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一校一策”办学绩效评价 推动宁波高水平大学建设

宁波南高教园区

    宁波市教育局根据国家“管办评”分离的精神,积极探索地方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新模式。为推动我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性、开放性、社会化和导向性的要求,在全国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以战略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方式。从2016-2018年,宁波市教育局连续三年对宁波高等院校实施了绩效评价。通过实施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既适应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通过明确定位、制定战略来促进办学个性化的要求,同时,市教育局也根据绩效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符合学校定位和体现学校特色的支持措施,实现“一校一指标,一校一方案”,充分激发了高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发挥了绩效评价对学校的战略引领、战略协同作用,用战略管理带动日常管理,把发展战略落实到实际行动,最终对高校发展产生明显业绩,推动了我市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为更广泛的分享我市高校办学绩效成果,增强社会各界对我市高校办学绩效的了解,推广战略导向的高校办学绩效理念,市教育局选登部分高校2018年办学绩效如下。

    宁波大学:

    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助推宁波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2015年宁波大学将办学定位调整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规划。2016年开始,学校积极参与了由市教育局主导的以战略为导向的办学绩效评价工作,与政府、社会一起形成合力。通过主动参与办学绩效评价工作,学校聚焦海洋特色,把战略转化成行动,着力发展海洋科学、力学等重点学科,以特色学科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并于2017年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是宁波大学全面启动实施“双一流”建设之年,各项事业持续快速推进,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行列,在国内主要排行榜上稳中有升。

    “双一流”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得到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若干意见》的大力支持,获各级财政经费超过12亿元,收入总额突破19亿元。引进人才180余人,不到半年引进院士3位,改变了宁波作为“院士之乡”无甬籍院士全职工作的历史。增列4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硕士点增列数居全国第一。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已有5个。推进10余个重点平台建设,培育4项科研成果冲击国家级奖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创历史新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居省属高校第一。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毕业生升学率首破20%,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数并列全国第3位。“创青春”创业大赛总成绩居全国第17位,六年蝉联“优胜杯”。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网上报考人数首破万人。留学生量质齐升,规模稳居省属高校第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市“文明校园”建设,实现党建和思政项目国家级新突破。音乐剧《牵手》《呦呦鹿鸣》等一大批作品,受到韩启德等领导人的批示点赞。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排名”榜上,学校居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19位。

    这一年,学校还正式启用梅山校区,全面建设慈溪校区。推进艺术设计学院、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安居用房等一大批大型建设项目。受捐赠3753万元,历年受捐额居全国第30位、省属高校第1位。

    宁波工程学院:

    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建设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自参与市教育局主导的办学绩效评价以来,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2016年成为首批浙江省试点应用型建设示范学校,2017年跻身全国百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试点高校。

    2018年,宁波工程学院采取“中心居中、重点加重”超常举措,力抓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工程建设、团队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带动全校工作全面推进。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专业认证重点突破,土木工程通过复评,计科专业通过认证,电信、机制专业认证评估得到受理,经管学院五个专业的ACBSP商学院认证完成第二阶段认证。教学改革出成果,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学科专业双提升,有6个专业入围宁波品牌特色专业,5个学科入选市A类重点学科。省本科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排名第2,创历史新高。陈美佳入选全国本专科国家奖学金优秀百名代表名单,《人民日报》刊载。 

    审核评估圆满完成。专家组评价是: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能够保障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能有效运行,培养过程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组长黄达人认为,学校可以为全国的教学改革探路。 

    产教融合项目推进有力。2018年完成总投资9592万元,预制中心实现竣工初检,建设6个产教融合综合应用平台——工程中心。高端服务平台建设卓有成效,与乌克兰科学院共建中乌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团队共建智能技术研究院和机器人学院,开创学院办大学先河,与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共建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

    学校作为3所典型高校之一,在2018年4月27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被点名称赞:“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受到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宁波诺丁汉大学:

    打造中外合作大学的样板、服务地方发展的高地

    2018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稳步向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在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教学与学生培养上,招生质量在高位实现进一步提升,2018年高考生源平均排位位列全国的前6%,高考平均分在浙江省位列第二。同时,毕业生出口质量保持高水平,应届本科毕业生中82.4%选择出国留学。其中,55.2%就读于QS世界排名50强大学;研究生留甬率为47.9%。宁诺与31个国家和地区98所院校建立学生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经历。工业设计9名学生更组团拿下美国国际设计大奖和欧洲工业设计的10项国际设计大奖。

    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上,“多点飞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入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宁诺师生在《科学》和《自然》两个顶级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此外,“管理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首次入选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全球学科排名的前400名。其中,新闻传播学位列国内高校中第3名。管理学科的张毓隆教授(Alain Chong)再次入选2018年中国商业、管理和会计领域的高被引学者榜单。

