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档案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和中国人》中的宁波

《中国与中国人》书中的插图

    田 力

    亨利·查尔斯·瑟尔(Henry Charles Sirr, 1807-1872),英国律师、作家和外交官。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曾在被英国殖民之下的锡兰(今斯里兰卡)担任法律方面的职务。他于1850年出版的《锡兰与锡兰人》一书在当时被认为是对锡兰最为权威的介绍,以致于凡尔纳在其名著《海底两万里》中描述锡兰时亦引用此书。1843年,瑟尔担任英国驻香港副领事;1844年10月1日,与斯特灵(Paul Ivy Sterling)成为首批两位香港高等法院执业大律师。1849年,瑟尔在伦敦出版了两卷本的《中国和中国人》(China and the Chinese),该书有一个很长的副标题“他们的宗教、品格、风俗习惯和制造业;鸦片贸易带来的罪恶;我们与这个国家在宗教、道德、政治和商业上的往来”,这也阐明了著作的主要内容。第一卷共25章,着重介绍香港、广州、澳门、厦门、宁波、上海、舟山等地的地理与人文风俗,同时又谈及中国的海盗、饮食文化、杂耍、鸦片贸易、中国人的穿着和居所、农业、茶叶、丝绸、工艺与制造业、地理与矿产、历史与王朝更替等等,不过编排略显杂乱无序。第二卷共16章,作者抓住关于中国的一些关键词,并作具体而深入的介绍与探讨,包括:纸、音乐、年俗、妇女、语言文字、医学、文学、宗教、祖先崇拜、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英国对华贸易(从1596年至今)、政府与法律、职官与服色、财政税收、人口、建筑。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的中国概况类著作。

    《中国和中国人》的第一卷第12章专记宁波,包括:地理位置、温度气候、城市布局、政府机构、居民性格、手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金融机构、渔业生产、早期与西方的关系以及对英作战等方面,内容丰富,从近代中西初识的西人视角介绍独具特色的宁波。

    宁波作为最先向西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其港口贸易是当时西方人所关注的焦点,书中对此也着墨较多,并且列举了当时宁波的主要贸易商品:

    “红茶与绿茶、各种生丝和成品丝绸、各类棉制品、麻织物;多种木材、大米、糖、燕窝、墨海参、鱼翅、冰糖、檀香、铅、烟草、羊毛布、兽皮、铅白、蓖麻油、染料、毒品和龟甲。”

    引文中的“毒品”指的是鸦片,实际上,作者对于鸦片贸易一直持批判的态度:

    “宁波人宣称,自从开埠以来,本国贸易萎缩,其主要原因在于大量输入鸦片导致白银外流;对生活中许多必需品、舒适品和奢侈品的需求在物质上和理智上都有所减少。据说,这种使大英帝国蒙羞的说法是非常正确的。”

    直到现在,有关清道光年间“鸦片进口导致白银外流”的说法,也是中国主流史学界的认识。

    宁波城内商业之繁荣,商品之精美也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宁波对于外国人来说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城内的主要街道上遍布商铺,凡是你能想到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和古董,皆有所售。刺绣品,无论是颜色还是样式都极为精美;绉纱和丝质的披肩、围巾、织袋、衣裙等,其质地与做工皆世难匹敌。在一处被我们称之为‘家具街’的地方,商铺中充斥着各类镶嵌工艺的家具,如衣柜、床、桌子、橱柜、衣柜、椅子和长榻等,完全展现出中国人的习惯、品位和休闲方式。这种手工制品的逼真度、准确性和美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购买这些真正装饰性的家具都需要花上大价钱,一些富人的住宅里全是这类昂贵的家具。我们相信这种手工制品只局限于宁波一地,在中国其它地区都不为所知,在别的地方也买不到。

    在古董商店里可以见到从日本运来的最精致的雕刻品,其中有一件犀牛角,无论是设计还是工艺,都堪称杰作;还有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古董瓷器,中国人认为古瓷可以使水果和花卉长期保存不腐。漂亮的古代铜器、玉石花瓶、权杖以及各式各样的首饰,琳琅满目。中国人为购买这些古董花费巨大。”

