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艺术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艺术观念 也是文化态度

“间·之所在——徐仲偶作品展”在扬帆美术馆开幕

徐仲偶作品

    艺术家与他身处的时代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作品是最好的回答。

    6月15日上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宁波大学主办的“间·之所在——徐仲偶作品展”在扬帆美术馆开幕。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版画家、教育家徐仲偶携122件新作亮相。作品用中国传统绘画语境与现代美术思维相结合,用一个关键字:“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空隙与交融的可能性所在。他说:“最好的状态,就好像黄金分割线比例一样,才能产生诗意、禅意。”

    展出《以书法的名义》等代表作

    此次展览主要展出徐仲偶的《核桃系列》《以花鸟画的名义》《以山水画的名义》和《以书法的名义》等系列代表作。

    《核桃系列》是他多年探索的题材,创作自1987年开始,持续十五六年。跨度之长,使得这个系列充满了时间性所造成的意象多重性。

    在内容上,核桃里包含了各种视角的所观,例如仿佛从天上俯瞰人群,也有近视一件日常的事物;既有万物生长的欣欣繁殖,也有光效应一样的炫目恍惚;既有海浪淘沙一般的意象表现,也有山水绵延的大地母亲的隐喻。极其丰富的线条时而流畅,时而打结,表现出恣意与纠结的状态,也是意象的复杂表现。但是时不时,徐仲偶又会将注意力拉回到画面的中心,因为唯有中心不断将各种意象收敛回来,中心就像一条红线,贯穿着所有意象的内在联系。

    《书法系列》则从传统的中国艺术元素中概括提炼出墨与彩结合的抽象符号,这不仅是绘画语言的转化,更是他追求艺术自觉、走向艺术成熟的表现。

    徐仲偶痛快淋漓地发挥了他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借鉴于中国的书法和篆刻艺术,在汉字意蕴基础上,强调书法艺术的书写、笔痕、力量及速度、节奏与韵律感。他的作品中有书法用笔的骨法、力度、速度、节奏、韵律、笔势与章法,有“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之黑白关系的强烈对照。

    作品的画面大多简洁有力,笔形结构有的像大山,有的则如梅墨,有的状屋宇,有的却似藤蔓——其实,它们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所有这些,仅仅是对造化的体验,对自然的感悟,对现实世界的虚拟表达而已,描绘出了一片特殊的意境。

    “间”,是艺术观念,也是文化态度

    此次展出的徐仲偶山水画系列作品具有“实验性”,占了这次展览的大部分,梅花和山水画主题的作品充满禅意,与之前的创作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同时,作品中植入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汉字、传统乐器等又丰富了其文化性。

    而在技术上,徐仲偶已经不再局限于版画特有的性质,大胆尝试不同的语言表现,通过夸张变形等方式来实现,同时通过版画与绘画结合的方式,让有质感的线条与现代的审美大胆碰撞、融合。《以山水画的名义》博得了现场众多人的关注。

    “以花鸟、山水等中国传统特色的名义,将艺术作品时尚化、现代化,哪怕是把画做成衣服到T台上走秀,都让人觉得很时尚。”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马善程认为,徐仲偶的艺术创作“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年轻人和现在的审美乐于接受这种传统文化。

    抽象和具象的对比,而具象又在牵引着联想,并且暗示了抽象具有隐喻的可能。而这种抽象与具象的有机和谐处理,体现出一种“间”的表达。徐仲偶告诉记者,只有间接,方能够更为含蓄地表达隐喻,造成一种诗意效果,这种诗意又隐隐地透露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禅意来。

    “间”字,同时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空隙与交融的可能性所在,徐仲偶本人谈及这一理念时表示,自己的这些创作是在中国画的边界上,进行突破,“走出半步去”。他还认为,现在是讲求创新的时代,艺术创作要与这个时代有关,自己的创作也是追求创新。

    可见,“间”,既是徐仲偶的艺术观念,也是他的文化态度。

    本次展览延续至7月3日,市民可免费观展。    记者 陈晓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