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社会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多年来没有归宿 他们只能租房度日

为了节省租金 有的长年租住破旧老屋,有的以菜地棚房为家

田启友长年以菜地棚房为家。

    “本来拆迁是好事,能从山上安置到山下,结果宅基地落空,我们都成了无房户,十多年来问题还没解决!”宁海县越溪乡肖支湾自然村18户村民向本报反映了这一问题,本报前天作了报道。很多读者对此事表示关注,纷纷留言发表看法。

    昨天,记者又来到宁海县,深入走访了18户村民中的一些无房户。他们这十多年没有家园的日子是如何度过的呢?

    夫妇俩长年以菜地棚房为家 两个儿子成家后仍租房生活

    来到宁海县跃龙街道草湖村,走进一片宽阔的大棚菜地,在低矮破败的棚房里,记者见到了田启友夫妇。2007年的那次拆迁后,他们在越溪乡肖支湾自然村老家的房子没了。

    “现在,我们以大棚菜地为家,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田启友说,20年前为了生计,他们走出了山村,四处承包田地,以种菜为生,曾经去过宁波市区、余姚等地种蘑菇,十多年前又回到了宁海种菜。

    目前这片大棚菜地,夫妇俩已经种了多年,总共有10亩,每年租金5000元。“种菜靠天吃饭,好的话年收入能有5万元,差的只有3万元,因此在外面也买不起房子,现在全家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家。”田启友拿出红色的土地证说,“你看,本来我们在村里是有房子的!”

    田启友说,2007年的时候,他在宁海县城这边租地种菜没有回家,亲戚打来电话说老家房子拆迁要签字。“因为我一下子回不去,想着反正是统一拆迁,就让亲戚代签了。后来1万元的补助是拿到了,但宅基地没给。”

    老家的房子拆掉后,现在田启友的两个儿子也没有住房。两个儿子都30多岁了,目前在宁海县城打工,一直是租房子住。他们都成了家有了孩子,生活条件并不好,为了省点房租费,两户人家租了一间两层的房子合住。

    一家三口租住破旧老屋 十多年换了三处房子

    2007年山上的老房子被拆掉后,村民田启土一家三口就租了山下村民的老房子居住。田启土带记者来到他现在住的上田自然村的一间老屋。

    老屋是砖木结构的,外墙已经开裂变形,屋顶的木梁都已经腐坏。走进房间,里面黑漆漆一片,杂物堆满地,没有像样的家具。

    “我们山村里的人,经济来源少。我做保洁,月工资两千多元,我老婆有残疾,月工资一千多元,孩子在读高中,所以我们好的房子也租不起。”田启土说,这间老屋每月租金300元。从2007年到现在,他已经换过三处房子了,“有的老屋后来房东自己要用了,我们不得不搬出来,重新找地方。”

    老屋租金便宜,但住着问题多。“每到下雨,房子里就漏水,我们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脸盆拿出来,到处接水。外墙开裂了,我们也担心哪天会倒下来。”田启土说,因为是租来的房子,自己也不好修,房东收的租金少,也不愿来维修。

    田启土说,本来山上还有自留地,但是房子拆了之后他们住到了山下,再上山去种地也不方便,农业生产工具都没地方放。

    没签字房子也被拆了 有村民曾打过官司

    2007年拆迁的时候,在宁海县城工作的村民田启龙并没有在协议上签字,但他老家的房子和其他村民的房子一起被拆了。

    得知自家房子在自己没签字的情况下就被拆掉之后,田启龙多次要求村里承担责任,“因为我的房子被拆除没有经过村委会,是村支书的问题,所以我就把村支书告上了法院,请求赔偿经济损失,或者让拆房者将房子重新盖起来还给我。”这起官司先到了宁海县人民法院,后来又到了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最后,法官做我工作,进行了调解。调解书的内容写下来,双方都签字同意的,那就是赔偿我两万元经济损失,并且给予分配宅基地。后来两万元赔偿给了,但给予宅基地一直没有履行。”田启龙说。

    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周将处理此事

    为了进一步调查事件的原委,记者打通了肖支湾村所在的梅枝田行政村村委会葛主任的电话,葛主任一听是记者,便说自己手头忙,挂断了电话。

    记者又向村民代表了解情况。相关村民代表说,房子拆掉以后,村委会、乡政府干部等为了安置宅基地的事都来进行过沟通、协调,“想将这18户村民申报到高山移民的安置名单中,来解决安置问题,但是后来据说没有申报成功。”

    昨天,记者又联系了宁海县越溪乡政府分管农业的胡姓负责人。他表示,自己刚接手现在的工作,所以很多事情都不了解,而这事其他人也不负责。这星期他在外面开会,等他下星期回来了解情况后,再处理此事。记者 陈善君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