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etflix推出了一部纪录片《药瘾》(take Your Pills),揭秘了美国学生对“聪明药”的滥用已经到了多么可怕的地步…… 站在改变人生的路口,谁都想鱼跃龙门进入名校,美国学生同样面临着超大的竞争压力。那么这种能帮助提高记忆力、让人通往捷径的神奇“聪明药”,真的存在吗? 其实,网络上说的那些“聪明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网传的“聪明药”有哪些 网传的几种“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哌甲酯、阿得拉(Adderall)——苯丙胺、莫达非尼。 1.利他林——哌甲酯 哌甲酯,也有地方写作哌醋甲酯,商品名叫做利他林。哌甲酯是治疗注意缺陷多种障碍症(ADHD)的药物。它通过阻断突出前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同时增加这些单胺类物质释放到神经元间隙中,从而兴奋中枢,达到提高注意力的治疗作用。哌甲酯只能通过兴奋中枢来提高注意力,却不能增进人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哌甲酯只能由专科有资质的医生开处方购买,每张处方也有一定的数量限制。私自欺骗医生、到黑市购买哌甲酯可构成违法行为,大家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2.阿得拉——苯丙胺 说到阿得拉的成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去触碰——它是一种含有苯丙胺的药物。可能有人还在迷糊,苯丙胺是什么?它就是臭名昭著的安非他命。 如果在苯丙胺上再合成一个化学结构,就会成为冰毒。 3.莫达非尼 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它可以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从而延长学习、工作时间。莫达非尼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在军事领域也有所使用,比如一些需要长期清醒的岗位,如飞行员、观察兵等。 文献报道,在睡眠剥夺48小时的条件下,使用莫达非尼的正常人模拟飞行的错误率更低。也有媒体报道,有学生使用莫达非尼后,进行测验,注意力、记忆力等有所上升。 “聪明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利他林——哌甲酯 最常见的就是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神经质、厌食、心情低落、感觉异常、多汗、心动过速、高血压等。 根据《2013年中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哌甲酯属于一类管制精神类药物,具有成瘾性。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2.阿得拉——苯丙胺 阿得拉这款药物本身也是作为ADHD的辅助用药上市的,但考虑到该药具有较高的成瘾性,且具有易制毒的特征,我国尚未批准上市。苯丙胺同时也属于一类管制精神类药物,不可私自购买。 3.莫达非尼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头痛、失眠、食欲降低等。长期使用还可以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精神症状。 莫达非尼虽然能够促进觉醒,缩短睡眠时间,但身体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睡眠、休息时间。长期剥夺睡眠,生物钟规律紊乱,会引起精神症状,另外,是否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尚未可知。 说到底,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并不能够让人变得更聪明,相反,它们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人产生依赖性,没它们不行。 本文专家:李文思,复旦大学临床药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