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时间赛跑 与死神“斗法”

国科大华美医院 急诊护理团队为生命护航

国科大华美医院急诊监护病房内,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

图片由医院提供

    和时间赛跑,从死神手里争夺生命,医院的急诊科好比没有硝烟的战场。急诊科护士,也成了医院最苦最累的护理岗位之一。

    据宁波市卫生志记载,上世纪60年代初,宁波各综合医院陆续设立了急诊室。从1983年起,宁波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都设立了急诊科,配备了专职医护人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战胜了一次次严峻的大规模救护考验。几十年来,急诊科的抢救设备和硬件条件日新月异,急诊科护士们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从未改变。

    召唤急诊医护人员曾靠响铃

    察言观色是急诊护士的基本功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市第二医院就有了急诊室,不过当初急诊室没有专职的医护人员,由各科轮值,遇到病情棘手或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响彻医院的铃声就是全院医护人员的“冲锋号角”。

    市第二医院眼科医生周伟,父母都是该院的医护人员,她从小在医院边上长大,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急诊科的工作状态耳濡目染,印象深刻。

    “当时有很多危重的急诊患者被送到市第二医院急诊室,还经常有白喉患者呼吸困难被转院过来进行气管切开抢救。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打铃声,有时候一天就有好多次,在医院的人都听得到。”周伟说,经历的次数多了,连当时还是孩子的她都熟悉了急诊铃声的含义:铃声分作一声、二声、三声,每组间稍作停顿,周而复始。创伤患者需要外科医护团队治疗、内科病人需要内科团队协作,每个人都能根据铃声明确自己的使命。铃声就是“冲锋号”,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医护人员都会立即停下手头的事情,奔向急诊室。连续长时间敲钟打铃,则意味着情况危急,全院各科医护人员都会迅速汇集到急诊室,投入战斗。

    市第二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应莉敏,曾做了20年急诊科护士长。在她看来,现在的急救设备和硬件相较几十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到急诊科是1993年7月19日,当时急诊科不像现在设备这么好,只有一个抢救室,两张留观床,抢救仪器也只有一台洗胃机、一台心电图机和一台简易呼吸机。”应莉敏回忆,上世纪90年代,急诊科只有十几名护士,每名护士要管理的病人多,观察病情主要靠护士的经验。

    “一送进来大喊大叫的患者,我们相对放心一些,这些患者一有不适就会呼叫,有情况会及时处理。最担心的是那些不声不响、话少的患者。”应莉敏说,在监护设备不普及的年代,急诊科护士都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领,能从细微处发现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

    由于急诊科人手有限,遇上患者人数多的时候,作为护士长的应莉敏常常需要赶来增援。“半夜家里电话铃声一响,家里人都知道又有危重病人来了。”应莉敏回忆,家住医院附近的科内护士,夜晚被叫起来加班是家常便饭。

    从1993年到2013年,应莉敏当了20年护士长,其间急诊科搬了好几次,每搬一次硬件设备就提升一次,护理团队也逐渐壮大,从当初的十几人扩展到现在70多人的规模。

    急诊科容不得慢性子

    “生死时速”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急救车的呼啸声、患者痛苦的呻吟、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在急诊科,“生死时速”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对急诊科护士来说,伤情就是召集令。近年来,市第二医院的护士们和医生配合,打赢了一场场硬仗。

    2017年11月26日,一个普通的周日,早上8点多,宁波市区发出一声巨响。当时,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金艳艳刚送完孩子去上培训班,她本能地猜测,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隐约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她不等召唤,第一反应就是骑上自行车往医院赶。

    等她换好工作服,一批批患者陆续送来了。

    原来,当天早上江北区发生了一起爆炸,有大批伤员需要急救。为了应对成批前来的伤者,医院通知所有休息的护士长都到岗,十几名护士长在半小时内先后赶到医院,和值班的急诊护士一起忙碌起来。

    抢救危重患者、送急诊手术;处理轻伤患者、检查后送病房继续治疗……伤员没有家属,护士就全程陪护。一个上午,爆炸现场送来的十几名伤情不一的患者,全部处理后被转送到了不同科室,短短几小时,急诊室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急诊科工作,慢性子搞不定。”护士李洁说,去年冬天,流感肆虐,18张床位的急诊留观室里见缝插针,陆续加进七八张病床,一个班上好几名护士都是连轴转,一刻不停。“最多的一个晚上,连续收进3名要心肺复苏的病人,时间长的要抢救两三个小时。”李洁说,大家轮流做胸外按压,做到手停下来后还不停发抖。

    患者去世时还紧紧抓住她的手

    护士怀孕7个月后才不上晚班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使得急诊科的工作日益繁重。和老一辈急诊科护士相比,改变的是急诊硬件条件,不变的是奉献精神。

    每一名急诊科护士的成长都伴随着汗水和泪水。90后护士陈圆圆,至今还记得刚进急诊科遇到的一件事。

    “那天我上晚班,救护车送来了一名车祸患者,面部肿胀,面目全非。”陈圆圆回忆,这名患者因为疼痛十分烦躁,大声喊叫,手脚乱挥。

    为了帮助医生顺利施救,陈圆圆一边安抚患者,一边帮着固定住患者的双手。虽然经全力抢救,但这名患者最终还是因为伤势太重去世。这时陈圆圆才发现,自己被患者生前紧紧握住的双手怎么都解不开。感觉自己手腕上紧握着的手慢慢变得冰凉,她害怕极了,想挣脱,却无济于事。最后在医院保安的帮助下,才把患者僵硬的手松开。事后,吓坏了的她一个人躲进治疗室里失声痛哭。

    到今年,陈圆圆已经在急诊科工作了10个年头,如今她怀着二胎,已经6个多月了,还坚持在急诊科一线倒班。她坦言,经常直面生死,看尽人间万象,也能让急诊科护士比常人更加豁达。

    在急诊科,护士怀孕超过7个月后,才可以不倒班。护士林虹回忆,她怀孕6个多月时,遇到一名呼吸衰竭的患者,因为痰多咳不出来,动不动就憋得脸色青紫。她顶着大肚子,过半个小时就给患者拍背,每次拍四五分钟。顶着大肚子弯腰拍背不方便,她总是累得满头大汗。患者家属看在眼里,给她行了个礼,让她感动又欣慰。

    “急诊科的工作虽然又苦又累,但最能锻炼人。”急诊科护士陈敏丽有个心得,即使再忙再累,遇到有患者家属来问事情,绝对不能说“等一下”。她曾经因为这句话,被一名身材高大的患者家属一把揪起衣领质问。

    被醉酒的人追打、被不能接受亲人离去的家属推搡质问……每名急诊科护士都少不了受委屈的时候,但她们总是选择擦干泪水,迎难而上。虽然这个工作岗位高强度、高风险,需要高情商,但也锻炼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岗位能手,近3年从急诊科走出了6名护士长。也正因为高强度工作,急诊科护士到了一定年纪,医院也会安排合适的岗位。

    时光流转,初心不变。在急诊科岗位上,正是一代代护士的接力,为大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首席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陈琼 郑轲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