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路余 房赤敏 郑凌燕) 近日,慈溪一男子参加慈溪法院网络竞拍,以72万元竞得一套司法拍卖房。但是,因为没有仔细阅读竞拍须知,在竞拍成功后,他却悔拍了。最终,该男子为自己的草率竞拍付出了代价,缴纳的9万元保证金“打了水漂”。 日前,慈溪法院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拍卖慈溪宗汉街道某小区的一套住宅。起拍价45万元,保证金9万元。竞拍一直持续到第二天近10点半,经过6次出价,慈溪男子徐某以72万元的价格最终拍得该房。 成交当天,徐某致电法院,询问该房产的详细情况。原来他在竞买该房产前,并未看过该房产的相关信息和竞买公告、竞买须知等内容,只是因为看到该房地产价格较低,就报名参加竞拍。 参加竞拍前,徐某已经将9万元的保证金汇至法院账户,按照竞拍规则,他需要在拍卖结束后一周内将余款缴纳至法院指定账户。但是过了规定的余款交付期,徐某还是没有向法院缴纳余款。法院通过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联系他,但他既没有接听法院电话,也未回复法院是否继续交纳尾款。 因为徐某的悔拍行为,该套房产将被重新拍卖。由于是因买方悔拍而导致未能成交,而非流拍,因此重新拍卖的起拍价还将和第一次拍卖时保持一致。对徐某本人,法院依法裁定其缴纳的9万元保证金将不予退还,用于支付拍卖产生的费用损失等,其本人也被限制再次竞买此套房产。 法官表示,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不是一般的淘宝购物,也不同于商业拍卖,切忌盲目跟拍和悔拍。“很多人在拍卖的时候,重点都在关注拍品的品相、价格、开拍时间等,却很少仔细看后面的拍卖公告,而公告中包括了产权过户、税费缴纳以及拍卖标的物瑕疵等重要信息。”法官提醒道,“很多买家在竞拍前没注意看后面的拍卖公告,拍得物品后才去看公告或者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拍品的具体情况,最后因种种原因悔拍。这样做不仅使自身蒙受损失,也浪费了法院的司法资源,而且因为重新拍卖还会导致案件当事人利益受损。所以参与司法竞拍的市民,在竞拍前一定要认真阅读竞买须知、竞买公告、标的物介绍等内容。对于没有把握的,或者尚不清楚拍卖标的物情况的,请慎重考虑,尽量不要参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