    文中介绍了宁波的政府机构和居民,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中国人充满偏见与贬低:

    “宁波的地方政府由道台、知府和知县组成,他们都有一批下属来协助履行职责;但是由于这些官员的薪俸是如此之低,远远不能够支付随从们的费用,于是敲诈勒索财物、接受贿赂数额之巨达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在宁波的两位武官是满人,指挥3000人的军队,其中有800人是骑兵。道台宣称有超过10万家店铺和家庭向帝国政府纳税,若此言不虚,则从宁波获得的财政收入肯定是相当巨大的。城里的居民从事各种职业谋生:大部分的妇女都织布和垫子,还生产一些质地粗糙的地毯;宁波的丝绸与刺绣是备受推崇的;还有种类繁多的、采用镶嵌工艺的家具,真是太美了!住在城中和近郊的贫穷阶层主要是农民、渔民、船夫和各类工匠。宁波人的道德水准和品性是不好的,多是赌徒、窃贼和骗子(但是我们相信他们不会比自己的许多同胞更坏);他们贪财,贫穷,不在乎其所崇拜的神是怎么来的;他们不好吵架,除非是在一些特殊情况或遭到挑衅,他们不会诉诸个人暴力。”

    还讲述了在英军占领宁波期间,清朝军队曾组织夜袭,试图夺回该城:

    “在我们攻克并占领宁波时,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但是在夜里,一支强大的中国士兵队伍攀越城墙,袭击了我军哨兵。最终他们被击溃,但是敌我双方都损失惨重。屠杀是可怕的!一位军官告诉我们,在靠近袭击地点的街道上,由于开花弹一连串毁灭性和压倒性的打击,到处都是敌军的死者、垂死者和伤员。城市并没有遭到洗劫,但是占领条款却变得更加苛刻与严格,对宁波城的所有财产进行估价,并征收重税。直到条约被中国皇帝批准,我方军队才撤出宁波,此后又设立领事机构。”

    宁波靠海又河湖密布,水资源极为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渔业活动发达的地区。书中对于宁波人的捕鱼方法有着生动的记述:

    “有一种捕鱼方法是非常特别的,渔人赤身裸体进入浅水区,以竹竿敲击水面,同时一动不动地在水中站立一会儿,然后再次击水并潜入水中,二十次中有十九次能捕回一条鱼。这些被噪音惊扰到的鱼儿沉入水底,很容易被逮住。渔人不断地重复这一活动,直到挂在身上的篓子里装满鱼儿或是他感到疲惫才停歇。而渔人使用渔网时,依然会敲击水面,网罟一入水,他便弄出更大的声响,在很短的时间里,落入网中的水中鱼族就被拖了上来。……宁波河渠上船只密布,船上的人用鸬鹚来捕鱼,这种水禽非常驯服,当主人发出指令,它们便离开舢板(san-pan)或者小船,在水中寻找鱼儿,潜水,抓住,再叼着鱼儿回到船上。最让人感到稀奇的是,当一只鸬鹚捕到了一条大鱼,别的鸬鹚会过来协助伙伴,合力将战利品带回船上,然后再重新飞回水中,继续自己的工作。为了不让这些温顺的漂亮家伙们,自己吞咽下猎物,通常会在它们的喉咙外箍上一圈铁环或者棉绷带。待捕鱼结束后,主人会投喂给它们之前捕到的小鱼,作为奖励。

    训练精熟的鸬鹚,每对售价五至七元。有时一人会带着十到十二只鸬鹚在船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景象:十几只浑身长满羽毛的两足动物,栖息在船的一侧,看起来很健康,有着明亮的绿色眼睛和光滑的深棕色羽毛。主人命令一下,它们就立即钻入水中,在河上四散开来,开始日常的工作。”

    鸬鹚,俗称“鱼鹰”,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驯养历史。鱼鹰捕鱼或许是当时中国人眼中的习见场景,相关文字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在瑟尔看来却是极为新奇有趣,故而本书有细致的描写。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