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塔顶远眺。 |
|
小白塔。 |
|
吉祥亭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
|
古风悠悠的古道。 |
|
小白塔的盘旋楼梯。 |
车在鄞县大道一路向东,就到了鄞州区东吴镇。进入宝瞻公路后,车轮下的马路高于该镇小白村地段了。 过去,在宁波人的味觉记忆中,东吴小白村似乎与一只甜而脆的西瓜相关联。而小白西瓜只是一种味道,村东侧那条千年古道和古道之顶的小白塔,才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底气。 小白岭要比一般古道宽得多,有近四米。据说古道曾是建造天童寺运送大型石料和木料的通道,也是南来北往客商和乡民出行的交通要道。小白岭古道有“二十里松影若城”之称,其作用不言而喻。但古道距今有多少年历史,很难考证。据民间传说,自从有了天童寺,就有了这条古道。1969年天宝公路修建后,古道开始逐渐冷落起来。 从小白村上马塘古井到四脚凉亭,再过吉祥亭,沿着一条用鹅卵石和石块铺成的古道,一路上古风悠悠,几百年的枫叶发出风吹过的声响。往前走,就到了小白塔。 小白塔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炫目,这座七层红塔犹如东吴历史文化的一个章节,让人感受到诗情禅意的一面。登上塔顶,凭栏观望,繁荣的小镇、满坡的茶园,露出部分水域的三溪浦水库,更是让人美不胜收。 据76岁的王瑞海先生介绍,小白塔也叫五佛镇蟒塔,小白岭原称为铁蛇关。传说唐武宗会昌年间,小白岭上有一条巨蟒,横卧路上,经常吞食过路行人。时间一长,消息传遍各地,香客再也不敢来天童寺朝香拜佛。时任天童寺方丈藏奂法师见事态严重,认为如果不除此巨蟒,将严重危及附近村庄居民和过往行人的生命安全,于是下决心除掉巨蟒。 为了除掉巨蟒,藏奂法师破了常俗,做了许多肉包子,用作引出巨蟒的诱铒。包子里面有一大部分是用石块做的馅子。藏奂法师和众僧把真假肉包子运到小白岭,那时正是巨蟒饥饿之时,巨蟒一闻肉香,就張开血盆大口,开始吞食起来。但吞入石头馅包子的巨蟒过了不久就无法动弹,慢慢地垂下头去,最后死去。藏奂法师带领众僧,在巨蟒的巢穴处,用大石块造了一座小塔。 后来,天童寺的僧众将镇蟒之塔在原处拆除重建,改成七层大塔。 清朝末年,长久未整修的小白塔倾颓过半。1920年,天童寺文质法师和退休的净心法师向各方募捐四万余元银洋,将旧塔拆除重建。 王瑞海说:“根据我们父辈亲眼所见,塔底层那块压巨蟒的大石板大得惊人。因当时僧、俗之人都心存忧虑,不敢将此大石板撬动,惟恐石板撬开,巨蟒复活,再度吃人。后来石板的水平度未曾变动,在原石板基础上重建,将原六角形塔身改成八角形。其塔顶用砖盘旋而垒成圆台形,用葫芦式铜铸成的圆珠覆盖结顶。整个工程历经四年,于1923年完工。到了1979年,小白塔进行过大规模修复。2006年再次进行整修,塔的颜色由原来的黑白色改成了红色。” 沦海桑田,世事变迁。小白塔下的宝瞻公路上车来车往,旧物和新景融合在一起,那些有关塔的故事也烙在一代代东吴人的记忆里。 记者:胡龙召文/摄 通讯员:应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