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玲的脊柱侧弯已达32度(左),每天都戴着这个像紧箍咒一样的矫正器(右)。 |
|
严勇杰 绘 |
14岁女孩小玲(化名)在学校体检“脊柱正常”,半个月后母亲偶然发现她背部一高一低,到上海新华医院检查,显示脊柱侧弯已达32度。医生说这样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到心肺功能,可能累及脊髓并造成瘫痪,除非做手术,花20多万元打钢钉矫正脊柱。 这对于家住宁海的李成业(化名)一家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特别不解:上海医生诊断说,小玲脊柱侧弯发病都有好几年了,但为什么女儿半个月前的学校体检记录上写着“脊柱正常”?这又不是疑难杂症,学校体检咋就查不出来? 记者前往宁海调查此事时发现,除了小玲,还有正在就读的学生因发现过晚,脊柱侧弯严重而进行了手术。 晴天霹雳 14岁少女脊柱侧弯32度,必须日夜穿戴矫正器 站在记者面前的小玲,正在宁海县桃源中学读初二。乍一看,小玲的身材和别的女孩没啥区别。直到李成业掀起她的衣服,记者才看到她的身上穿着厚厚的“盔甲”。摘下这个医院量身定制、用于矫正脊柱的“盔甲”,记者看到小玲背部一高一低,这个盔甲把她的背部、腰部勒出了一圈圈红印,有的地方还磨破了皮。 记者问她疼不疼,女孩眼角泛起了泪花,边揉腰边点头,说:“疼,像紧箍咒一样……” 李成业告诉记者,这个“盔甲”是采用3D打印技术按照孩子身材量身定制的,又硬又紧,腰不能弯,连蹲下去系鞋带都很困难。孩子持续穿戴已经三个多月了,除了洗澡时取下来之外,天天都这么穿着。 小玲的病是2018年10月5日发现的。 那天晚上,小玲洗澡时,小玲妈妈无意中发现小玲背部一高一低。她之前恰巧在手机上看到一个有关脊柱侧弯的新闻,联想到孩子的情况,心里一紧,第二天一早就和李成业带着女儿赶往宁海县第一医院骨科检查。医生说孩子是脊柱侧弯,比较严重,但本地医疗条件有限,建议他们去上海检查治疗。 几经周折,2018年10月8日上午,他们赶到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找到沪上知名骨科专家蒋雷生主任。蒋医生通过检查诊断,发现小玲是胸腰椎侧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判定小玲属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侧弯度数32度。 据蒋医生介绍,脊柱侧弯病人中,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居多,大约占到80%。20度以下属于轻度侧弯,侧弯在20度至40度之间的患者,必须日夜穿戴矫正器进行治疗,超过40度,就必须做手术,手术费用在25万元左右。否则将来会影响心肺功能,对女孩怀孕生产都有影响,严重者还会造成瘫痪。 医生的话让夫妻俩的心沉入了谷底。一想到孩子如果做手术,脊柱将打进永久性的钢钉固定,术后不能提重物,不能弯腰,不能剧烈运动,学习、生活和工作将受到极大限制,他们心里就发怵。 思来想去,夫妻俩还是决定采取保守疗法,花了13000元给孩子定做矫正器先进行治疗。 追根溯源 学校两次体检结果都显示“脊柱正常”,为何如此? 李成业告诉记者,在上海新华医院,他碰到许多上海家长带着孩子来检查脊柱侧弯,但大多数孩子度数不高,都是轻度的,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大家一交流,李成业才知道,他们都是从学校体检中发现异常,才到医院复查的。 听大家这么一说,李成业才想起,女儿学校好像2018年9月底组织过体检。在李成业的印象中,学校体检就是查查视力、身高、体重等,怎么会去查脊柱? 可是医生告诉他,脊柱检查是国家规定的体检项目。像小玲这样的特发性脊柱侧弯起码发病两三年了,学校的初检应该可以筛查出来。 医生的提醒让李成业疑窦丛生。 回到宁海的第二天,夫妻俩便去学校查询体检档案。学校老师告诉他们,体检档案不在学校,存放在负责学校体检的宁海县第二医院。 接着,他们又来到宁海县第二医院,以上海的医院需要看体检档案为由,找到了女儿的体检档案。 在这份体检表上,记者看到,小玲2017年9月进入桃源中学就读后,做过两次体检,一次是2017年11月,一次是2018年9月21日。 体检包括形体机能、内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外科等6个大项25个小项,“脊柱”一项赫然在列。但是,这两次体检结果都显示,小玲“脊柱正常”。 看到这样的体检表,李成业认为,自己作为家长,没有及早发现孩子的病情,确实有责任,但专业的医生在体检时都没有排查出孩子如此严重的脊柱侧弯,难道没有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