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70年甬医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手摇着铃铛出车 到智能救护车满街跑

宁波市急救中心在生命线上坚守七十年

如今,宁波急救中心的救护车。

现在宁波市急救中心的指挥中心。

上世纪70年代,宁波市急救站的救护车。

    接听求救电话、迅速调度急救资源、与死神争分夺秒——一座城市的院前急救体系,是整个城市居民的健康守护者。70年来,宁波的急救事业变化翻天覆地:从当初的一根求助电话线,到如今遍布全市的智能急救网;从当年靠从手摇着铃铛出车的简陋救护车,到如今能实现智能定位、智能信息传输的“智能救护车”;救护车上担架、氧气袋、急诊箱这“老三样”,也被现代化的各种抢救、监护设备所取代。

    如今遍布全市的急救网络加上随时待命的急救队伍,每天24小时坚守在生命线上,与死神赛跑,让生命的绿色通道更加畅通。

    上世纪80年代 救护车出车靠手摇铃预警

    1989年3月23日,从宁波开往天津的一趟火车正要发车,正准备去外地出差的宁波市卫生局下属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周一峰,突然听到列车广播找人,要他马上回单位,有重要的事情。周一峰一头雾水地下了火车回到单位,才发现自己得到一个新的任命:成为宁波市急救站的站长。

    今年70岁的周一峰,对30年前第一次到急救站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的宁波市急救站还在镇明路章耆巷19号,巷子狭小,每次出车最挡路的就是老百姓家门口的马桶等杂物。”周一峰回忆,急救站是一幢旧式三层楼,桌上一部电话机,值班床上还挂着发黄的蚊帐。院子里几辆破旧的救护车,因为车况不好,事故频发,急救站墙上挂着“交通事故严重单位”预警牌。

    据宁波市卫生志记载,1958年,宁波市区建立救护车急救站,当时只有一辆救护车,6位职工,委托市第一医院代管。1972年,宁波市急救站成立,负责运输七县一市的急诊病人。

    “我去当站长的时候,情况已经比十几年前刚成立的时候好了很多。”周一峰说,直到1986年,救护车上都还没有医生,只有一个担架员和一个驾驶员。当时的救护车没有自动救护铃,在车外挂一个手摇铃,出车的时候,担架员要不停的用手摇动铃声,让过路的行人或者车辆让一让。

    1989年的宁波市急救站,虽然已经有了8辆车,但车况很糟糕,配了十几个修理工,汽车还是常常抛锚。车上没有空调,夏天病人如果喊热,只有一台小小的电扇搅动着炙热的空气,根本解决不了太多问题。冬天车里窗户和门都漏风,病人冻得在车上直打哆嗦。救护车上的急救设备也是“老三样”,一个担架,几个氧气包,再加上一个出诊箱,出诊箱里也就是血压计,听诊器,以及一些简单的药品。

    “车辆通讯和急救人员,这三个要素是一个急救中心所必备的。”周一峰回忆,上世纪80年代,宁波装固定电话的家庭很少,救护车出诊如遇到病人在小街小巷里,经常会因为找不到地方救护车无功而返的情况。虽然救护车上有对讲机,但也只能和站里联系,要想联系到呼叫人很困难。1989年,宁波市急救站年急救人数不足千人,但救护车的放空率高达20%。

    1996年搬迁新址 实现运输型服务向救护型服务转变

    周一峰走马上任后,这以后连续十几年的除夕夜,他都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站里。通过大家的努力,急救站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完成了从运输型服务向救护型服务的转变,每年的求助电话增加到几千个。

    “每当除夕夜12点一过,就是最忙的时候,那时各种被烟花炸伤的求助者特别多。”周一峰回忆,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除夕,宁波下了罕见的大雪,路面结冰,没有汽车敢上路。此时120接到求助,有一位患者摔伤了需要送医院。为了完成任务,周一峰当司机,在救护车轮胎上绑上麻绳和铁链,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急救任务。

    1996年,宁波市急救站搬迁到了李惠利医院旁的新址,占地5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1996年7月急救站更名为宁波市急救中心。

    周一峰回忆,搬到新址后,中心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飞速提升。“1999年,全自动的呼叫平台上线,有了4根电话线同时接入,还能自动录音、定位、自动产生派车单,急救效率高多了。”周一峰说,之前急救站的接线员都不是医务人员,只能负责记录电话信息。成立急救中心后,接线员都是专业的护士,还能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在医务人员来之前该如何处理。

    1999年,在部队当了十几年医生的王国文来到市急救中心,几年后成为医务科长。他回忆,2000年以后,随着急救水平的提高,急救任务也更加繁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的非典期间,虽然宁波最后没有非典确诊患者,但运送疑似患者的那两个月,让我终身难忘。”王国文说,非典来临的那个夏天,人人自危,急救中心派出专车、专人负责运送疑似患者。

    “当时我们的任务主要是从机场转运疑似患者到医院,大热天,每次执行任务我们都穿两层隔离衣,回到站里全身像从水里捞出来。”王国文回忆,执行完任务回到站里,打了个喷嚏都要紧张,就怕自己也倒下。执行非典任务的那两个月,他和同事都没有回家,吃住都在单位。

    到了2000年以后,宁波市急救中心的年急救人数达到9000多人次,有效救护率达到95%以上。

    从一根线到一张网 急救智能化建设全国领先

    4年前,宁波市急救中心搬迁到现在位于环城北路的新址,有了上千平方米的全市急救指挥调度中心,能对全市的救护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如今,周一峰和王国文都已退休,他们有时还会回老单位看看。

    宁波市急救中心主任金惠铭告诉记者,如今宁波市急救中心的急救智能化建设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从当初的一根电话线,到如今遍布全市的急救区域网络,救护能力飞速提升。2018年,宁波市急救中心接听120求助电话14万多次,出车4万多次,其中急诊出车3万多次。

    如今,急救中心已经步入智能化时代。“除了院前急救,我们还承担了抢险救灾、大型活动保障和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职能,这对救护硬件和软件有了更高的要求。”金惠铭告诉记者,如今救护车已经经历了从运输型到监护型的转变,功能完备的救护车和医务人员,把救护车变身移动的ICU,救护能力大大提高。

    从去年开始,宁波市急救中心有了4辆智能救护车,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院前急救进行精细化管理。智能救护车上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定位救护车的位置,并提供最佳的路线,尽可能快地将病人送达目标医院进行治疗;病人还在急救车上,相关检查数据已通过智能云平台传输到将要送达的医院;通过车上的音视频设备,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也可以和专家连线,对危重患者进行处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未来,宁波市急救中心所有的救护车都将升级为智能救护车,有了智能设备加持, 能让生命的绿色通道更畅通。

    记者 孙美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