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1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

新疆丝绸之路文物将在宁波展出

图为即将展出的西域文物。

    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绿地对鸟对羊灯树纹锦、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3月16日,宁波博物馆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将带来《走进西域——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共计130件(组)文物,其中包括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彩陶、金器,汉晋时期的毛织物、不同文字的文书,以及唐代丝绸之路全盛时期的佛教壁画、生活用品等,共同还原处于古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美丽壮阔的历史图卷。

    生活用品和农作物琳琅满目

    本次展出的西周至战国时期文物中,既有青铜器(叶脉纹铜斧、铜镰等),又有陶器(田园葡萄纹彩陶罐、几何纹单耳陶杯等),这些生产和生活器具在考古发掘时多相伴出现,说明彩陶技术和青铜冶炼技术在西域交汇,并反映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用品中。此外还展出大量做工精美、图案多样的毛织品。

    丝绸之路沿线,往来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商队、使者、僧侣。此次展览中,高昌故城出土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五铢钱、东罗马金币,均折射出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往来的繁荣景象。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源源不断输出到沿线国家,来自欧亚大陆的珠宝、药材以及葡萄、胡麻、胡萝卜等农作物进入中原。展览展出的南北朝时期“胡王”锦,上面的图案是人执鞭牵着骆驼,人物穿着紧袖束腰长衣,骆驼的双峰中间铺着花毯,形象地记录了往来于丝绸之路上胡人商队的忙碌景象。

    各种文字艺术反映多元文化

    展览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展品,即由各类文字写就的文书,比如佉卢文木牍。木牍相当于现在的信封,在较长的一块木板上书写好内容后,将另一块小木板覆盖上去,用绳子系上,中间有一个泥封坑,把泥巴填在里面,等到快干的时候在上面盖上印章,这样就起到保密、密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龟兹文木简、栗特文文书等资料,这些文字曾在西域各绿洲城邦使用,现在有的成了“死文字”,很多文字尚未识读,未知内容。这些文书的大规模出土,反映出新疆地区历来就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

    另一方面,汉文文字在西域的流行,反映了中原文化对西域的深刻影响,例如展出的《开元四年<论语>郑氏注》,由唐代西州(今吐鲁番地区)的学生写就,字迹秀丽。类似的汉文资料在新疆多有出土,可见中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认同。

    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项聪颖/文

    记者 周建平/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