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慢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小轮车的帅气少年

    小轮车是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自行车越野运动。

    在中国,小轮车十分小众,直到成为奥运项目,神秘面纱才开始慢慢退去。在宁波,鲜有小轮车的踪影,民间玩家还不足百人。“在宁波,需要有一拨人推波助澜,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小轮车,参与这个项目。”24岁的宁波小伙董加辉有八年车龄,没参加过正式比赛,却是宁波小轮车圈子里最活跃的一位,他一边玩车,一边做培训,静待小轮车春天的到来。

    孤独的骑行者

    小轮车主要用于极限运动,难度高,挑战性强。小轮车与普通的自行车最大的区别在于车轮,车轮直径50.8厘米,比普通自行车小而阔。小,方便做高难度动作;阔,抓地力强,越野性能好。

    小轮车玩法包括在泥地赛道上竞速和自由式技巧。泥地赛道竞速,就是在环境极差的山路泥地上比速度。自由式技巧需要在五种类型的场地里做各种高难度动作,这五种场地包括街道、公园、U型道、泥地以及平地,不同的地形对小轮车的技术要求也不同。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一项运动活跃在电视里就够了,但董加辉偏要做先行者。

    八年前,身边的高中同学还在痴迷篮球,董加辉却加入了小轮车社团。他把计划打游戏的钱买了一辆三千元钱的小轮车,此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骑车这件事上。看到他的时候,他不是骑车“刷街”,就是在各种场地上炫技。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同班同学、舍友格格不入。“我学的是室内设计,在我同学眼中,我就是个孤独的骑行者。”董加辉说。

    每次练动作董加辉都希望做到极致,以致身上大伤小伤不断。“看到新动作,自己琢磨,方法不得当,或者急于求成,就会摔倒。玩小轮车小伤都不算伤。”对小轮车的痴迷,让他忘我,一练三四个小时成为家常便饭。

    平时训练遇到技术瓶颈,董加辉会和小伙伴一起找北上广的兄弟们请教。场地条件跟不上技术升级,他也会和小伙伴们集资搭建。“我算是宁波第二代玩小轮车的,但这里氛围还不是太浓,要想办法。”

    现在五种不同类型的场地,董加辉做起动作来驾轻就熟,可以实现人车合一,完成一个个高难度动作。手机视频存着他各类技术展示,双炮滑行、空中接力、神龙摆尾、蚂蚁上树、侧翻空翻……看得人目眩神迷,目瞪口呆。

    董加辉说,他对未来有各种各样的设想,“比如当设计师,还和家里人说要去韩国读书……”但没想到现在小轮车成了他的事业。

    小轮车推广不易

    董加辉,看上去有点清瘦,留着长长的卷发。他春夏秋冬都戴着一顶毛线帽子,穿着嘻哈,配饰无不围绕着街头文化,辨识度很高。他想让宁波有更多的年轻人一起来玩小轮车,但努力多年始终没见起色。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玩小轮车,董加辉和朋友经常会组织展示表演活动,一会儿在这个大学,一会儿在那个学校,但迄今为止,这些学校的小轮车社团都没建起来。“一听买车需要三千多元,很多人就打消念头了。”

    董加辉说,跑步有一双跑鞋就好,打篮球有双球鞋就好,小轮车算是高门槛项目,一辆车起步价几千元,让小年轻望尘莫及。“我买第一辆车子也要三千多元。这些年物价涨了很多,国外不同的品牌涌入中国,小轮车价格却没涨,但对于二十岁年轻人来说还是有点贵。家里人不一定支持,自己凑不到这么多钱。”

    小轮车上手比较难,一些学生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了。

    “如果玩滑板你可能两三节课就能掌握一个技巧,但小轮车不行。初学者都是从平地花式开始练起,每天练习局部平衡力,比如‘转把’、‘拨前轮’、‘后轮滑’,这些基本动作怎么说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街式一开始就是‘海豚跳’,没三四个月练习很难熟练。”董加辉说。

    缺少场地,也是影响小轮车走入大众视野的原因。“最早没有场地的时候,我们一些喜欢玩的人凑钱,搭建一些基础设施。后来和丰创意广场有一块场地,大家都在那里集合。现在,江北至诚学校有SBSX极限运动赛道。一个城市也就这么几个场地,玩的人如果多起来,就没办法满足了。”

    董加辉玩小轮车八年时间,练就了一双慧眼,随处发现适合练车的场地,哪儿有大坡,哪儿有密集的台阶,他都会在自己的骑行版图上标注一笔。

    徒弟入选湖北省队

    小轮车项目国内赛事寥寥无几,董加辉并没有太多炫耀的资本。不过,他有个徒弟叫庄奇凡,镇海人,现在是湖北省省队队员。去年,庄奇凡在全国比赛中拿到第七名。

    “几年前,小凡在镇海古塘中学读书的时候喜欢上了小轮车,他每天从那边骑车过来找我教他技术。我们两个最多的时候一练四五个小时。他胆子很大,掌控能力很强,后来被湖北那边的一个老师看中,去了专业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小轮车泥地竞速成了正式比赛项目;而BMX公园赛,将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董加辉期待小凡可以有机会去奥运会。“如果在小轮车的赛场上有更多的中国人,那小轮车在中国的普及速度就会很快。”他给记者翻看庄奇凡的照片,赞叹小凡现在的技术国内一流。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参与到小轮车的运动中,董加辉在大学期间就创立过一个推广小轮车的组织。董加辉的父母很开明,并没有阻止他,还给予经济方面的支持。“父母觉得我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独立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按部就班随大流地去生活。”

    2016年暑假,董加辉的实体店开业了。他销售小轮车,提供极限运动场地设计建造施工,以及儿童小轮车滑步车培训,承接各类商业表演及赛事,力求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极限运动赛事的品牌。

    这三年,他教两岁到四岁的孩子骑滑步车、七到十二岁的孩子骑小轮车。“小轮车也包括在赛道上竞速,现在有几个孩子跟着我在练。会骑滑步车的孩子,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过渡到小轮车。”董加辉说自己会在小轮车的道上一直走下去,当作一份事业。“现在是一边骑车,一边经营;未来我培养弟子传帮带,自己可以继续专注地玩小轮车了。嘿嘿,在国外,四五十岁玩小轮车的还大有人在。”

    记者 邹鑫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