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遛娃成了好姐妹,让“甬漂”的生活不再孤单。 记者 崔引 摄 |
“嘟嘟奶奶,我来了。”住在对门的艾艾奶奶打了声招呼,从开在阳台的玻璃侧门迈进了嘟嘟奶奶家,就像是回自己家一样。 嘟嘟奶奶和艾艾奶奶都是来宁波帮儿女照顾孩子的“甬漂”奶奶。年近花甲,身处异乡,她们靠“遛娃”给自己在社区里找到了不少好朋友,组建了一个近百人的“奶奶天团”。 “她们不仅自己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还影响着家里的年轻人,成为邻里和谐的催化剂、黏合剂,是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镇海区蛟川街道东信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倪福忠说。 这两家人的故事很温暖 “我相信我们两家一定能处得好” 嘟嘟奶奶叫徐华枝,艾艾奶奶叫杨翰儿,她们原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徐华枝来自安徽,杨翰儿来自舟山,两人的儿子都住在东信路社区保亿·风景九园小区,是对门的邻居。两家的阳台相邻,中间有个用来放空调室外机的小露台相连。不过,两家的年轻人平日早出晚归,极少碰面。 徐华枝和杨翰儿是2012年装修房子时认识的,当时也就混个脸熟,顶多碰面打个招呼。 房子装修完半年后,在徐华枝和杨翰儿的提议下,两家人又对阳台进行了一次改造:把各家阳台挨着小露台的一侧(非承重)改成了玻璃推门,便于两家走动。 那时候,徐华枝的孙子嘟嘟和杨翰儿的孙女艾艾都还没有出生,她们两人也不经常住在这里,两家人的关系虽然要比之前熟络些,但也还没到亲如一家的地步。那为啥要这么做呢?“我相信我们两家一定能够处得好!”徐华枝说出了两家人的心里话。 “不要妹妹,因为已经有妹妹了” 留门背后,留住的是两家人的心。 2015年,出生才6个月的嘟嘟因为感冒一直吐奶,这让徐华枝特别心烦。杨翰儿看在眼里,却欲言又止,“我们老家舟山有名医会看这种病,但我很纠结要不要说,万一没治好,弄不好还会搞僵两家人的关系。” 但杨翰儿最终还是决定“管一回闲事”,建议徐华枝带嘟嘟去舟山看医生。去了几次之后,嘟嘟的病还真得到了缓解。 因为这件事,两家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 家里大人都忙,孩子没人管的时候,就直接把孩子放到对门奶奶家;平日里互相送点各自的家乡特产;两家孩子每天从阳台上的侧门钻进钻出,俨然把两边都当成了自己家…… 就在记者采访前一天,杨翰儿出门忘记带钥匙,连忙打电话给徐华枝求助。“原本只是想让她帮忙送钥匙来,结果她想到我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竟然连午饭也给我一并带过来了。”杨翰儿笑得合不拢嘴。 当初两家人满怀憧憬留的门,一直留到了现在。只要家里有人,阳台上的门就从来没有上过锁,成了两家人淳朴的邻里感情的见证。 两家人到底有多亲,孩子是不会骗人的。有人跟嘟嘟开玩笑:“让妈妈再给你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好不好?”嘟嘟一脸认真地说:“不要妹妹,因为已经有(艾艾)妹妹了。” 这群人的故事挺有借鉴意义 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群好朋友 徐华枝和杨翰儿两家的故事,只是“奶奶天团”的一个缩影。 东信路社区保亿·风景九园小区一共有2000多户住户,多是从外地来宁波工作的年轻人,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住户家中都有从老家过来帮儿女带孩子的老人。 年近花甲,甚至古稀,还要随儿女“漂”在异乡,对老人来说,最难熬的不是生活上的不习惯,而是“周围谁都不认识”。来自天津的宝宝奶奶刘保荣,说出了“奶奶天团”成员们的心声。她说,孩子刚出生时,日子过得忙碌但充实;孩子渐渐长大,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时间一下子多出来了,反倒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刘保荣是在“遛娃”时碰到徐华枝的,“刚开始也就随口打个招呼,嘟嘟奶奶问我要不要一起去跳广场舞,喊了几次,我就去了。” “现在我们两个搭档跳舞,她跳得可好了。”一旁,徐华枝为自己的舞伴打call。 来自嘉善的乐乐奶奶徐巧宝,性格比较内向,虽然经常带着孩子在小区里转悠,但多少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后来,因为姐姐去世,徐巧宝一度情绪低落,动了回老家的念头。 徐华枝得知此事后,只要遇上徐巧宝,就经常拖着她拉家常,“我们俩都姓徐,不就跟姐妹一样吗?” 一起去上老年大学,一起去跳广场舞……慢慢地,徐巧宝的业余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精神也越来越饱满。 结束采访,已临近中午,不知道谁吆喝了一声“我们家包了包子”,几个老姐妹带着孩子直奔而去,共进午餐。 “只要告诉一个,其他人都会跟着来” “这个小区一共分九个园,每个园都有十几个玩得比较好、又热心公益的阿姨,她们平时都以‘××奶奶’相称,组成了近百人的‘奶奶天团’。”东信路社区社工朱至聪说。 在她看来,拥有这样一个“奶奶天团”,给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便利。特别是遇上社区组织活动,原先多是拉些“熟面孔”参加,现在只要告诉“奶奶天团”的其中一个人,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主动报名来参加,“很有一呼百应的成就感。” 像社区重点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原先要靠社工挨家挨户上门做宣传、发动。小区外来人口多、年轻人多,大家都忙着上班,经常见不到人。“现在都不用我们怎么发动,‘奶奶天团’的阿姨们会自发帮我们宣传,还带头在家里做好垃圾分类。”朱至聪说。 让朱至聪感受颇深的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这群热心的阿姨,小区里年轻人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邻里关系得到改善。 “我们往往习惯性认为老人是社区里需要帮扶的对象,事实上,老人在社区建设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他们的生活阅历、人际沟通,都是社区基层治理中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社区党支部书记倪福忠说。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贾默林 ■快评 视“老漂”为宝藏或有别样效果 提到“老漂”一族,无论是“北漂”“上漂”还是“甬漂”,很少离得开“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故乡”式的沉重。他(她)们苦吗?确实辛苦,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养大,付出的辛劳可谓车载斗量;他们难吗?确实不易:从故土被“连根拔起”后面临新生活“融入难”。尽管这些年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部门在医保报销、养老保险衔接等方面也为“老漂”办了些实事,但显然还远远不够。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像镇海东信路社区那样将“甬漂”老人看作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效果或许会大不一样。 别看“老漂”们来自外地且大都年逾花甲,但一方面,他们的生活阅历、人际沟通为许多年轻人所不及,许多老人身体状况也未必比经常熬夜的年轻人差;另一方面,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人手严重紧缺,光是一项垃圾分类工作,参与张罗者就多多益善。将社区内“老漂”这个宝藏充分挖掘出来,不但有利于社区建设,还相当于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社交平台。凭借这个平台,“老漂”们既可以参与社区建设,也可以相约上老年大学、跳广场舞等以充实精神生活——这不正好吗? 是被人视作需要关爱的对象,还是值得挖掘的宝藏,感觉可谓截然不同。对“甬漂”老人来说也不例外——深入挖掘这个宝藏,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参与社区管理与建设,带来的很可能是“多赢”的别样效果。胡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