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大教授在宁海
引导了一场“民艺复兴”

用艺术助力乡村改造

村民带着孩子在人大艺术学院师生指导设计的花坛边玩耍。

村民葛万永自己设计的庭院和门,远看像一幅山水画。

    葛家村位于宁海县大佳何镇,背山面水,风景秀美,尤以800亩桂花林闻名。近来,村里来了4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启发村民用艺术的眼光自主装点、改造乡村。

    从莫名、逃避到主动创意,12天,葛家村村民的审美和艺术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后山毛竹被削成竹筒,成为庭院里、村道边的天然木栽盆;村口石门溪的小石块被捡来堆成各种石凳石椅,供人树下休憩。难得的是,这些改造都由村民自主设计、动手完成,一位阿姨还把自家改造成了“美术馆”,成为村里的一处热门景点。

    根据需求设计景观

    4月初,当中国人大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带着3名研究生首次入驻葛家村时,所有人都有些怀疑,以为是哪里来的“监工”。丛志强花了两天时间调研,走村入户跟村民聊天,了解大家的需求和生活轨迹。

    “很多艺术家来到乡村,会做一些想法独特的事,但未必适合本村的生活习惯。艺术介入乡村的核心是服务人,我希望我们的想法都能从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丛志强说。

    丛志强开了几节短课,向村民介绍他的想法。第三天晚上,60岁的村民葛运大叩开了丛志强的房门,“他给我画了一个方案”。

    葛家村文化礼堂边,有几棵大树,是村民出入必经之地,不如放几个石椅,方便大家休息。丛志强提示他,村口大溪里的石头和山上的毛竹都是制作景观绝佳的天然材料,“凳子么,最好还能歪、能躺。”于是,一排山峰形状的长椅在大树下落成。

    据丛志强观察,自从长椅建成后,白天有大妈们择菜,晚上有大爷们聊天,利用率极高。

    家庭美术馆成热门景点

    叶仙绒是村里一位腼腆而能干的阿姨。在熟悉了几天后,她找到丛志强,把他领进了自家的院子。

    “我家有两间木板房,长辈去世后成了杂物间。”叶阿姨把老屋打扫了一番,清理出蒙尘的柜子、梳妆台、布鞋筐、老式收音机,竟意外古色古香。有两块旧时拆下的床板,还是著名的朱金漆木雕。丛志强看到这些,建议叶阿姨,不如干脆把这里收拾出来,做一个小型美术馆。

    正巧,叶阿姨的儿子、孙子、外甥都会写点书法,大家把作品收集起来,拼成了明间里的“三代同堂”。叶阿姨的儿子葛剑平还把两块靠在角落里的雕花窗棂悬挂起来,设计成明间隔断。阳光下,窗棂的影子在墨迹上晃动,煞是好看。

    叶阿姨的老伴喜欢侍弄花草。春天,一院子的春意漾在一家人的脸上,暖洋洋的。

    与叶仙绒一家改造室内空间不同,村民葛万永把他家的院子重新整修了一番。桂树下添了两圈圆形木椅,丛志强帮他取名“桂香茶语”。通向花坛的小径铺上白色的鹅卵石,颇有“枯山水”的意境。装花的竹筒是他从山上砍的,装饰用的石磨坊和酒坛子则是家里旧有之物。让村民惊讶但纷纷好评的是他把院子的后门堵了,用一排绑好的竹管、花盆装饰,“远看就像一幅画一样。”

    叶仙绒和葛万永的家最近都是村里热门景点,来看新鲜的村民络绎不绝。

    “艺术振兴乡村”的宁海实践

    艺术振兴乡村,是宁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抓手。县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相关乡镇、街道积极参与,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上海人大科学发展研究院等高校团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宁海县开展的“驻村艺术家”行动,计划在20个精品示范村选派艺术家寻觅灵感,帮助提高村民对美的辨识力和创造力,用艺术手段改造和提升乡村的建设品位。

    丛志强副教授觉得,单纯依靠“输血式”的“外生驱动”做法已经无法在当前乡村振兴中有效发挥作用,艺术振兴乡村,重要的是提升“乡村内生式发展”,发挥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毛竹、石头、废布是改造中利用率最高的“三大件”,都是村里附近的原生材料;泥瓦、毛竹、木工、缝纫,所用到的技术也都是村民自有技术。他希望的是,村民在他离开之后,依然能运用这些意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昨天下午,第一届宁海县乡村庭院艺术节在葛家村举行。与会嘉宾惊喜地看到,原先的脏乱差、卫生死角在经过艺术加工后,变成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景点。相对统一的以竹为主的装饰,也使全村风貌有一定的整体性。

    “乡村改造还有一个题中之义,是增强对乡土文化的共同体认知”,丛志强举例,村里有一位银芬阿姨,手工活很好,但不太喜欢聚在一起,现在她也会每天去祠堂观看其他村民的制作,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有了很大变化。“希望我们对留村妇女、儿童的友好,能留下长期影响”,丛志强说。

    记者 顾嘉懿/文 郑凯侠/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