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弘扬 ‘金融翘楚’宋汉章先生的仁心善行”

“汉章医疗关爱帮扶基金”日前正式成立

坐落在余姚市人民医院的宋汉章先生的塑像。
3月23日,中国银行余姚分行和余姚市人民医院等5家单位成立“汉章故里”党建共创联盟。

    3月23日,“汉章故里”共创共建恳谈会在余姚召开。这也标志着由中国银行余姚分行、余姚市人民医院共同发起、筹建、募集的“汉章医疗关爱帮扶基金”正式启动。

    被称为“中国银行第一人”“近代保险业之父”的宋汉章(1872—1968),原名宋鲁,祖籍余姚(现余姚市阳明街道群立村)。在50年的金融职业生涯中,他信义经商,坚持信仰,敢于担当,终身服务于中国金融业,被称为“中国银行第一人”。

    励精图治

    被称为“中国银行第一人”

    “‘汉章医疗关爱帮扶基金’的成立,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宋汉章先生的仁心善行和社会担当。”3月23日下午,在“汉章故里”共创共建恳谈会上,中国银行余姚分行负责人说,被称为“中国银行第一人”的宋汉章先生,在他50年的近代中国银行职业生涯中,是唯一与该行相伴始终的重要人物,为中国银行树立了坚实基础。

    1872年2月29日,宋汉章出生于余姚一个绅商之家。1882年,宋汉章随父迁沪,就读中西学并重的“中西书院”,并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毕业后的宋汉章进入上海电报局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其一生的近代上海著名绅商和社会活动家经元善。

    1900年,包括经元善在内的上海1231名旅沪绅商与维新人士激怒了清廷,当时还叫宋鲁的宋汉章等人避居澳门。为培养年轻有为的宋鲁,经元善安排其重返内地,并改名为宋汉章。不久,28岁的宋汉章进入了首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从此踏入了一生为之奋斗的中国近代金融业。

    辛亥革命爆发后,宋汉章发起成立了大清银行商股股东联合会。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宋汉章任上海中国银行分行副经理、行长。从此,他开始了自己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

    宋汉章一直竭力和政治保持距离,努力做一个不为政治所左右的银行家。他曾为维护百姓利益和银行信誉,无惧当时政府的无理命令,三次冒死抗命陈其美、袁世凯和蒋介石,经历了“小万柳塘秘密拘捕事件”和“抵制北洋政府停兑令风波”等事件后,不仅赢得了社会和广大民众的高度赞誉,更使上海中行在国内外保持了良好信誉。凡有宋汉章签名盖章发行之纸币,民众都深信不疑。他为中国银行树立了百年不拔的坚实基础,更被尊称为“中国银行第一人”。

    桑梓情怀

    为家乡捐建学校和医院

    作为宁波帮的代表人物,宋汉章造福家乡的善举不胜枚举。1909年,他捐建了宋氏小学(后并入余姚市长安小学);1947年元月,宋汉章带头捐建的阳明医院(今余姚市人民医院)落成。

    “宋氏小学建成后,宋家子女都是免费入学的,排名前三的优秀学子都被带到宋先生身边,亲自栽培、介绍工作。”76岁的宋氏族人宋世长回忆说,据家谱记载,民国时期至少有上百名宋家学子先后在上海、武汉等金融和保险行业入职,还有的被派往海外工作。

    1947年元月,阳明医院落成后,宋汉章不仅让其侄,留法医学博士宋梧生担任首任院长,还先后动员国立上海医学院的名医和上海医学院毕业生来到阳明医院服务,并从上海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家乡人民减除疾病痛苦。由于对贫病者来院治疗实行减免医疗费等原因,阳明医院开业后历年都造成巨额亏损,其差额均由董事会设法予以弥补和解决。

    今年80多岁的乡贤宋炳权清晰记得,1963年余姚发大水,93岁高龄的汉章先生特意让其幼子康宁、儿媳何香媛同来慰问,并带来5000元善款用于救灾。为人低调不喜张扬的汉章先生,无论是参加民初救国储金运动、上海租界华人参政运动,还是参加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妇孺救济总会等慈善团体,都体现了一位开明商人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情怀。

    传承善行

    “汉章医疗关爱帮扶基金”惠及农村“两癌”妇女

    中国银行余姚分行自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当地,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先后支持了姚州高速公路、余姚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意产业园等地方重点工程项目,为“350”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该行积极助力中小企业成长,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2018年更是强化海外联动,做“走出去”企业的护航者。

    “宋汉章先生生前济世扶困,心系家乡。彰显出一位开明商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良知,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中国银行余姚分行负责人表示,宋汉章先生不仅是中国银行的奠基人,更是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金融翘楚。过去,宋汉章先生是撑起社会公益机构与团体的中坚力量;现如今,先生的仁心善行和担当更值得传承。作为一家国有股份制银行,该行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之中,回馈社会。

    记者了解到,2009年以来,中国银行余姚分行多次开展“中行号志愿直通车走进社区(农村)”“金融青年情系敬老院”“关爱城市美容师”等公益活动。2013年,面对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该行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发放两笔应急救灾贷款,为灾后政府民生工程的抢修赢得了宝贵时间。2016年,该行向余姚市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赠20万元,定向用于薄弱学校设施设备更新和维护,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去年是宋汉章先生逝世50周年,我们在去年年底与余姚市人民医院的党建共建活动中,决定共同发起设立一个医疗帮扶关爱基金项目。”中国银行余姚分行负责人表示,这一想法与余姚市人民医院陈锋院长的想法不谋而合。

    “根据余姚市去年发布的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数据,农村妇女的发病率较高,不少家庭因病致贫。”陈锋介绍说,考虑到该项目受益的既需是特定人群,也需有较广的覆盖面、受益面,关注农村“两癌”妇女成为首要立项内容,“汉章医疗关爱帮扶基金”便由此而生。

    陈锋院长表示,宋汉章先生曾说过,救死扶伤最能体现服务社会的美德,这也是自己最想弘扬的。“雪中送炭更能体现公益救助的真情所在,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从防治力度、技术水平、应急力量、共同会诊等方面提供医疗救助,以此引发全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农村‘两癌’人群。”

    目前,“汉章医疗关爱帮扶基金”已获捐50多万元,其中中国银行捐赠20万元,将专项用于救治农村“两癌”妇女。

    记者 孔玲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