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宁波人文地图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北石雕

岑耀军在雕刻“济公”

岑耀军在雕刻中

开雕之前先画个草图

岑耀军在介绍自己雕刻的麒麟

这个神兽的造型是我从北京学来的

岑耀军向参观者介绍外婆桥和千古亭的建造过程

    在慈溪市龙山灵范南路和横筋中路的岔口,有一堵颇有气势的石墙,古色古香的红色大门,威风凛凛的石雕门神,让过路人不由得驻足。进门一看,更是别有洞天。“济公”、“关羽”在路边迎接,笑盈盈的弥勒,还有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堆放在石料边。不远处,石材切割机正在作业,和丁东丁东的石匠的雕琢声交汇在一起。这里是慈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北石雕的工场。

    据考证,三北石雕技艺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分为选料、放样、造型打坯、掏挖镂空、刮皮、细雕、打磨等几大工序。今年62岁的岑耀军是石雕工场的主人,也是三北石雕技艺的第八代传人。

    岑耀军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身上到处都是刻石时落下的石屑。他身体硬朗,中气十足,说起他和石雕的缘分侃侃而谈。

    岑耀军16岁就进入村里的农林大队,那个年代,山壁旁垒石墙是他的工作之一。他自称自己垒石墙不需要量垂直线,从中段开始垒起,用两点定线的方式就能把墙体筑得又直又牢。

    岑耀军说:“我的第一位石雕师傅是住在附近施公山的施师傅。师傅领进门后,我边学边练。我没读过多少书,但只要跟石头有关联的活,我都会仔细钻研。”

    后来,岑耀军曾去苏州等地学习石雕,回来后就投入资金,购买了石雕的相关器械,进行不断练习。“我出去旅游的目的不是去欣赏风景,而是去看看当地的特色石刻。在北京游览时,城里的各种老式石雕建筑让我着迷,我都一一记在心里,回来后模仿了不少。有些东西是一通百通,主要是学个造型,学个方法,许多要雕的图案早已烂熟于心。”岑耀军自信满满地说。

    岑耀军的石雕工场犹如一个大型石雕陈列馆。石牌坊、石塔、石狮、石虎,神兽、神话人物,以及蜿蜒曲折的走廊、古韵十足的石桥、飞檐耸立的亭子,都是他的用心之作。

    岑耀军感慨地说:“这些年,也有人曾跟着我学技艺,但是坚持下来的很少。年轻人不爱干这样既脏又累的活,况且现在石雕市场不怎么兴旺。我已和这门老手艺打了近40年交道,说白了就是心里喜欢才坚持下来。”

    石雕厂的园林里有座“千古亭”,亭子两侧的石柱上刻着“一代功德留百年,做人忠孝千年传”的句子。岑耀军说这句话真实体现了他的人生感悟,以及对石雕的情感。记者 胡龙召 文/摄

    通讯员 陈青岚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