    社会影响力上,宁诺教师米歇尔·杰拉奇(Michele Geraci)被任命为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负责国际贸易与投资。11月与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共同在意大利推荐宁波。另根据2019年1月软科发布的“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宁波诺丁汉大学位列全国55名,浙江第2名。“科研质量”指标得分位列榜单最高,“国际化”指标排名位列全榜第四。毕业生的社会贡献能力开始显现,宁诺三位年轻校友凭借各自创业项目入选2018年福布斯榜单。

    党建工作与立德育人教育上,学校党委加强基层党建,设置二级党总支,同步建立二级学务分中心;中国文化课教学方面,在大二学年增加了理论课学时,提高研究性系列讲座选修次数要求,落实“形势与政策”课业要求,全面覆盖本科四年。自2018年春季,开始面向国际、港澳台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学分课程。

    宁波教育学院:

    打造培养培训一体的

    高等师范院校

    在过去的2018年,宁波教育学院聚焦改制转型做“实”学校发展规划,发挥办学优势做“亮”教师教育品牌,围绕立德树人做“精”高职教育专业。

    这一年,改制转型是学校牢牢把住的发展主题。在宁教人的一致努力下,学校以优良成绩迎接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改制评估,首批新生顺利入住独具中欧风情韵味的杭州湾新校区,改制转型发展翻开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新篇章。杭州湾校区搬迁承载着宁波教育学院从成人高校向普通全日制高校转变的目标和使命,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一年,人才培养是学校时刻谨记的教育使命。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全面铺开,学前教育专业被列为第四批市高校重点建设专业,早期教育专业成功通过教育部国控专业设置审批。学校教师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和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中共获得4个一等奖,总成绩在全市高校中名列前茅。教育合作喜结硕果,与教育部学校规建中心合作共建全国第二家儿童研究院,正式跨入儿童研究的“国家队”行列。与腾讯互联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省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的高校;与宁波市体育局、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贝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构建“校-政-行-企”育人新模式。学生培养成绩喜人,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中,1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摄制的日本富士GFX50R相机测评短片全球公映,国内点击量已突破1000万次;就业成绩有突破:2018届学前教育专业有近1/5毕业生顺利通过事业编制考试,其中,海曙区前3名,宁海县前2名,余姚市、上虞市、慈溪市的第1名均为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调查报告表明:学校2017届毕业生受雇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在全省高职院校排第1名。

    这一年,学校努力履行办学使命,创一流教师教育品牌。学校共承担中小幼教师、校(园)长等各级各类培训班级339个,培训人数近2万人(次),学员满意度达到99.9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系列培训项目全面推进,宁波市第二期20个名校长工作室全面启动,同时,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还承担了西藏那曲、吉林延边等多个对口援助培训项目,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学校的“智力帮扶”政治任务,师干训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以推进终身教育为己任 把大学办在社会中

    2018年,学校坚持“双轮驱动、转型提升”发展战略,坚持“把大学办在社会中”的理念,以推进终身教育为己任,积极聚焦社会各行各业的多元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开放办学优势,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深度合作,推进特色学院建设,加大引才引智力度,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影响力不断扩大,向开放大学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聚焦社会发展需求,特色学院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辅警学院积极聚焦社会治理需求,与公安部门合作,探索学历教育、订单培养和岗位培训“三位一体”的辅警培养模式,融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为开放教育开展社会合作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复制推广的 “宁波模式”。学院目前已培训辅警学员3000余人次,有本专科学员5450余人。

    网络传播学院积极聚焦新媒体发展需求,与宁波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合作,着力培养网络传播人才。成立融教学、实习、创业于一体的“文教1号ICI创客空间”,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创建宁波网络传播研究院和中国城市网盟(宁波)研究院;主办“新时代·新媒体”甬江网论。

    红牡丹学院与华侨学院的“花开新丝路”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获批宁波首批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特色人文交流平台,以国花牡丹为媒,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外。

    聚焦学校发展需求,柔性引才引智再发力。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加强外聘专家和兼职导师队伍建设,打造终身教育师资团队,服务终身教育发展。聘任“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燕继荣教授,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全国劳动模范竺士杰、十九大代表胡朝霞、一点资讯总编辑吴晨光、快手副总编刘畅、抖音指数中心主任张汉卿等知名人士和业界专家78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创国家高水平高职院校。

    2018年,学院以智能制造、绿色化工、跨境供应链等三大专业群为核心,推进高水平专业建设。作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悉尼协议认证试点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对接英、德等国职业标准开发岗位技术标准和课程,建立跨企业训练中心;作为教育部“悉尼协议”认证试点校,启动专业国际认证,在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接国际标准,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不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增强校地协同创新能力,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新生态。立项3项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建有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仑区政府、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北仑智能技术产业应用中心和宁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成立宁波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打造智能制造创新服务链。

