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憩桥救火会: 藏在村里的消防队

憩桥救火会旧址。

    从市区出发,穿过常洪隧道,一路向北,半小时就抵达了贵驷街道民联村憩桥自然村。

    憩桥救火会位于憩桥自然村桥后14号旁边。门前小河蜿蜒,不远处简朴的长条石憩桥,横跨小河,静静地陪伴着河水流淌。

    在一幅如画的江南水乡街巷图里,已经很少有人会在意憩桥救火会旧址的存在。记者初见它时,一眼就在一排青瓦白壁的马头墙间认出了它。只是铁门铁锁上一层厚厚的积灰,以及一眼望进去空空如也的内饰,诉说着这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消防队”作用的古老建筑,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一个缅怀之地。

    这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建筑

    憩桥救火会建于民国,门面的砖雕仍看得出非常精致。门面为石库门式共三门,门庭上端雕塑“救火会”标志,左边雕塑一把斧头,右边雕塑一把榔头。下方砖墙框额内阳刻“憩安救火会”五个大字。砖木结构的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7.5平方米,面阔一间单层,进深五柱七檩。

    这个中西合璧的救火机构旧址,是当时贵驷憩桥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所在地。民国时,各地组织民间水龙、义龙,即俗称“救火会”。消防人员为固定义务制,以救火作为人人有责的社会义务。配有人力水泵和输水管,以及大桶、挑水桶、油壶灯等消防器具。憩桥“救火会”义务负责该地域日常性的救火事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火灾时,消防队还没法非常迅速地到达村里救援,这种民间救火组织还投入到“实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远处就是村里的中心“憩桥”

    憩桥救火会门前的一条小河叫憩桥港,民联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小时候,这条小河是村里人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小时候出去春游,都是坐着船从这里出发的。”

    向东100米左右的憩桥,是整个村落的绝对中心,以它为界,沿河两岸的民居分别挂上了桥前和桥后两副门牌。小小的一座桥,算上两岸的连接也就不过10米长,让桥体两侧那一人高的长条基石显得格外粗壮。或是因为岁月沧桑,“憩桥”二字生出些裂纹,厚重感顿生。如果仔细看,桥墩两侧还刻有一副对联:路亘南北徙龙虎,水跨东西贯慈镇。

    据传,憩桥始建于宋代,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一次巡视海防时途经此桥,小坐一会,并在过桥四十步之遥的凉亭稍憩,“憩桥”“憩亭”由此而得名。

    灭火主要靠两台“水龙”

    村民们都说,“憩桥龙”一出,再大的火也灭得了。这“憩桥龙”便是憩桥救火会的灭火器,俗称“水龙”。

    86岁的周浙江在憩桥桥后生活了一辈子。在他开了20多年的杂货店里聊起当年憩桥救火会的往事,老人依旧记忆犹新。

    “我是20多岁的时候参加憩桥救火会的,当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救火会里都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大家都是义务参与,一听到有人敲锣提示火情,大家都会先冲到憩桥救火会拿工具。”周浙江老人回忆说,救火工具主要靠“水龙”,他便是操作“水龙”的。救火会共有两台“水龙”,一台“水龙”通常需要十几个人一起挑水,不然灭火的水会供应不上。

    “水龙”是铜制的,主要靠人力前后推、上下压让水喷出来。中间是个大的长方形木桶,长约2.5米,宽约0.8米,高1米多,能装十二三桶水。装置接上几丈长的皮管,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挑来水往桶里倒,然后几个人一起推压,让水喷出来,就可以灭火了。

    附近村发生火情

    救火会也会帮忙

    在周浙江老人的记忆中,憩桥救火会组织参与过的火灾救援至少有十几次。“当时并不是所有的村都有这样的组织,如果附近的村庄发生大火,我们也会赶去救援。”

    老人至今还记得,60多年前,隔壁的甸央周自然村突发大火,当时火势特别猛,火苗窜过小河燃到了河对岸。大火烧了4个多小时,烧掉十几间房子。憩桥救火会出动了两台“水龙”和全村所有青壮年男子前去救援。

    “水龙、水桶、扁担等工具都放在救火会,救火会的钥匙由旁边一家米店和一家卖酒的店的工人保管。锣声一响,我们救火会的人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周浙江告诉记者,那一场大火的救援,他就是操作“水龙”的,由于救火时间实在太长,数百位村民过来帮忙,大家轮流推压。那时候一遇到火情,全村人都会伸出援手。“那两台水龙是村里人捐资买的,一直用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来村里出资买来了‘机器龙’,它可以直接从河里或池塘抽水救火,效率高了不少。”

    周浙江的家离憩桥救火会旧址不远,走过去只要两分钟。在带记者去旧址拍照的路上,他有点怅然地说,在当时周围几个村镇中,憩桥救火会的设施是最好的,现在几乎已经没什么人记得了。“这十几年来,憩桥救火会已经没什么用武之地了,因为消防队到达村里的速度很快。”

    折射出贵驷老百姓的

    敬乡乐助之情

    不过,住在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还是有不少小学生过来参观旧址,有时候还能看到穿着消防员制服的人过来参观。“村里人几乎都知道憩桥救火会的故事,我们也都是听老一辈的人讲的,也会给自己的孩子讲。”

    贵驷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民间救火会,以救火为人人有责的社会义务,与当今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倡导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不谋而合,折射出来的恰恰是贵驷老百姓的敬乡乐助之情,透过八百年的古镇沧桑,责任和担当,一以贯之,汇聚成了贵驷人骨子里最宝贵的精神内涵。

    “继往开来,作为一个颇具教育意义的文保单位,我们想更好地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这位负责人说,“今后,我们将以此为纽带,邀请消防、学校和各类社会组织,走进‘救火会’,感同于往昔,践行于当下。”

    ■专家点评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王麟

    旧时憩桥当地多是砖木结构建筑,相连成片且相邻较近,烧饭做菜用的是柴草,多数房内还有柴间,火灾安全隐患极大。一旦失火,立刻殃及周边,如救火不利,一条街道上的房屋都会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而憩桥救火会这个自救互救组织,义务负责该地域日常性救火事务。

    憩桥救火会是当时周边几个村镇中消防设施最好的消防组织,除水龙(泵)、皮(水带)、水枪、储水捅(大木捅)、救火头盔、救火衣裤、救火斧、救火锤、救火灯(也叫朝天灯,晚上照明用)、木杠、梯子、绳索、垫板(在泥地里以便上置水龙)等救火器具外,还拥有两部手摇铜制“水龙”车。灭火队伍由村里年轻力壮的青壮年组成,如遇火灾,他们就会很快赶到会所,带上救火器具奔赴火场,拖“水龙”、执水枪的,扛竹梯的、挑水桶的,形成一支救火大军,场面非常壮观。

    憩桥救火会对当时村里建筑消防安全的预防、预警和及时扑救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相邻村庄扑救火灾起到了协助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消防队伍正式出现,民间救火会的消防任务虽然有所减少。但当时,憩桥救火会在消防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保护当地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由于该救火会建筑历史、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较高,2000年12月被镇海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我们应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做好文物建筑保养维护工作,让憩桥救火会能够长久保存下去,为子孙后代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救火方面的知识留下一处实物载体。

    通讯员 秦羽 严雷 周敏波

    记者 童云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