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宁波宝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梅幼儿园园长:

心灵成长,助力人生的马拉松

    王珂 高级教师,现任宁波市绿梅幼儿园园长。曾获浙江省“事业家庭兼顾奖”先进个人,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江北区学科骨干、江北区教坛新秀等荣誉。20余年来一直耕耘在幼儿教育一线,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与管理,撰写多篇课题、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磨炼意志的负重远足,关注自然的认养动植物,童趣友爱的跨园交友……绿梅幼儿园每天都上演着大大小小的“成长系”活动。园长王珂认为,教育并非流水线上立竿见影的工业生产,而学前教育更像是一场静待花开的慢旅行,重在让孩子体验行动历程,点燃和唤醒更多可能,为一场人生的马拉松积蓄能量。

    学前教育重在育心 让孩子遇见正能量

    幼儿园的教育究竟该做些什么?王园长认为,我们面对的教育主要有三个场景,分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是孩子的充电器,注入活力、希望和梦想,学校教育教给孩子方法、技能和思维方式以解决现实问题,而社会教育则在于品质的培养,包括勇敢、责任、友善、坚毅等良好品质。“虽然学前教育以学校教育的形式呈现,但内容可以偏向社会教育,我在更大程度上主张育心,而不仅仅是育智。”

    在绿梅幼儿园创设的一系列“立体互动环境”中处处可觅其办园理念“启智养德,点行润品”的痕迹。阅读长廊给了孩子们认知、交流的平台,游戏楼梯棋让孩子慢慢树立规则意识,小岗位制的“小小职工”问候着早晨来园的伙伴,奔走在午间的校园,为教职员工送快递,班级的勋章墙展现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和收获。“爱心兔”“友谊象”“勇敢虎”……当他们骄傲地喊出这些带有品质内涵的班级名字时,仿佛看到了充满正能量的自己。

    幼儿普遍自理能力弱 报班应分清爱与功利

    走访幼儿园,经常能听到老师们“玩笑式”地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带……”这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如今的幼儿普遍存在自我生活能力薄弱的问题。“通常,在‘6+1’的带娃模式下,孩子的衣食住行习惯了家长的包办,生活能力越来越弱,其实也被剥夺了成长的机会。”王园长认为,幼儿阶段是教会孩子如何劳动、如何去爱的最佳时机,从刷牙、洗脸开始,在照顾自己的过程中慢慢掌握生活技能,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小肌肉群的发展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都颇有益处。

    与此同时,为了让孩子多接触新鲜事物,掌握一些特长本领,不少家长会选择给孩子报名兴趣班,以适应将来的社会竞争。对此,王园长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报班本身没有对错,培养和加强兴趣爱好就像旅行、阅读一样,能够让孩子享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但她提醒家长,分清爱与功利的区别,明确报班行为背后的初衷。“很多兴趣班源于好玩,到最后却变成了一种负担,争考级、做精英让只有几岁的孩子疲惫不堪,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局面。”王园长强调,无论上不上兴趣班,上多少兴趣班,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快乐有爱的童年。

    学会感受分享的乐趣 办有人情味的幼儿园

    转眼间,教育生涯走过了20个年头,当王园长回忆起那些星星点点的小故事依旧历历在目。“有一个孩子叫豆豆,胖嘟嘟的很可爱,但他却总在集体活动中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喜欢独占,拒绝分享的个性,让他难以合群……”细心的王园长了解到,豆豆在家就是“唯我独尊”,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长辈们都无条件给予和服从,大人总认为“孩子还小,就由着他,长大后自然就会懂事的。”殊不知,家长一味的纵容和“谦让”,只会让孩子更加自私和自我。

    从邀请小朋友加入由豆豆规划的小区建构游戏,到陪伴他尝试在分享会上主动交换玩具体会到不一样的快乐,王园长说,在孩子遇到难题时,作为老师需要的是提供工具和策略,问题得留给孩子自己去解决,这比简单的“鼓励分享”或是“命令分享”更有意义。渐渐地,豆豆开始放开紧握玩具的小手,愿意交换心爱的书籍和玩具,和伙伴们分享自己的美食……

    “但孩子的教育往往有它的阶段性和反复性,尽管豆豆偶尔还会出现独占行为,我总是会第一时间倾听他的想法,一起探讨一起处理”,王园长表示,分享是件美好的事情,但前提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决定权,“理解、接纳、耐心地带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吧,因为教育不仅是一件有情怀的事情,也该保有温度和人情味。”

    记者 鲍玲玲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