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的世界》里的世界 影片中,每一个自以为侥幸的人,无一不是命运悲剧里的玩偶。电影里那些游移不定的观众,他们心中对自由的向往还未消耗殆尽,可那些所剩无几的坚定和勇气,又不断地一点点被卷进现实的齿轮,逐渐丧失成为一个真正男人的能力。 楚门的世界其实并不是楚门的世界,而是楚门被观众所期待的世界,以克里斯多夫为代表的所有这一真人秀的观众都是楚门三十年来悲剧的源头,但他们同时又是千千万万个楚门。他们饶有兴致地观看这一场荒诞的“牢狱”生活,实际上是对这样闭塞却“安全”的生活模式的认同。当楚门顺应他们的期待不再试图逃脱,与生活和解时,他们为掌控之中的剧情而感到心安;当楚门不顾一切阻挠,在暴风雨后幸存下来,并且触及桃源边界涂着天空色彩的围墙时,他们又为此欢呼流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自以为正在俯视楚门命运的监视者,都是摇摆不定的,他们的处境与楚门没有两样,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楚门更值得同情,因为楚门不论在知道真相之前还是在洞察到蹊跷之后,都没有停止过想要冲破桎梏的努力,而他们则每天守在电视前面,一遍一遍地重复昨天的生活。因此他们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 看似外面的世界属于监测着桃源岛的主宰,而电视机前的每一个观众都是高高在上的知情者,但其实外面的世界才是被各种阻力闭塞的牢狱,而在这样的世界中浸泡着的麻木的人们,才是最不自知的受害者。当整部电影唯一一个被设定在虚幻和情节里的人物楚门,挣脱了控制,向着生命中最根本的最鲜活的东西,头也不回地跑去的时候,电视机外面的人们却印证了导演克里斯多夫宣告的真理:“我们向来接受呈现给我们的世界。”然后换台,寻找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新的寄托。 看影片《返老还童》随感 《返老还童》将故事安置在当肉身和灵魂脱离,甚至逆向而行的情境之下,讲述的是本杰明与常人倒置的一生,他一出生除了身高之外其它的身体机能就是八九十岁老人的状态,随着实际年龄的增加,他的外貌却越来越年轻,直到变回婴儿最终死去。 因为本杰明的疾病,男女主人公一直无法在彼此最好的时间在一起。其实本杰明在童年时代见到黛西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但也正因为这份爱,使他不允许有一丁点残缺的自己出现在她的面前,因此当黛西在自己二十多岁最娇艳欲滴的时候向本杰明求爱的时候,本杰明拒绝了。同样的心理在黛西身上也有体现,在她出了车祸最狼狈的时候,正值壮年风华正茂的本杰明来医院看他,却被黛西忍痛赶走了。他们都不愿意在彼此的眼中有半点瑕疵,因此他们错过了四十年,这四十年是两人彼此等待的过程,也是彼此追赶的过程。终于在两人四十多岁的时候,在生命的中点,他们走到了人生中最靠近彼此的阶段。其实,如果将看似很长的一生掐头去尾,最不偏不倚、刚刚正好的时刻其实只有短短几年,其中灵魂与肉身都成长到最为美丽茁壮的时刻更是如黄金一般珍贵。虽然现实人生不会像电影那样被编排到极致,但是每一个人也应该有用尽全力度过人生中每一分每一秒的觉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会在虚度中,就一不小心错过了最美好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