露了这个消息。

    10名象山工匠历10年制成百子大礼轿

    杨古城告诉记者,近日,他到上海东方明珠游览,逛完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下来,顺着人流来到了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一进陈列馆的大厅,迎面看到的就是这顶富丽堂皇的百子大礼轿。

    杨古城说,他发现这顶花轿的制作工艺很熟悉,就拍了照片,并在此后进行了多番考证,最终证实这顶花轿果然出自宁波人之手。

    据了解,百子大礼轿制作于民国初期,当时宁波帮先贤镇海籍商人周渭澄在上海开设了“物华号贳器店”(贳,意为出租、出借)。1927年,周渭澄想定制一顶豪华花轿,为独生儿子周宗余娶亲之用,同时也可把它当作婚庆礼轿出租。于是他专门从象山请来10名木雕艺人,以当时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传统戏剧造型画册《马骀画宝》为底本,并把九亩地新舞台戏班的戏剧故事场景融入花轿的装饰设计中,精工细作,历时10年,才完成这顶花轿。1949年后,物华号贳器店停业,周宗余将百子大礼轿捐赠给当时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

    从杨古城提供的照片来看,百子大礼轿金光闪闪,装饰繁复,轿身分轿厢和轿面两部分,主要部件用黄杨木制作,高2.8米,从上到下分为7层,每一层都精雕细刻。轿身上原缀有100只小电珠,故称“百子(珠)大礼轿”,寓意多子多孙,表达了祈求儿孙满堂的美好愿望。

    昨天下午,记者与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他们肯定了杨古城的考证结果,确认百子大礼轿出自宁波工匠之手。

    浙博万工轿也出自宁波工匠之手

    与百子大礼轿遥相辉映的,是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万工轿。

    据杨古城介绍,万工轿是浙江省博物馆于1954年从宁海征集而得。该轿长1.5米,宽0.9米,高2.75米,样式属于清代晚期的宁波式花轿,享有“天下第一轿”的美称。因其需八个人抬,故称“八人大轿”,又因其制造时耗费了一万多个工时,故称“万工轿”。

    万工轿为木质雕花,以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宫殿。轿上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三种工艺手法进行装饰,雕有250个人物,另有花鸟虫兽无数,所以宁波人也称它为“百子轿”。此轿被列为浙江省博物馆最受观众喜爱的展品之一,并入选中国宝藏。

    万工桥的雕刻也别具匠心,除了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吉祥主题外,还有《浣沙记》《拾玉镯》等戏曲场景,有的地方还辅以镜片玻璃画,每一幅画上也都是一个古典戏剧片段。杨古城说,旧时,花轿根据雕饰人物的多寡及工艺水平可分三等,万工轿属头等轿。更为神奇的是,此轿采用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整轿的制作工艺,可谓集清末民初时宁波花轿工匠技艺之大成。

    杨古城说,花轿在宁波的婚俗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旧时彩结贳器店有专门用于出租的花轿,而新娘出嫁时如果能坐上像万工轿或百子大礼轿这样的头等花轿,就是一辈子的荣耀。清代晚期,宁波出现了一大批专门制作花轿的匠人,做工别具一格,1909年武汉举办“万国博览会”时,宁波送展的就是一顶花轿。

    记者 边城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