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王一鸣和她工作室里的金工作品。 |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总想寻求一种适当的解压方式,于是有人跑步,有人打游戏,有人旅游……现在,在宁波有那么一群年轻人,通过制作金工制品来舒压解乏,还专门成立了叫做“一个博物馆”的工作室,聚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敲敲打打中寻求劳动的快乐和艺术的灵感。 95后女孩爱上“敲敲打打” 王一鸣是台州人,朋友们都叫她“阿鸣”,她的大学专业是产品设计。这位95后的萌妹子,虽然外表看起来柔柔弱弱,却有着一颗坚强而执着的心。“我爸爸是建筑师出身,妈妈是个医生,所以我集合了他们两个基因中的一些特质,冷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炽热的心。”阿鸣说,小时候她家门前有一个铁匠铺,每天路过时看到几个大叔一锤锤地敲打金属,火花四溅,觉得非常酷。也许,那时候对于金属的喜爱就在她幼小的心里扎了根。现在,那家铁匠铺还在,每次回家,王一鸣总会过去转一转,找找感觉。进了大学之后,她进一步接触到了不同的金属,还去杭州专门找老师学习了不同金属的处理方式。 “相对宁波而言,杭州对于金属的处理艺术和研究更加深入和透彻,我找到了一个大神级别的师傅,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更加沉迷其中。”去年大学毕业之后,阿鸣自己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叫做“一个博物馆”,里面除了黑胶、绘画、装置艺术等,主要内容还是金工制品制作,俗称“打铁”,和各种金属较劲。“我的金工产品有自己的品牌名字,叫‘弱水三千’。因为有一天朋友问我,你一个弱女子打个盘子至少需要两三千锤,能吃这个苦吗?于是忽然觉得‘弱水三千’这个名字很形象,尽管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对自己喜欢的手工艺依然很执着、很认真。” 阿鸣说,她这里金工所用的材料有很多,包括紫铜、黄铜、银和锡等。相对来说,打铜制品的更多一些。除了制作金属制品,她也致力于这种工艺的推广,不定时地组织活动,让那些充满焦虑的都市白领,通过敲打金属的方式来缓解烦恼,获得一份轻松和快乐。 传统金工手艺耐人寻味 目前,王一鸣的“一个博物馆”是宁波唯一提供这种金工制作工艺的工作室,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体验。 王一鸣说,来这里的大多是些年轻人,有白领、艺术工作者、公务员、教师……几乎涵盖了各个行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来这里‘打铁’解压。”王一鸣告诉记者,前来做金工的人选择最多的就是打铜盘,不同直径的铜盘既是不错的观赏品,还有实用功能,作为摆盘使用也很漂亮。 王一鸣介绍,不同的金属都有不同的个性,在制作金工的过程中,需要事先设计、制作和事后修饰,整个过程都需要静下心来。现代人普遍压力大,心情容易烦躁,通过这种看似机械的操作,会让人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这也是越来越多人选择这种方式解压的原因所在。 除了日常的盘子之外,也有不少人来制作戒指、勺子或者其他金属摆件。不管做什么,所有工序都需要自己动手,还需要用高温喷枪进行退火,让金属变软,使之容易敲打,而王一鸣除了提供材料和场地外,还在一旁提供技术和设计指导。 “其实很多人在用心敲打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很多情感,会自省和感悟,最终获得心灵的平静。每当和他们分享这些,我便很开心。”对于王一鸣来说,“打铁”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几千锤下去烦恼没了 沃小姐是一名室内软装设计师,平时工作很忙,不是对着电脑画图,就是去工地勘察。因为压力大,晚上经常会失眠。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这里自己动手学做金工制品。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她亲手敲出了一个小小的铜盘。 “别看这么小的一个铜盘,要经过切割、打磨、敲击,再次打磨、水洗等程序,最后还要经过细微的调整,才能制作出来。真的急不来,需要用心慢慢地敲打。而且这个花纹因为每个人的力度和角度不同,出来的效果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很有成就感。”沃小姐表示,一个下午挥动榔头不停地敲击铜片,叮当之声不绝于耳,让自己彻底沉静了下来,专注于此,世界仿佛浓缩在了这小小的铜盘里。几千次的敲打,换来富有艺术气息的成果,包含了劳动的辛苦和艺术的灵感,确实与众不同。 “打铁确实是一个体力活,我平时都没有那么大运动量,敲了几千锤,啥烦恼都没了,晚上一定可以睡个好觉!”沃小姐捧着自己的作品很开心,她说一定会再来,下次做一个更加复杂的作品。 安然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她对这个手工技艺也有自己的感悟。“千锤方能成器,道理我都懂,但是半小时下来手就酸了,真不是那么简单的活。在锤炼的过程中,要退火、冷却,通过冷热交替来打磨韧性,这样才能造出好的成品。我整整敲了一下午,过程长,工序复杂。做人亦是如此,要在挫折中丰满羽翼,在苦难中收获成功……” 记者也在现场体验了一把“打铁”的乐趣。手握铁锤,不停地敲击金属片,不一会就累了,但是这样专注的劳动,确实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快乐。特别是经过努力之后,得到的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顿时成就感满满的。 记者 毛雷君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