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大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志清:

读王维 是盛世读者 内在的回应

人物名片:

王志清,诗人,作家,文学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纵横论王维》《盛世读王维》《王维诗选》《王维诗传》《唐诗十家精讲》等代表作,在《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6月15日,王志清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主讲了《盛世读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大家熟知的美妙诗句皆出自盛唐诗人王维。王志清认为,王维是众多盛唐诗人中最著名的一位,但在20世纪前80年的文学研究中,对王维的研究是被边缘化的,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对王维的研究才开始兴起,“出现王维与阅读王维,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社会宁靖安定,二是读者宁静淡泊。王维与王维诗是盛世的特殊产物,盛世也形成了对于王维诗的特殊需求。”

    20世纪前80年,王维研究被边缘化

    王志清统计了文学史上关于王维的研究专著,“1949年前,专著仅《王摩诘》一部,作者是日本的梅泽和轩,译者是著名画家傅抱石;专题论文也只有两三篇,朱湘的《王维》专论其文学成就,傅东华的《王维诗·导言》探讨其诗的艺术旨趣及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专题研究文章共计21篇,专著1部,主要研究者是北京大学的陈贻焮。”这说明,王维研究是被边缘化的。而且,由于时代的影响,对王维的一些评论有失精准。

    比如,王维有一首著名的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诗有个特点,就是越写越短,越写越淡,越写越平。这首诗四句共二十个字,短到不能再短了。著名文学史家刘大杰曾解读说,故乡来人了,王维不问朋友的近况,不问农村的形势,这个诗人心中只有自我。对此,著名文学批评家梁实秋看不下去了,写了篇文章,题目就是《寒梅著花未》,批驳说你让王维怎么写?难道用四句话20个字写个调查报告?诗歌就是这样,王维把所有要问的东西都集中在寒梅上面,王维是以不全来求全,包括了所有的问,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连梅都问了,难道会不问人吗?

    王志清认为,这是对王维诗歌的误读和曲解。改革开放后,情况出现了转变,王维研究热起来了,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王维研究学者,像陈铁民1997年出版的《王维集校注》,成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后之集大成者。

    王志清于1993年开始真正投入王维研究,他认为,王维之热起,是社会富强与和谐的必然,是唐诗超越功利之后的胜利回归,说明我们已经走出了学术偏见,也说明我们的思想与情怀不再狭隘,而开始了多元化的审美接受。

    王维的诗,是盛唐气象的精准表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王维著名的《山居秋暝》。王志清认为,这诗描绘了一幅盛世画面,“诗中月呀、松呀、泉呀、石呀,还有晚归的浣女与渔舟呀,所有的一切,动静隐显,道法自然,亦物各自然,这是一种盛世才有的和谐,是一种‘众缘和合’的世界,也是儒家的中和境界。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和谐”是衡量盛世的最重要标准。所谓和谐,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人的自身和谐。诗歌大而化之地分,一类是气顺的,一类是气闷的。不和谐则气就不顺。杜甫气不顺,常以“气闷”做标题,李白不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气也不顺,而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唱叹。很多诗人是因为气不顺而走向山林的,包括陶渊明、谢灵运等,王维则大不同,王维是自觉走向山林的,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如果不是盛世,如果不是气顺,王维笔下的景象不会这么和谐而静穆。

    王维笔下的农村:“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王维笔下的狩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诗是时代的心跳,王志清认为,王维以盛世价值观与审美观,写盛世感受,写盛世的社会和谐,写唐人的自由意志与生存状态,成为“盛唐气象”最精准、最生动的表现,也成为盛唐诗国的极品。

    王维的出现,实现了中国诗歌由质实而空灵的美丽转身。因此,《王右丞集笺注序》中,有“唐时诗家称正宗者,必推王右丞”之句。著名美学鉴赏家顾随先生也曾说:“欲了解唐诗、盛唐诗,当参考王维、老杜两人,几时参出两人异同,则于中国之旧诗懂过半矣。”王维与杜甫,分别代表了两种诗风,代表了盛唐与中唐的两个时代。

