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棚番茄、草莓陆续上市,由于今年雨水偏多,日照不够,不少农户大棚种植的果蔬产量明显降低,但是镇海区澥浦镇不少农户种植的大棚果蔬产量却没怎么受到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 昨日,记者来到镇海澥浦镇月儿农场,一排钢制大棚里,一米多高的藤蔓上挂满了小番茄。农场负责人陈月盈和几个工人一起,正忙着采摘小番茄。“这是我从以色列新引进的番茄品种‘蜜思果’,你别看这颜色暗红不太好看,但是茄红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0倍,身价是普通小番茄的6倍,目前市场价50元一斤。”陈月盈告诉记者,“蜜思果”小番茄是她今年新引进的品种,由于种子价格较贵,只买了1000颗种子尝试种植,但万万没想到今年年初雨水多阳光少,小番茄长势令人担忧。 年初阴雨连绵不断,陈月盈的心里也是愁云密布,那时,陈月盈每天都要拿出手机看好几次天气预报,盼望着晴好天气。“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土壤水分过多,大棚内湿度增高,农作物容易患上病害。”正当陈月盈一筹莫展的时候,下村走访的镇农办工作人员汪思光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刻帮忙寻找应对措施,还真找来了一个“秘密武器”。 “这个大铁箱子就是镇农办工作人员推荐给我的‘秘密武器’,叫生物质颗粒热风炉,通过燃烧秸秆颗粒,产热除湿抗寒,非常方便,燃烧时也没有污染。”为了让小番茄安然度过漫长的阴雨天气,陈月盈在大棚里一共安装了12台生物质颗粒热风炉。 近日,大棚里的番茄开始陆续上市,陈月盈发现,添置了生物质颗粒热风炉的大棚里,新品种“蜜思果”小番茄的产量并没怎么受阴雨天气的影响,其他大棚小番茄的产量明显低了不少。 “多亏了农办工作人员雪中送炭,否则我这些新品种番茄估计挨不过冬天了。”陈月盈说。 最近正值春耕农忙时节,澥浦镇农办的工作人员又开始忙碌了,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澥浦镇是农业大镇,我们应该服务好农户,深入基层指导生产,破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送上政策补助,帮助农户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实现增产增收。”澥浦镇农办负责人说。 通讯员 戴旭光 记者 郑凯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