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爱国情奋斗者 70年甬医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辅助科室
如今也能
手术救人

超声检查的前世今生

76岁的包慧娟。

张盛敏正在为患者做介入治疗。

    一个探头、一些耦合剂;工作多在“幕后”,操作常在暗室;黑白屏幕前,一双“鹰眼”透视五脏六腑,火眼金睛洞察所有病变。这就是一名超声科医生的日常。

    自从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超声检查就一直被称为“外科医生的眼睛”。据宁波卫生志记载,1983年4月我市首次从日本引进了一台B超机,落户宁波市第一医院。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市第一医院超声科作为目前全市接待量最大的超声科,科室98名成员去年完成了近50万人次的检查量。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以领先的技术和图像质量赢得了患者及临床医生的认可。

    A

    B超室铺地板 进门要换鞋

    76岁的包慧娟已经从岗位上退休多年,回忆起自己40年前从东海舰队门诊部转业来到市第一医院,经历了心电图室合并为特检科,后又单独分离出超声科的历程,技术上也从A超更新到B超,感慨良多。

    “1978年,我参加了宁波地区卫生局办的心电图学习班,第二年转业时就被分到了市第一医院的心电图科。当年,科室引进了一台A超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触超声。”包慧娟记得,那是一台国产机器,屏幕长宽也不过二三十厘米。

    A超和现在的B超不同,没有二维图像,而是通过波峰的变化来判断出五脏六腑的异样,甚至连血管都无法显示,精确度低,临床医生只能结合其他检查做出诊断。

    1983年,市第一医院购入一台从日本进口的阿罗卡B超机,花费了十多万元,所在科室也从心电图科改名为特检科。“检查室内铺上实木地板,病人进来做检查都要换鞋,放到现在都很少见这样的情况。”包惠娟说,可见医院当时对特检科的重视程度。

    新仪器意味着新技术,同年夏天,包惠娟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学习,同时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报名参加上海市第六医院开设的B超培训班。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带教老师很快放手让包惠娟进行实操。

    每次检查完,病人拿着报告离开,包慧娟的诊断才开始。她会记录病人的病情和住院床号,等到病人手术的病理切片报告出来后,她拿来和自己给出的结果做对比,查漏补缺。直到退休,她始终保持着这个习惯。“否则的话我稀里糊涂做了结论却不知对错,就像做考卷一样总有个标准答案,把错题修改好才是最重要的。”

    包惠娟说,从1985年开始,超声检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宁波卫生志记载,1987年市区医院、卫生院有B超机14台,到1990年底已有B超机21台。

    B

    凌晨1点 昏倒3次的她冲进诊室

    1999年,包惠娟退休,她所在的科室已再次改名为超声科,一位从浙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女孩加入,她就是现在的超声科主任张盛敏。当时整个科室就5个人,3台B超机,其中2台是黑白超声诊断仪,1台是惠普彩色超声诊断仪。

    “那时候做腹部检查的病人最多,其次是妇科和心脏。一天的门诊量大概在100人,是现在的十分之一。”张盛敏告诉记者。

    医院如战场,临床科室就像飞机,是一线打仗的;平台科室则是航空母舰,没有了平台科室,飞机就没有了着陆点。而在平台科室中,超声科对医生的要求更高。探头下的世界,想要发现问题,设备只是探病的手段,全靠医生在动态诊断中寻找、判别病变。

    记者采访的那天,张盛敏正好遇上一位乳房有肿块的患者。此前,这名患者摸到自己左乳有一个小肿块,甲乳外科的医生开出了B超检查单。通过二维B超的检查,患者被发现肿块边界模糊、形态欠规则,疑似乳腺癌。于是,张盛敏为她进行超声造影,相较二维B超,这次的显像范围更大,一切信号都强烈指向了乳腺癌。张盛敏和患者沟通后立即进行活检,这是确诊癌症的标准。同时,根据活检给出的病理报告也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治疗方案。

    一上午的工作结束后,张盛敏临近中午12点才吃上饭,还是同事帮忙从食堂打包的,这样的工作节奏她早已习惯。张盛敏到现在还记得7年前的一天,凌晨1点,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一位八旬老人腹部脓肿,送到医院时已经不省人事,要张盛敏前往会诊。也许是起得太急,从起床到出家门她总共昏倒了3次。每次醒来,她都坚持要去医院,丈夫劝不住她,又不放心脸色苍白的妻子,索性将她一路送进了诊室。

    C

    辗转手术台 与肿瘤细胞“对抗”

    “技术员”,曾有人对超声医生做出这样的评判。迈入新世纪,市第一医院超声科从最初的辅助科室,逐渐成为主力科室,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会诊、多学科讨论,开始实行超声引导消融治疗肝癌、实质性脏器肿瘤消融、胸水腹水等抽吸引流治疗。

    通过手术,张盛敏遇到了她特别难忘的一名患者。去年,一名79岁的男性患者从宁海前来复诊。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升高了,这意味着,肝癌复发了。这已是他和张盛敏的第三次见面。

    2012年,张盛敏接诊了这位患者。当时,73岁的患者被查出肝部有3厘米的肿块,但由于年纪大,手术不耐受。当时,张盛敏已熟练掌握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技术。“考虑到患者肿瘤较小,微创的消融治疗彻底治愈的机会比较大,我们给他做了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很成功,患者安心度过了2年。

    2年后,患者的肝癌第一次复发,张盛敏做了第二次消融治疗,依旧成功。

    去年,患者第二次复发,这次位置非常棘手,靠近大血管,对进针入径要求更加精准,而且血管内的血液会带走热量,影响消融效果,造成肿块残留。不过,患者坚持要张盛敏为他治疗。和前两次一样,手术很顺利。

    “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病人。曾几何时,在大众的意识里,得了肝癌就是绝症,患者只能等死。但通过超声技术,他的肝癌被早发现,在早期得到微创治疗,并长期存活。超声技术也能直接救人,我很高兴看到这一点,这也是我立志学医的初衷。”

    2017年,该院超声科通过设立宁波区域超声会诊中心,在浙江省首家开展云平台远程实时超声诊疗服务。去年,超声远程会诊系统连接30家宁波市基层医疗机构及2家贵州扶贫医院,继续服务广大基层患者,同时也为各基层医院带去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致力于推动超声医学的持续发展。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赵冠菁 陈琼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