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大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范晔: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堂吉诃德

人物名片

范晔,西班牙语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西班牙文学、二十世纪美洲文学。译有《万火归一》《百年孤独》《致未来的诗人》《未知大学》等西班牙语文学作品数种。另著有随笔集《诗人的迟缓》。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两位大文豪——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纪念一位作家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本期“天一讲堂”由范晔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塞万提斯的名作《堂吉诃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堂吉诃德。《堂吉诃德》为什么至今仍是经典,是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是超越古今中外永恒的问题,我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对不可能的自由的追寻,这些都是人生永久之问题。”范晔说。

    《堂吉诃德》

    带来阅读的“不安”

    试想一下,如果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和贾宝玉读的不是《西厢记》,而是《石头记》,然后林黛玉和贾宝玉讨论《石头记》前二十回讲些什么,作为读者,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范晔说,塞万提斯写的《堂吉诃德》就给读者带来了这样一种阅读冲击。

    在《堂吉诃德》第一部第八章,写到堂吉诃德和一个人大战,两人剑拔弩张,即将分出胜负时,塞万提斯突然把这场厮杀中间截断了,说堂吉诃德生平的事情记载只有这么一点。“这就好比你在影院兴致勃勃地看电影,突然间导演出镜了,说对不起,下面的胶片找不到了。”范晔说,无论是小说的读者,还是转述者,肯定不肯罢休,到了第九章,作者就讲自己的故事了,讲他怎么费劲地到处找堂吉诃德后面的存稿,直到有一天,他在托雷都的市场上,发现了一个用阿拉伯语写成的堂吉诃德传记,赶紧把手稿买下来,还雇佣了一位摩尔人当翻译,想看看堂吉诃德后来怎么样了,从这儿开始,前面第八章的故事续上了,又开始讲堂吉诃德的故事。“《堂吉诃德》第二部更有意思,书里面的主人公看过第一部,《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变成了《堂吉诃德》的读者。”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主人公罗摩从小在森林里长大,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有一个苦行僧教他读书认字,其中有一本书就是《罗摩衍那》;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也有一个戏中戏,主人公哈姆雷特看戏时,这部戏讲的正是哈姆雷特自己的故事;《一千零一夜》里,聪明的姑娘每晚给国王讲一个故事,在第602夜,她给国王讲的故事是:从前有一位残忍的国王,他每天晚上要娶一位新娘,第二天就杀掉新娘,直到有一位智慧的女孩自荐要当他的新娘……

    范晔介绍说,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经撰文解释为什么上述这种阅读冲击会给读者带来不安,因为如果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能够成为读者或者观众,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虚构的人物。大家可以开一个脑洞,如果有一天,忽然发现你其实是一个虚构作品中的人物,你会作何感想?”

    经典,永远能给我们带来意外

    在《堂吉诃德》第一部第十四章里,出现了牧羊女马赛拉,她拥有绝世美貌,诗人格利索斯托莫因追求她没有成功而自杀,在格利索斯托莫的葬礼上,堂吉诃德拔剑保护了这位勇敢美丽的牧羊女,并说“像她这样洁身自好、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女人,所有的好人都应该尊敬她,不该追她、逼她”。

    范晔认为,这非常有意思。在小说中,堂吉诃德是个对感情非常忠贞的人,从始至终一直忠于他想象中的情人杜尔西内娅,为什么会出现堂吉诃德保护牧羊女马赛拉的情节呢?因为马赛拉跟堂吉诃德一样,都是被阅读改变了人生,都要以自己读到的所谓虚构的世界来代替现实世界。马赛拉之所以抛弃万贯家财跑到山里当牧羊女,是因为受到了当时西班牙流行的田园牧歌小说的影响,她说,“山里的绿树是我的伴侣,清泉是我的镜子,绿树知道我的心情,清泉照见我的容貌……”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马赛拉看过很多田园牧歌小说并深受影响,而堂吉诃德也动过“当个牧羊人”的念头。

    “牧羊女犹如一位女版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保护她,就是保护梦中的权利,将梦想付诸实践的权利。在塞万提斯生活的时代,女性只有两种人生道路选择,要么结婚,要么进修道院。但马赛拉对这两种生活都不接受,她追求的是一种脱离现实、我行我素的自由。这是美丽而又危险的思想,追求它的人要冒死亡的危险,这死亡不一定是肉体的死亡,而是被现实社会的规则所排斥、所边缘化,甚至被训诫、惩罚而消失的危险。”

