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三十,除夕;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 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虽然不能说是“百年一遇”,但也极为罕见。 除夕遇立春,百年难遇 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并不常见,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会是在2057年2月3日,再接下来就要等到2076年2月4日;而上一次相同的情况则出现在1981年2月4日。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2000年2月4日,立春和我们通常说的“三十年夜”碰在一起;只是按照农历算,2000年没有腊月三十,“三十年夜”被安排在腊月廿九。因此,在严格意义上,2000年未能被算作“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 立春有时还会和春节,也就是大年初一“撞”在一起。这种情况同样不多见,因此民间历来有“百年难逢岁交春”或者“百年难遇岁朝春”的说法,视之为一个吉祥如意的日子。 像已经过去的1992年2月4日,还有接下来的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立春都是和春节在同一天。 “无春”“双春”无关祸福 立春和春节在同一天被公认为好兆头,立春和除夕在一起,却不被许多循着农历生活的老一辈人看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立春代表着春的开始,意味着新一轮节气的轮回。而在传统习俗中,除夕是“旧年”的最后一天,要等到正月初一,农历新年才真正到来。 今年这个农历年从2月5日开始,到2020年1月24结束。立春赶在农历年前到来,使得今年变成了“无春年”。循旧俗,“无春年”也被叫做“寡妇年”,不宜结婚,不宜生子。 与“无春年”相呼应,还有“双春年”,也被叫做“两头春”,意思就是农历年初一个立春、年尾一个立春,像距离我们比较近的2014年、2017年,还有接下来的2020年,都是“一年两头春”。不过,在老一辈人眼中,“双春年”同样不吉利。 其实,“无春年”也好,“双春年”也罢,都是历法计算出现的巧合,和吉凶祸福没有任何关系。 今年“春打五九尾” 在民间,立春也被称为“打春”。由于立春一般会是在“六九”的头一天,因此历来有“春打六九头”的说法。不过,今年是个例外,立春花落“五九”最后一天,也就是所谓的“春打五九尾”。 尽管只是一天之差,可放在传统农耕社会,一天之差造成的年景是完全不同的: “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意思是说立春若在“五九尾”,年景会变得困难;反之,年景就会宽裕很多。 矛盾的是,有些地方却特别喜欢“春打五九尾”,因为可以“家家啃猪腿”,而很忌讳“春打六九头”,因为要“家家卖耕牛”。 事实上,就像立春和春节、除夕同一天的巧合一样,无论是“春打五九尾”,还是“春打六九头”,都是历法计算出现的巧合,跟年景的好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咬春”要有头有尾 立春“咬春”的习俗,早在唐代就已盛行,诗人杜甫在《立春》中就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描述。 “咬春”吃些啥,各地有不同。恰逢春节,春卷绝对占据“咬春”食物排行榜的“C位”。 将春卷列为立春必备的食物,始于唐,盛于宋。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春卷)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现在超市里速冻春卷很多,但记忆中人们偏好素春卷。无论是菜场里买现成的,还是回家自己做的,用到的最多的馅料就是荠菜、豆腐干,剁碎后加点芝麻油、盐,搅拌均匀即可。 食素春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立春的到来,代表春回大地,素春卷中包裹的新鲜蔬菜,更契合“咬春”之意;其二是在过去,炸好的春卷都要先拿去给土地庙里的土地公和土地婆吃的。 关于吃春卷还有一个习俗,得从头吃到尾,吃完整个,取其“有头有尾”的吉祥寓意。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