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
1988年,少先队员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1952年初,随着毛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上下拉开序幕。 关注小环境,共享大健康。从当初的清除垃圾、瓦砾、填埋污水河,到后来的除四害、防疫病、改厕所……近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从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入手,一点点改变卫生习惯、改善卫生环境、保障人们的健康。如今,爱国卫生运动的重心从治理环境卫生向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打造健康城市方面转移。但守护居民健康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 清除垃圾管水缸 养起金鱼来保水质 小区里绿树成荫,大街上花香扑鼻,如今宁波城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今年79岁的原宁波市卫生局局长朱元卿,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常常会回忆起几十年前宁波城的样子。 学公共卫生专业出身的朱元卿,1959年从杭州卫生学校毕业后来到宁波市防疫站工作。 解放初期的宁波城,历经战乱,满目疮痍。宁波市区里瓦砾成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苍蝇蚊子到处是。朱元卿到宁波工作时,虽然城里的大批垃圾瓦砾已经清除了不少,但环境卫生还是不容乐观。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带领市区125名消毒员,一起给居民家里家外搞卫生。 “当时还没有自来水,老百姓喝的是水缸里存着的‘天落水’,水放久了就容易长孑孓,也就是蚊子的幼虫。”朱元卿回忆,当时公卫人员们给市区所有的居民水缸都编了号,一共有8.9万多只。为了保证水缸卫生,他们想了一个比较生态的办法,通过在水缸里养爱吃虫子的金鱼来保持水体的清洁。有2名消毒员专门负责养金鱼苗,然后发给每家每户,水缸上再加上盖子。之后还会打个手电筒挨家挨户上门检查,看水缸里金鱼还在不在。 据宁波市卫生志记载,1952年开始的爱国卫生运动,市民参与度很高。当年有16.3万余人投入运动,占宁波老市区人口的81.5%。总计拆除家庭粪缸7680个,改用马桶,每天政府派粪车定时定点来居民家里收集。之后又兴建公共厕所,改变了不少人随地大小便的卫生习惯。 如今,在江北德记巷口,有一面刻着毛主席有关爱国卫生运动题词的墙,这是宁波为数不多的有关爱国卫生运动的城市印记。朱元卿说,当年宁波市卫生局局长郭绍兴是公卫医生出身,非常重视爱国卫生运动。为了搞好卫生,宁波开创了特别的做法,让每个社区医生都兼着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每天上午给居民看病,下午就去社区帮助大家一起搞卫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白沙居民区里有全市最大的水产公司,是全市的水产品供应基地,蚊蝇成群。在公卫医生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家没日没夜清理卫生死角,使得人称“义塚地”的白沙居民区,成了“全市第一个无蝇区”,被评为全国乙等卫生模范单位。因为做到了“鱼市场里也没有苍蝇”,白沙社区引来全国各地的公卫同行参观取经。 除四害打水井 小学生人手一只苍蝇拍 除四害,也是当年爱国卫生运动一个独特的印记。 “最早的四害是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1960年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麻雀不是害虫,用臭虫替代了麻雀。”朱元卿回忆,当年老百姓参与除四害热情很高,除四害誓师大会有2万多人参加。当时男女老少集体出动灭苍蝇,连小学生也人手一只苍蝇拍,上学路上看到苍蝇就打。据宁波市卫生志记载,仅1958年一年,全市灭鼠34.2万只。 蚊子和苍蝇容易传播疾病,老百姓家附近的水沟,也是消毒的重点。朱元卿回忆,为了清除蚊蝇孳生地,宁波市区填掉了32条污水河,有49公里长漏缝的石板阴沟,被改成密封的双层石板阴沟。在容易孳生蚊蝇的地方,定期会有消毒员洒上666、DDT等杀虫药。 “当时老百姓对爱国卫生运动的配合度很高,我们去老百姓家里检查,他们都很欢迎。”朱元卿清楚地记得,由于蚊蝇杀得好,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宁波市区老百姓家里夏天基本不用挂蚊帐。 除了搞卫生,灭病保健工作也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1958-1965年间,宁波对19.8万人进行血液、粪便检查,查出并治疗疟疾、丝虫、钩虫病7231人,到了1965年,老市区基本上消灭了这三种疾病。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农村打水井、改建饮水塘;1978年,宁波港对外开放,受命筹建国际卫生检疫所;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建无鼠害城市、无鼠害港……这以后的十几年,朱元卿一直从事爱国卫生工作,也见证了宁波这座城市越来越美丽。 改水改厕、创建卫生城镇 组建社会健康指导员队伍 宁波市爱卫办副主任孙峰,1986年进入市爱卫办工作。他还记得上班第一天,领导给他的任务就是骑着自行车熟悉宁波背街小巷的卫生状况。 “当时爱卫办的工作内容很广,五讲四美三热爱、爱国卫生活动月、改水改厕,都是工作重点。”孙峰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宁波农村卫生条件较差,因为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蛔虫病、蛲虫病特别多。借助世界银行贷款,在东钱湖、邱隘、北仑霞浦等地一批自来水厂建立起来,老百姓家里通了自来水,厕所的改造也就有了条件。持续了多年的家庭户厕改造,使得露天粪坑变成封闭的冲水厕所,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像霍乱、蛔虫病、甲肝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2004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宁波市被全国爱卫办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这以后,宁波又连续三次获此殊荣。到目前宁波所辖县(市)国家卫生城市“满堂红”,这说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宁波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提升。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疾病谱悄然发生了变化,爱国卫生的工作内涵也有所转变。“过去主要是防治一些急性传染病,现在人们吃得好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们健康的‘大敌’。”孙峰介绍,如今,爱卫办工作重心转向通过传播健康理念、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来实现社会大健康的治理,把健康理念融入各行各业中。 就像当年遍布市区的消毒员一样,我市正在社区和基层医务人员中选拔社会健康指导员,帮助市民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七十年来,让宁波更美丽、让百姓更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初衷从没有改变。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王幸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