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拐”走一个孩子最快只要5秒!

防拐教育不容缺失

孩子们跟着陌生人走了。 通讯员 陈仰洲 摄

    “小朋友,你在这里玩什么呀?”

    “我在玩积木。”

    “爸爸妈妈让你在这里玩多久啊?”

    “没说。”

    “那我带你去找爸爸妈妈好吗?”

    五一小长假期间,余姚某商场里,一场儿童防拐测试的结果让爸爸妈妈们震惊。懵懂的孩子们听到“你的手工好棒,带你去领奖品吧”“我们去那边淘气堡玩吧”等谎言,乐颠颠地跟着志愿者扮演的“骗子”走了。

    “拐”走一个孩子只需要5秒

    五一小长假,余姚73位志愿者参加了儿童防拐公益活动。

    根据事先的设计,父母把孩子领到之后,把孩子交给工作人员,然后送到游玩区,爸爸妈妈们在集合区等候,模拟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会被带到集合区和等候着的爸爸妈妈们会合,爸爸妈妈们可以在这里通过大屏幕全程观察小朋友在里面的情况。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活动开始后,小朋友们在游玩区玩各种各样的玩具和项目。这个时候,志愿者模拟的拐卖儿童的“骗子”登场了。根椐预先设置的场景,他们有的见到小朋友就问:“小朋友,你在这里玩什么呀?”小朋友:“我玩积木。”志愿者:“你在这里玩是爸爸带你来的还是妈妈带你来的?”小朋友:“妈妈。”志愿者:“他们让你在这里玩多久啊?”小朋友:“没说。”志愿者:“要么我带你去找她好吗?好不好?我带你去找你妈妈好吗?呆会儿我找到了,我们跟她说好吗,跟我一起走吧。”

    “你的手工好棒,带你去领奖品吧”“我带你到淘气堡玩吧”“带你去找妈妈好吗”……懵懂的孩子们,受美丽谎言诱骗,乐颠颠地跟着“陌生人”走了。其中,志愿者成功“拐”走一个孩子的最短时间仅5秒钟,且途中孩子未向路人或警察求助,让通过大屏幕全程观察的爸爸妈妈们感到惊心。

    “我平时光知道对孩子好些,要什么买什么。没有想到,在‘骗子’面前,孩子没有一点抵抗力。幸好是摸拟演习,要真是遇到骗子,后果不堪设想,以后一定要补上这堂课。”家长柳女士有些后怕地告诉记者。

    防拐教育不可缺少

    据悉,参加此次公益活动的孩子年龄为4-6周岁。在5月1日、5月2日两日的活动中,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总计901人,被模拟拐走832人,被拐率高达92%。最终没被“拐”走的孩子,要么是家人经常提醒“不要跟陌生人走”,要么是在幼儿园参加过类似活动。

    活动负责人蒋培培告诉记者,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发现这种教育在不少家长和幼儿教育机构都是缺失的。“只有多一份警惕,才能少一份危险。这不仅需要家庭教育,更需要幼儿园、社会,乃至科技发力。”她说,“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呼吁社会各方合力开展儿童 防拐教育,建议幼儿园把防拐列入日常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蒋培培告诉记者,家长一定要向孩子强调:如果与父母走散,一定要等在原地,及时向路人救助,请求他们拨打父母的手机号,先与父母通话,然后再打110,请警察到现场陪同等待;警察来后,也不要跟警察离开原地,要警察打电话给父母,再和父母通话。如果在此过程中有人自称是父母的朋友,必须让他说出父母的手机号,并与父母通话。

    如有必要,家长可给孩子随身配一只哨子或尖叫报警器,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边跑边吹哨或拉响警报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慑歹徒,吸引救援力量。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朱从谷 陈仰洲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