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2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3年前家长在朋友圈读到过专家建议……

    惋惜之余,我不禁想到,如果这名11岁男孩的家长,3年前就在朋友圈里读到过专家“要及早为孩子建立身高档案”的建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孩子的“长势”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而3年前,微信早已风靡大江南北,很少有不刷朋友圈的中青年人,那为啥这些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科学建议,没有被家长“捕捉”到呢?

    近年来,既权威又可读的科普书籍本来就不多,微信的普及让科普书的读者更少。在这种态势下,通过微信等新媒介传播包括孩子生长规律在内的各类科普知识,效果很可能事半功倍。可惜这个阵地上科学成色明显不足,各种段子、鸡汤、食品谣言等充斥其间,要想让家长从朋友圈中读到专家的科学建议,难度不亚于“沙里淘金”。

    微信朋友圈这块阵地,科学的内容不去占领,就会被伪科学和庸俗霸占。你还别说,尽管那些鸡汤似是而非、谣言破绽百出,在趣味、抚慰、欺瞒等方面却颇有一套,有的转发率还颇高,导致“鸡汤喝得众人醉,直把忽悠当翡翠”。

    因此,想方设法让趣味性高、可读性强的科普内容占领更多的新媒体“地盘”、吸引更多的“低头一族”,应该成为当务之急。科普作者、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科学界都可以有所作为。这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减少悲剧发生的效果,或比出版更多的科普书籍还好。胡晓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