    范晔解读了人们看《堂吉诃德》时容易忽略的一些地方。他说,所谓经典,就是这样一些书,所有人都知道,但没有人去看。其实当我们捧起它去读的时候,就会读到它的奇特、意想不到和新颖之处。“所谓经典,就是永远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书。”

    《堂吉诃德》最初是一部搞笑的作品

    范晔还给大家解读了1605年《堂吉诃德》第一版的封面。当时,书的全名较长,译成中文就是“奇思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封面的编排含有嘲讽、玩笑的色彩。

    比如,“堂”是对当时贵族的尊称,但堂吉诃德作为一个贵族金字塔最底层的绅士,原本是没有资格称为堂某某的,而且当时真正的贵族已经不需要“堂”这样的头衔来彰显自己的高贵了,而堂吉诃德恰恰相反,只不过是个小绅士的他,偏偏用了“堂”。

    又比如,“吉诃德”这个词,还有“护腿甲”之意,就是全身铠甲部位图中的一个部位,“塞万提斯选择了这样一个不太能登大雅之堂的词汇,来作为主人公的名字,显然也有搞笑的意味。”

    又比如,“拉曼却”是地名,位于西班牙中部,是很贫瘠的一片原野,这个地方给当时西班牙人的概念就是大农村。一般骑士小说里的英雄,名字后面的地名后缀应该是非常传奇、浪漫、有异国情调的,而这部小说却是“农村来的堂吉诃德”。

    诸如此类,范晔从这版封面中解读出了很多内容。他说:“当时的读者光看到这样的书名和封面,可能就会情不自禁笑出声来。这本书不是一问世就成经典的。塞万提斯时代的读者,更多把它当消遣、逗乐的畅销书。一直等到19世纪,也就是这部小说问世近200年之后,主人公堂吉诃德才摆脱了喜剧丑角的角色,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一个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英雄。这其中,我们要感谢很多人,其中之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他说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这两个文学人物是人类天性中根本对立的两个特性,是人类赖以运转的两极。法国近代小说家法朗士也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堂吉诃德、一个桑丘·潘沙,我们听从的是桑丘,但我们敬佩的却是堂吉诃德。”

    范晔荐书

    1.《一茶,猫与四季》

    作者:小林一茶(日本)

    译者:吴菲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推荐理由:天下好诗,无非猫诗。不是写猫的诗,就是猫一般的诗。俳句尤然。小林一茶的两万多首俳句中,关于猫的有300首,这本小书辑录150首。小林一茶有名句感叹人生的易逝与不舍:“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 虽是如此,幸好有猫。

    2.《致未来的诗人》

    作者:路易斯·塞尔努达(西班牙)

    译者:范晔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真正的诗歌无需任何介绍,即使你从未听说过这位“最不西班牙的西班牙诗人”。那未来的诗人,也许就是你,“你徒然的青春,为了一张白纸难过”。

    讲座预告

    《爱情为什么变成了历史?》

    时间:4月27日(周六)14:00

    地点: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报告厅(宁穿路2100号)

    主讲人:张怡微,青年作家、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大奖。出版小说、散文20余部,代表作有《情关西游》《樱桃青衣》《新腔》等。

    《九州至奈良——海丝东瀛文化之旅》

    时间:4月28日(周日)14:00

    地点:宁波图书馆人文地理馆(鄞奉路258号)

    主讲人:丁唯真,宁波文物保护志愿者、宁波文史委研究员、政协宁波诗社社员、鄞州作协会员、宁波图书馆志愿者、驴友。创作的古诗词、游记、散文常见于报,曾出版《世界屋脊行》。

    《心如日月五四人》

    时间:5月4日(周六)14:00

    地点: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报告厅(宁穿路2100号)

    主讲人:王臣申,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传统经典如何走进当代生活》等文章20余篇。

    《〈论语〉的现代解读》

    时间:5月4日(周六)14:00

    地点:宁波图书馆永丰馆三楼报告厅(永丰路135号)

    主讲人:刘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经典、古典诗学、笔记小说等。近年致力于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阐释与传播。已出版《世说新语会评》《曾胡治兵语录译注》《竹林七贤》《古诗写意》《世说三昧》等10余种。

    本版撰稿  记者  俞素梅

    摄影  记者  周建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