    读王维的诗,能够擦亮心灵的眼睛

    盛世而思安,温饱而思美,社会越是高度物质文明,经济越发达,越是需要高品质的文艺鉴赏活动,需要精神上的追求。因为人在平庸乏味的日常生活中,意志很容易被消磨,变得功利世故,心灵麻木,感觉迟钝,审美感受能力自然也日趋退化,变成一个没有灵慧也毫无趣味的人。对此,诗歌是良药,“圣人以诗教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王志清认为,读王维也就成为我们求得精神生活平衡的一种重要途径, 闻一多先生也说过,王维的诗,具有非功利性、非工具性的无用性,最适合“调理性情,静赏自然”的颐养。

    王志清认为,王维最喜欢描写自然山水的自然状态,喜欢描写落日、秋天,他正是通过这些描写来演示或验证佛义禅理,探索宇宙人生与世态人情,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王维是以诗来做人类终极关怀之思考的,其诗是哲学的诗,是诗的哲学。因此,读王维的诗是一种智性与审美的挑战。

    荣格说过:如果某个伟大的思想从外部吸引了我们,我们必须理解,它吸引我们仅仅因为我们内在回应了它,走出去迎接了它。“王维的诗中有禅意,其诗充满了静气、和气、清气与灵气。禅就是静,静到极致就是禅。人静了以后,就会让原来反复出现、遮蔽了我们五官的东西去掉,能够听到自己内心所需要的东西。诗是心灵的眼睛,读王维的诗能够擦亮我们心灵的眼睛。”王志清认为,王维诗给我们的启发是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家园,是颐养心性、陶冶精神、诗意栖居,是培养情趣、走出人性异化怪圈。“盛世读王维,就是用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激增文化自信的优选途径。”

    王志清荐书

    一、《学林清话》

    作者:傅璇琮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推荐理由:该著辑结作者的73篇书序,从第一篇序陈贻焮的《杜甫评传》,作于1981年,到最后一篇序王志清的《纵横论王维》,作于2008年,时间跨度长达28年,其中还有新编《宁波市志》序。作者每作序前,皆极其审慎,必通读原稿,辨章学术,品鉴优劣,其视野极其开阔,高屋建瓴,举重若轻,严守学术立场,不虚美,不泛论,且将一种真挚情怀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体验和品味融涵其中。全书形式自由,思想活泼,给人以多方面的教益和收获。

    二、《盛世读王维》

    作者:王志清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全书十讲,亦即十个学术性选题,从十个方面来讨论“盛世读王维”的命题,敏感尖锐。序者陈才智说:“笔者有幸先睹为快,深感这部新著貌似颠覆旧说,实则入情入理;虽仅列十讲,但基本涵盖王维研究的方方面面;不仅看点多多,亮点亦多多,且视角非新而独,议论不刻而容,笔端满含深情,足以圆满回答——为何历史选择了王维。”

    讲座预告

    一、《从“较量”到“商量”——中美建交的艰难历程》

    时间:6月22日(周六)14:00

    地点: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报告厅(鄞州区宁穿路2100号)

    主讲人:杨雨青,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外交、政治、经济、教育和留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专长为中外关系史,特别是近现代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和中日关系。曾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大学等校访问学者。著有《美援为何无效——战时中国经济危机与中美应对之策》《上锁的回廊——蒋宋事件簿》《中国清代教育史》《中国小通史·民国》等。

    二、《漫谈江南清代建筑木雕》

    时间:6月23日(周日)14:00

    地点:宁波图书馆永丰馆三楼报告厅(海曙区永丰路135号)

    主讲人:何晓道,收藏家,耕耘收藏30多年,创建了宁海江南民间艺术馆和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著作有《红妆》《江南明清门窗格子》《十里红妆·女儿梦》《江南明清民间椅子》《江南明清建筑木雕》等。2012年获得“中华文化人物”年度奖,2015年被中国美术学院聘为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