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满意为真理而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

两封跨越时空的家书 缅怀两位为真理而献身的共产党人

裘古怀

    ■编者按

    “我们都来过梁弄很多次,相信大家每次来都会思考同样的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在极其艰险的革命斗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不惧生死、不怕牺牲?二是为什么中共浙东区委能够在孤悬敌后的四明山区迅速打开局面,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三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该怎样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使革命先烈打下的红色江山永远稳固、永不变色?”

    “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的信仰信念、远大的理想追求,甘愿为了大家舍弃小家,为了大我牺牲自我;那是因为他们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广泛支持。而第三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实现好、发展好革命先烈的未竟事业。”

    这是6月20日上午,宁波市四套班子领导赴余姚梁弄开展“初心之旅”时,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的“三问”。

    今天是“七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纪念日,全市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也特地选取了四明大地几位人物的故事,来回答郑栅洁书记的“三问”,看看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今天推出第一篇:信仰。

    这是“七一”前夕,我们收到的两封跨越时空的家书,但它们被盖上了“无法寄达”的“邮戳”。收件人裘古怀和周若萍(周衍文),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牺牲在战争年代的革命烈士,是铮铮铁骨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叫信仰,他们的后辈用家书告慰先人:我们没有忘记你们,不敢忘,也不能忘。

    亲爱的叔公,每个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您无疑是我们这个家族每个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小时候我真的好想问您几个问题:在攻克武昌的战斗中,耳边是呼啸而过的枪弹,身边不断有战友倒下,您可有过害怕?在腿部中弹,一个人躲在甘蔗林里动弹不得的时候您可有过害怕?在死气沉沉的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面对严刑拷打、非人折磨您可有过害怕?面对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和冰冷的枪口,你可有过害怕?当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被提出去杀害,知道几分钟后自己也要遭受到同样命运的时候,您有没有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

    多年以后,我读到了您的遗书,那是一封您临刑前的最后时刻写给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亲爱的同志们的信,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仿佛和您作了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顿时泪湿双眼。

    201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伍正华同志写的《信仰的味道》一文,其中就写到了您和您的这封遗书,您和您的战友们“在就义时都没有任何一点惧怕,他们差不多都是像完成工作一样跨出牢笼的”。我想要问您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答案:“我满意为真理而死!遗憾的是自己过去的工作做得太少,想补救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像您一样的共产党人对信仰的理解和诠释,这就是您无私的信仰。

    亲爱的叔公,翻遍家里的角角落落,找不到您留给我们的任何财物,但是您这一代革命者“对信仰的坚守,对道义的担当,对理想的执著,对牺牲的理解”,是留给我们后辈最宝贵的财富。

    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我们从红军走来,十倍百倍地壮大自己,越战越勇,屡战屡胜;我们从一穷二白到摸着石头过河到信心满满、江河日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一路披荆斩棘,新的时期,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从胜利走向辉煌。

    “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这是您的临终嘱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亲爱的叔公,每年清明,我们全家会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烈士陵园一起怀念您,每次我们都会看到无数的陌生人向您献花、敬礼。

    今年央视《新闻直播间》和《晚间新闻》都以较大篇幅播出了您的事迹。家乡人民也正在老家旧址加紧筹建您的纪念馆,到时会有更多的人来到我们的家乡,听您的英雄故事,学习您和老一辈人对信仰的坚守。

    战斗暂息,激情依然,作为您的后人,我们感受您身上涌动的爱国热血,牢记为国奉献青春的誓言,我们一定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挥洒汗水、恪尽职守,做自己的英雄!

    亲爱的叔公,安息吧!我们没有忘记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您的侄孙 裘是

    2019年6月11日

    裘古怀的侄孙

    写给裘古怀的家书

    亲爱的叔公:

    您好!

    我是您的侄孙——裘是,出生于1971年,您66岁的时候第一次把我捧在手里;70多岁,您送我上学,看到我像您一样热爱学习、成绩优秀;后来,您看着我像您一样考了师范学校,当了一名和平时代的老师;您高寿,90多岁抱上了我的孩子,让您来给我的孩子取名。

    然而,这一切,只是美好的想象。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一阵乱枪之后,您和您的17位战友一起倒在血泊之中,您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

    25岁的我在做什么呢?我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年轻教师了,全身心扑在一群孩子身上,带领他们做实验、搞调查,参加各种比赛并屡屡得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小有建树,正是青春韶华,对生活和事业充满了憧憬和规划。而您,已经将满腔热血洒在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第一站。

    您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波澜壮阔的。风云起乱世,时势造英雄,您出生于清末,读书时恰逢“五四”运动,又亲身经历了“五卅”运动,成长于北伐的洪流之中,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而陨落。我写了四句诗来概括您的一生:“昔日懵懂乡下郎,一朝闻道在学堂;虎胆英雄百炼钢,壮志未酬折翅伤。”您就像划过漆黑夜空的流星,夺目灿烂,悲壮辉煌。

    这封家书的作者裘是,是裘古怀烈士的侄孙。

    1905年2月,裘古怀出生在奉化区松岙镇大埠村。16岁的时候,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宁波的最高学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校期间,裘古怀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并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

    1925年11月,裘古怀凑了50元钱作路费,与同学一起奔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上半年,裘古怀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叶挺就任北伐军第一军二十四师师长,裘古怀任该师政治部宣传科长。7月,裘古怀被调到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工作,后又受党的派遣在叶挺独立团从事宣传工作。在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等战斗中,裘古怀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带头爬城、攻城,被誉为“虎胆英雄”。

    1927年8月1日,裘古怀随部参加了南昌起义。9月底、10月初,他到达潮州、汕头,在同敌军作战中,不幸负伤。待他苏醒过来时,已找不到自己的部队。他忍着腿部伤痛,爬到甘蔗地里隐蔽了三四天。后在宁波同乡会帮助下,他才辗转回到宁波。

    次年1月去杭州从事秘密斗争,2月任共青团萧山县委书记,4月任中共浙西特委委员,5月任特委常委,8月组织兰溪秋收暴动,任共青团省委常委,后任代理书记。

    1929年1月16日深夜,裘古怀在住宿的杭州清泰门豫安旅馆11号房间被捕,被关押在浙江陆军监狱甲监。

    1930年8月27日,裘古怀被押赴刑场。临行前,他写下了三封信,一封给家人,一封给未举行婚礼的妻子,还有一封是写给中国共产党和同志们的。信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胆忠心,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

    牺牲时,裘古怀年仅25岁。

    在裘古怀被关在浙江陆军监狱时,裘古怀的大哥曾三次去探监。最后一次去,恰是裘古怀牺牲后的第二天。

    “因为凑不够钱,连叔公的尸体都没能收回来,只带回来一封家书。”裘是说,“在信中,叔公请大伯公不要把他牺牲的事情告诉母亲,免得她难过。叔公还嘱托下一代要继续革命,为无数流血牺牲的烈士报仇。”

    1949年,当地人民政府给裘家送来了“赫赫有名”的牌匾,以纪念裘古怀,消息瞒不住了。1个月后,裘古怀80岁的母亲郁郁而终。她知道,最喜欢的小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叔公牺牲已经89年了,但他在我们家族里一直是后辈的精神引领。在他之前,我们家族基本是务农为生,但他的事迹和教诲,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家风,要读书,求进步,做人忠诚。家族里出了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出了村里第一位博士后,家族后辈中,也有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叔公的事迹对我们是种鞭策。他告诉我们什么是信仰,也让我们坚信信仰的力量。”裘是说。下转A06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