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林冲休妻之谜(之二)

    □胡杨

    过了四天,鲁智深来林冲家里相探。

    鲁智深问林冲道:“教头如何连日不见面?”

    可奇怪的是,林冲并没有把高衙内再次调戏自己娘子的事情告诉鲁智深,而只是草草地应付了一句:“小弟少冗,不曾探得师兄。”简单地搪塞了事。

    接着“两个同上街来,吃了一日酒,又约明日相会。自此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

    那么,林冲见了前来相探的鲁智深,为什么不与他实话实说呢?

    因为,林冲不是不想说,而是他不敢说。

    林冲怕鲁智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会去找高衙内、高俅的麻烦,会闯祸连累了自己。

    因为,鲁智深曾明确地告诉过林冲:“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对这件事,余象斗本的批语很有见解:“林冲见智深不以衙内事言,心非瞒深,恐深性急而反招祸也。”

    所以,林冲虽然同非常关心他的鲁智深一连喝了几天酒,可自己娘子被高衙内调戏的事情,愣是绝口不提。

    由此,也可见林冲的心机之深。

    但是,林冲为什么把高衙内调戏自己娘子的事情“放慢了”呢?

    还是因为林冲怕恶了高衙内,影响了自己的前程。所以,才压抑了自己内心的熊熊怒火,不得不把这件事给“放慢了”。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林冲的选择,既不是鲁智深般的奋力抗争,也不是王进似的举家逃走,而是心存侥幸,委曲求全。

    最多只是想借着鲁智深的兄弟之情,借着那杯中酒的酒精之醉,来麻痹自己,来自欺欺人。

    “顿挫近情”,袁无涯本这寥寥四字的批语,真真写出了一腔英雄泪。

    我们再来看看林冲是如何写休书的。

    小说第八回写道:

    当时叫酒保寻个写文书的人来,买了一张纸来。

    那人写,林冲说道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

    林冲当下看人写了,借过笔来,去年月下押个花字,打个手模。

    林冲的这份休书,写得有点意味深长。

    至少有这样三个问题,读来颇耐人寻味:

    一是身份问题。

    林冲自己说是“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但休书的抬头却仍自称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那林冲明明已“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却为什么还要以原先禁军教头的身份来自称呢?

    答案就一个,那就是说明他林冲还在留恋着自己的过往,对自己的未来仍心存着幻想。

    连他的丈人张教头也说:“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再回到原先的生活,再回归原有的体制,这正是林冲面对不公平的遭际,会选择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根本原因。

    二是案由问题。

    林冲对高俅横加给自己的“莫须有”罪名并不抗争,而是逆来顺受,听天由命。

    只说自己是“身犯重罪”,将自己的不平遭遇,简单地归于命运不济,说什么是“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屈官司。”

    对高俅、高衙内之类恶意陷害他的恶人,林冲不是愤恨,而是屈服;不是反抗,而是顺从。

    对此,金圣叹有句精到的批语:“重罪妙。此书分明写与高衙内者,故竟云重罪,不云其他情节也。”

    三是态度问题。

    林冲把休妻的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

    林冲的话说得很清楚,休妻是他自愿的,并不是受了他人的逼迫。

    这就活脱脱地为高俅、高衙内所做的恶事开脱了罪责。

    林冲之所以会这样说,其原因仍是那句话,就是怕恶了高俅和高衙内。所以,他林冲只得揽责以自保。

    金圣叹对林冲内心的这一想法看得很清楚。

    林冲在写完休书后,曾对娘子说了这样一番话:

    “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金圣叹就在“有好头脑”句下,一针见血地批道:“高衙内也,却不直说高衙内,盖恐伤其心也。”

    可悲的是,林冲虽然为了自保,而休了自己的娘子张氏。但是,林冲他最终仍没逃出高俅的魔爪。

    不但林冲自己被高俅逼得雪夜上了梁山,而且还葬送了自己娘子和丈人的性命。

    这样的结局,不得不令人感叹万千。

    从林冲休妻这一节我们不难看出,林冲其实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的休妻,跟善良完全搭不上边。林冲的处世原则是“利己”二字。只要是于己有利,那么一切均可商量。

    林冲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林冲后来为什么会有一系列有反英雄常理的行为了。

    比如,在柴进庄上,林冲与洪教头比武时的隐忍退让;

    比如,上梁山后,林冲寄人篱下时的忍辱受屈、火并王伦时的一腔怒气;

    比如,在曾头市,林冲谋杀晁盖时的从容不迫;

    比如,在忠义堂上,林冲怒视高俅时的万般无奈;

    等等,等等。

    为了一己私利,林冲的心肠可以是铁硬的。

    他为了不得罪高俅,可以休了自己的娘子,任由娘子悲痛欲绝,“哭倒声绝在地”。

    他为了那虚妄的一线生机,可以不杀欲置自己于死地的两个防送公人,反而对他们恭敬有加。

    如果换了鲁智深,换了武松,那堂堂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怎能忍得下如此龌龊小人的这口恶气?

    只有到了火烧草料场这一节,林冲实在是被高俅逼得走投无路了,他才不得不手起刀落,痛痛快快地杀了陆谦三人。

    可以想见,当林冲望着草料场上那熊熊燃烧的冲天大火,听着山神庙外那无耻小人的得意言语,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吃惊、多么的愤怒?

    突然间,林冲明白了,人竟然可以如此的无耻、如此的歹毒。

    林冲的“三观”,刹那间就全毁了。

    眼前的熊熊大火,烧灭了林冲的一切希望。

    于是,以前那个委曲求全、处处小心、逆来顺受的林冲死了。

    那个打开山神庙门,迎着满天风雪走来的,已是一个蜕变成杀人不眨眼的烈汉的林冲了。

    那冲天火光映照下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小张飞”林冲,才是血性的真实的林冲。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