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宁波二中“雅集空间”内,语文教研组举行教研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角是92岁的陈白老师和他的11本作品集。这次特殊的教研活动,校长、副校长来了,语文组老师们来了,甚至连已经退休的吕荣棠、姚佩珠两位老师也来了。大家济济一堂,聆听“90后”陈老师乐观做人、积极行事的人生感悟。 陈老师说,物质财产留给子女的总是有限,他想通过书籍把精神文化代代传承。 为师如父 揣着满怀的爱 会上,陈老师首先谈起了师道尊严的问题。他认为,老师的意义在于为成长期的学生授予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陈老师说自己教无定法,但用心爱着每一位同学。他的一本记分册让与会老师震惊又感动。陈老师当年不是班主任,只是普通的任课教师,这本记分册除了记录语文课成绩,还记录了其他科目成绩。陈老师说,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他教过的学生中,有外交大使,有语言学博士,纷纷感恩于当年陈老师对自己学业成绩的帮助,节假日必送问候,回甬就来探访恩师。1991届的学生陆晚霞,因为语文成绩的优势被北京大学录取,上了大学便写了一封信感谢恩师,此后两人成了忘年交。 回忆起和陈老师共事的岁月,吕老师赞叹他无论对同事、学生、教研组都坦诚相待,倾情付出,勉励在坐年轻老师要向前辈学习,将语文组的人文积淀和团结氛围传承下去。 著文编书 只为传承文化 大家最好奇的是从2006年起,陈老师用12年自费出版了11本书。原来,陈老师常年保持着勤写勤记,摄影记录的好习惯。这些内容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人生的经历。 “对我来说,出书的过程也是梳理人生轨迹的过程。”2006年,出版第一本《我这一家子》(影集),此后,《飞鸿踏雪》《颐乐园拾零》《思悠悠情绵绵》《记游拾萃》《那九十年岁月》……一本本相继出版。每一本书主题不同,却都能读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往事、对故人的眷恋。 陈老师倾注心血最多的还是《莘莘学子》,全书收录了他在宁波二中任教过的历届学子文章52篇,从收集通讯录、动员征稿、编排校审……历时八个月,为一代人留下文化记忆,成为二中宝贵的文化史料。 “陈老师的书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传承,也是二中历史的梳理,难能可贵。”语文教研组长焦震老师说。 自带光芒 笑看人生起伏 陈老师阅历丰富,人生也曾经历起伏,但他多才多艺,豁达乐观,始终焕发着积极向上的光芒,感染着和他熟识的人。 陈老师是宁波二中联中时期学生, 1960年从杭大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在多所中学任中文老师,最后回到了二中教书。1988年在二中退休,可以说和二中一直有割舍不断的情缘。 2006年3月,陈老师住进宁波颐乐园,日常除了旅游徒步、读书看报、写文编书,会坐在钢琴前,弹歌抒怀,在阳台搭建的画室里作画,在他自己命名的“香兰雅室”居所里,到处挂满了画作。 姚佩珠老师赞赏陈老师“很时髦”,一直走在时代前列,曾经旅游还没盛行时,就已经开始走天下了,80多岁还只身前往西藏,畅游北戴河,“陈老师为语文老师做出了很好的典范,精于专业又才艺齐备。” 宁波二中黄兴力校长全程参与了教研活动,深受感动:“陈老师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是所有二中人学习的榜样。”他说,这次语文教研活动突破常规,形式独特,六代语文人同堂,教育理念一脉相承,能量满满,很有价值,开启了教研活动新模式。 吴彦 潘旭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