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内首家社区临终关怀病房入不敷出

怎样让生命“最后一公里”走得更安详

社区临终病房的告别室里,病床上方有一个和病床大小相仿的LED显示屏。

    为守护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最后一公里”,去年8月29日,浙江省首个社区临终关怀病房——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区成立。运营半年多来,先后有30多位患者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站。

    记者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社区临终病房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病人收一个亏一个,使得这个刚起步的临终病房陷入尴尬。

    临终病房氛围温馨

    收治的都是预期生命

    不到3个月的患者

    米黄的色调、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鱼缸里灵动的金鱼……设在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楼的安宁疗护病区,温馨的氛围很容易让人放松。

    这里收治的,都是预期生命不到3个月的终末期患者。整个病区共设13张病床,正住着6位癌症终末期的患者。在这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没有预想中的冷清,走近病房,甚至能听到越剧的唱腔。

    记者探访的当天,一批身穿红背心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此服务,他们和患者聊天,在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接受着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死亡教育。

    小小病房故事多。安宁疗护病区主任裘继燕说,并不是所有患者来到病房都迈向人生的终点。有位脑梗后长期卧床的八旬老人,因为肺部感染在ICU里住了6天没有好转,家人不想让老人插着管子离开,就将她送到了安宁疗护病区。裘继燕说,安宁疗护不等同于放弃治疗,老人入住后,医护人员为她开展除有创治疗以外的镇痛治疗及舒适护理。

    家人原本已经为老人准备好了后事,没想到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老人一天一天好转,就连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也好转了。最后,老人平安出院。

    像这位老人这么幸运的毕竟是极少数,不少老人等不及来到这里,就已经离去。裘继燕说,上个月,一位患者的女儿打来电话说,她患肿瘤的父亲正在宁波某大医院住院,时日无多。了解到安宁疗护病区有告别室,这位女儿提出老人病中每天要看孙子辈的照片,想让老人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离开。

    安宁疗护病区的告别室很特别,病床上方有一个和病床大小相仿的LED显示屏。配合舒缓的音乐,这个显示屏上可以根据临终患者的需求,播放任意内容,让患者在人世的最后一眼都是温暖的回忆。为此,医护人员做了测试,保证照片能顺畅播放,没想到准备工作做好了,却接到这位老人已经离世的消息。

    病人收一个亏一个

    社区临终病房陷尴尬

    “很感恩,妈妈的最后一程走得很安详。”母亲走了2个多月,市民刘女士回想起在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日子,更多的是温暖。

    “妈妈是肺癌晚期,在家里吃不了东西,每天被病痛折磨,情绪也很不稳定。”刘女士说,来到安宁疗护病房,温馨的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关心,渐渐打消了老人的顾虑。在医生的帮助下,她尝试做营养汤,还把果蔬等打成流质,让母亲尽量品尝到一些食物的味道。虽然最后母亲还是离她而去,但刘女士觉得没有遗憾。

    “这位患者刚到病房的时候,很惊恐,我去查房,她紧紧拉着被子不让我用听诊器听诊。”裘继燕说,住了一个星期,老人放松下来,后来看到她走进病房查房,会主动把被子打开,方便她听诊。

    投入运行半年多来,这里共收治了30多位患者,收到5面锦旗、3封感谢信……患者的肯定,证明了这个社区临终病房存在的价值。但病人收一个亏一个的尴尬,使得这个临终病房举步维艰。

    裘继燕告诉记者,目前安宁疗护服务支付方式主要来自医保。由于安宁疗护病区收治病人生存期限为1-3个月,目前日人均住院费在200元-300元,按一个月生存期限来算,远远超出宁波市住院医保报销定额6000元标准。此外,安宁疗护病区在临床日常的大量工作目前尚无收费标准,比如心理疏导、病情及症状等各类评估、舒适护理、哀丧辅导等未能纳入收费项目。

    以病区第一个送走的王老先生为例,他入住20多天,一共花费1.3万余元。医保支付了6000元以后,家属按比例又自费承担了2100余元,剩下的5000余元钱无法列支,只能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己承担。

    明知不赚钱为啥还要开?

    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是最佳场所

    开设临终病房不赚钱反而亏本,这在业界并不是秘密。成立于2014年8月的余姚市人民医院舒缓病房,是宁波首个提供临终关怀的公立医院病房,成立以来一直亏损,医院方酝酿引入企业赞助来弥补。

    明知不赚钱为什么还要开?“宁波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人的最后一站,医院不收,家人照顾不好,非常痛苦,在我们社区就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大批临终患者的需求,促使中心下定决心做这件事。和大医院相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提供临终服务最理想的场所,上海等地成功的先例也验证了这一点。

    临终关怀的相关费用为何没有纳入医保?记者从宁波市医疗保障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没有专门针对安宁疗护服务费用支出的医保政策,市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医疗服务,都是参照医保住院费用支付的相关规定来执行的。

    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减轻长期失能人员及其家庭长期护理的事务性和经济负担,宁波作为全国15个试点城市之一,从2017年开始试点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不过,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补贴患者家庭,对于提供临终服务的医疗机构来说,还是不能填补收治临终患者的亏损。

    他山之石可供借鉴

    政府补贴等方式

    或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据宁波市老龄委发布的预测信息,到2020年,宁波市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5%。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市民对于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大医院不堪重负,家庭不能提供临终基本护理服务,社区临终病房成为临终患者最好的去处。第一个“吃螃蟹”的社区临终病房如果运营不下去,会使得后来者不敢迈步。

    那么,外地情况如何?据了解,上海将安宁疗护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对试点安宁疗护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补贴,对接受安宁疗护的病人在报销期限内按实报销医疗费用。

    作为全国安宁疗护工作试点市(区)的四川省德阳市,安宁疗护服务按床日收费,其中社区医院的收费标准是每天每床280元,二级医院是每天每床360元。吉林省长春市则是将安宁疗护纳入医保单病种打包付费。

    怎样让生命的“最后一公里”走得更安详?今年的市“两会”期间,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此建言献策。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完美方案,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首席记者 孙美星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