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鄞州职教中心学校: 描绘中职名校文化建设新图谱

鄞州职教中心学校融教育文化游廊。

鄞州职教中心学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海纳百川,有“融”乃大。到过鄞州职教中心学校的人,应能记起学校的“融创园”,看到过极具特色的“学府太极拳”,了解到该校是区域 “职普融通”的先行者。

    一个“融”字,概括了学校现阶段的办学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鄞州职教中心学校在坚持正确的办学定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形态建设,着力凝炼“融合地域文化、融入职教文化、融结校园文化、融通企业文化、融汇制度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

    如今,在鄞州职教中心学校内部,在学校与区域、新型企业、兄弟学校、职教专家之间,激发出了更多的创新元素,为学生创业与发展拔高起点。

    地域文化为基  融学业和创业于一体

    宁波商贸文化源远流长。如何让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充分交融对接?学校“脑洞大开”,成立了一馆、一中心、一基地。

    在鄞州职教中心学校三号教学楼里,建有“商贸展览馆”。它呈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以宁波为起点,记载了海丝文化与学校发展的密切关联,这是学生参观学习“打卡”必到之地。

    学校成立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以“创新、创业”为主线,通过对中职生创业的调查分析,制订了具有宁波特色的融创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编写了《学生创新创业教程》,制定了《学生专业创业教育的实施细则》。

    该中心还组织开展如校友创业经验交流会、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互动交流活动,很好地解答了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的疑惑,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如“匠心智创空间”、创新活动室、融创园、蓝鸟创业工作室等平台。这些平台,聘请校外有专业特长的本地精英作为外聘教师,将专业社团、创业项目、社会培训“串联”起来,为学生搭建实战平台。

    结合本土文化,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创业带动学业、就业,使毕业生做到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已涌现出了王西平、吴能宝、包孝天、陈剑海、蔡寒等一大批创新创业达人。他们年纪轻轻,已在各自领域不断刷新“纪录”。

    创新传播模式 融入职教文化

    “行走”在信息时代的校园文化,朝气有活力。依托多重信息发布渠道,人们能够360度全面了解新型的中职学校。

    在鄞州职教中心学校,不仅有智慧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团委微信公众号“学府青年说”等新媒体,还有依然保持魅力的“传统媒体”:各色板报、宣传窗以及企业、园区等教育新阵地。对学生而言,这些领域都是教学相长的新模式;他们不光是受众,也是积极的传播者。

    有了平台和阵地,观念更新、师生交流更顺利。比如,通过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各项引导工作。在推进“工匠精神”时,学校以学生认知入手,辅以“体验-感悟-内化一体化教学”等环节,突出诚信、敬业等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

    “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感悟到养成良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的重要性,才能产生真正内驱力。”副校长刘平认为,“工匠精神”是抽象的,让学生接触到实实在在的榜样,听到各种励志故事,更容易激发潜力。

    在教改中,学校也融入大量新元素。目前正在进行的“双师”交流、“双责”交叉、教材交融、实践交汇等,不仅充分运用校园新老媒体平台,还借力社会资源,让学生所学更接地气,更实用。

    擦亮社团品牌  融结校园文化

    不少中职生毕业后,忆起母校的美好时光,总忘不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因为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释放,也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长板”。

    鄞州职教中心学校的社团活动实在丰富。学校以“企业家大讲堂”、班级特色项目、学期项目计划、SYB 创业培训等为项目载体,结合专业品牌文化,开发设计了一系列校园活动。而这些活动,并不局限于“校园”。

    据了解,学校拥有近百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文化社团,在演讲比赛、辩论赛、文化剧场等社团活动中,学生们主动对接企业文化,将“未来式”挪到“进行时”。比如,与校企合作的单位携手举办“变废为宝”活动,学生们利用零碎面料制作的手提袋,成了活动中馈赠客人的最佳伴手礼。

    各类特色节展已成校园传统。“学生专业技能作品展”“社团文化节”“创业一条街”是学生展示风采的大舞台,比如“非遗社”“无人机社”早就走出校园,活跃在各类竞赛及公益活动中。

    老师们深切感受到,特色活动项目提升学生团队凝聚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专业学习的兴趣。

    打造仿真环境 融通企业文化

    每个学期,鄞州职教中心学校都会安排高一新生到宁波的本土公司认知实习,感受公司文化。奥克斯就是其中极为“熟络”的一家,不少学生尚未参加工作,就深谙宁波企业文化的特点。

    在校企合作的新一轮改革中,倾力打造“零距离、全仿真”的育人氛围,是鄞州职教中心学校现阶段的重点。借力“融”,学校不仅让学生走出去,也将企业文化“拷”进来。在校园的“融教育”文化游廊,“融智阁”教工之家,“融创园”创业一条街等地标位置,都有明显的企业痕迹。就连各个实训场所物品设备摆放、工作操作规范都严格按照甬城名企的操作要求来进行。

    结合教学特点,学校各部门贯彻实施实训室“7S”管理制度,并推出早自修3分钟的教室“微整理”,突出了对诚实守信、负责敬业、安全协作、环保生产等意识的培养。将学校教学形态与企业的生产形态融为一体,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都由校企共同制订,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管理、评价学生。

    仅今年,学校就推出了由企业老总、行业专家、优秀创业校友等开设的专题讲座近40场,这些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为主题的各类讲座,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职业心态、专业知识等多方面理念融合,与在校师生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互动。

    “四导师制”全国首创融汇制度文化

    鄞州职教中心学校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四导师制”,通过选聘优秀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组建“成长指导导师、课程选择导师、专业选择导师和就业指导导师”四类导师团队,对中职学生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成长导师负责导德,由班主任、班级家长委员会若干人员、宿管员、心理健康教师等担任,三年内不变;课程选择导师主要导学,根据孩子学业状况,指导学生调整选修课修读计划,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开展学业指导;专业选择导师主要导能,每一个导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提出适合学生就读或调整专业需求建议,在专业体验阶段担任指导师傅;就业指导导师导业,引导学生规划职业,在职业体验、专业方向选择时提供面对面的咨询,还负责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

    鄞州职教中心学校校长楼梦红认为,如今的名校建设已进入“品质时代”,需要将外显的创建成果转化为内隐的校园文化,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和核心价值。

    目前,学校绘制的“融文化”发展图谱,理清了校园文化脉络,涵养了学校课程文化体系、团队文化体系、德育文化体系。不仅有力推动和谐校园建设,还直接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彰显了中职学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功能,加深了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王亚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