    学院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作为商务部援外培训基地,在十年间累计为116个“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培训2650人,在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交流中起到引领作用。学院在贝宁、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先后成立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中心,制定了四个专业八门课程标准,被尼日利亚、贝宁、肯尼亚等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为相关国家培养技能人才400多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8年,学院生源质量稳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强,获160个省级及以上学科技能竞赛奖项。用人单位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认可度保持高位提升。学院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再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和“服务贡献50强”。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聚焦立德树人 聚力质量发展

    学校行业影响持续扩大。连续第11年被评为“全国纺织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牵头建设的《纺织品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已连续三年承办全国纺织机器人高峰论坛;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s竞赛获全国二等奖,是唯一入围决赛的高职院校队伍;获首批“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称号,为宁波市唯一。

    学校国际化办学保持全省前列。连续四年在《浙江省普通高校国际化水平排名》中保持前7位水平,现有宁波唯一的非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英时尚设计学院,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550余人。

    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6月高职发展智库发布的《高职院校2017年度科研社会服务经费排名》中,居全国1366所高职院校的第91位,首次进入全国百强;科技经费到账1088万元,其中纵向科技经费270万元,较上一年增加了93.85万元;社会培训收入862.7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370.81万元;建成的宁波市安全生产考试点,是宁波市安全生产唯一特种作业实操考点,规模及软、硬件条件全省领先。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21%,学生毕业一年后、三年后创业率连续第4年保持在5%以上,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生共获各类学科竞赛奖项251项,其中23项国家(学会)级一等奖;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12项,创下历年最好成绩,“彩虹人生”是宁波市高职院校取得的唯一一项一等奖;浙江省“挑战杯”创新特等奖项目获近千万融资。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推进“四名工程” 做好“三篇文章”

    一年来,宁波城市职院着力推进“四名工程”建设,全力做好“宁波”、“城市”、“国际化”三篇文章,建设浙江省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四名工程”强内涵。“名专业”有新突破。学校成为教育部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试点专业3 个。被列为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新增市级品牌专业1个、特色专业2 个。“名课程”保持领先。新认定全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 门,30 余门课程在全国性平台开课,选课人数近30 万人次,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一。投入1000 余万元改造现代化教室,形成2 个示范现代化课堂应用集聚区,成为了“网红”教室。“名教师”不断涌现。3 个作品在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高职院校三大奖项(教学成果奖、教师教学能力、学生技能大赛)位列全国第119 名,省第9 名,市第2 名。“名学生”多样成才。采用“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模式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技师型、复合型、创业创新型、国际化型、升本型等不同类型中选择性成才。学生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142 项,升本型学生占毕业生的20.15%。

    “三篇文章”显特色。牵头组建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浙江分部暨宁波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与政府行业部门共建宁波市首批试点特色学院——宁波旅游学院和宁波园林学院,形成了高职教育服务产业、行业的“城院模式”。浙江省园林绿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级协同创新平台。与澳大利亚西悉尼TAFE 学院联合组建宁波TAFE 学院,获批宁波市首批“一带一路”教育国际特色创建平台,国际化水平连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3 名。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打造“四个示范基地” 

    服务健康宁波建设

    立足宁波卫生健康发展,建设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示范基地。服务区域需求,建立了对接“健康社会、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照护”“出生到幼儿到成人到老年”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专业体系。2018年招生计划执行率99.4%,投档分数均为全省前50%,其中3个专业居前10%。近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98.62%。牵头制订国家专业教学标准4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卫生行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专业建设案例入选《中国高职教育质量年报(2018)》;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建成宁波市特色学院,在全国示范引领健康服务类专业建设。

    立足宁波健康城市建设,建设健康养老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在省市协同创新中心基础上,成立长期照护研究中心、健康因子检测中心、急重症救护研究中心;获批第四轮市社科研究基地,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组织体系。以2个国自然项目为引领,聚焦健康养老、失智失能标准化、规范化,2018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联合医院(机构)开展研究、推广44 项;评估鉴定68家养老机构。科技创新服务健康宁波的实际需求。

    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仁爱文化弘扬和传承示范基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系统设计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到志愿服务及“健康+”创业的“仁术融合”体验式教学体系。获批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首批“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完成区域性科普基地“人体生命科学馆”建设方案论证。建立“宁卫号”健康专列、“青春健康教育”、“爱心天使”生命关怀、无偿献血科普宣教立体化志愿服务体系,年开展志愿服务近500场。获批省预防艾滋病基地建设示范高校,进企业、社区、学校,宣教培训3000人次。校园文化融入健康城市建设。

    来源:宁波市教育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