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主刀150多例胃癌手术

国科大华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陈平:一位外科医生的成长最要感谢的是患者

陈平在制订手术方案。

    一年主刀150多例胃癌根治术,他带领的团队开展胃癌手术量全市排名第一;在失败中成长,他感谢每一位患者给予的信任,让自己快速成长;他主刀的胃癌手术中,八成左右都是进展期患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胃癌患者被确诊得早一些、更早一些……国科大华美医院(宁波二院)胃肠外科主任陈平,是宁波市肿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手术台上治癌,手术台下防癌,从医30多年,他最大的愿望是让更多人远离胃癌的威胁。

    家里的第一个大件是电话机

    买回录像机研看日本专家的手术

    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陈平原本会在三尺讲台奉献自己的青春,不过他心心念念要做一名外科医生。1987年,陈平从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在宁波市卫生学校当了几年老师后,如愿调入宁波市第二医院普外科工作。

    医生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机遇。1992年,正遇到我市医院大发展的阶段,市二院一半左右的外科医护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李惠利医院,外科人手青黄不接。“记得当时整整9个月,我和一个同事一人一天晚班轮流上,几乎每天都泡在医院里。不是在手术,就是在病房。”当时的外科分科不细,那几年从甲状腺手术到乳腺手术,再到腹部最难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陈平都陆续拿下。

    一台手术是否成功,要到患者出院才能最后判断。为了随时了解术后患者的情况,陈平结婚后花钱买的第一个大件就是在家里装了一台电话,晚上接到医院的电话可以随叫随到。有意思的是,他家买的第二个大件商品也和工作有关。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外科的老主任柳荣轩从外面开会回来,带回了一盘日本人做胃癌手术的录像带,当时我们看了以后非常震撼,也很过瘾,原来手术还能做得这样精细。”陈平说,日本医生做胃癌手术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为了能好好学习,他咬咬牙买了一台录像机,把录像带借回家里反复看。这为他后来主攻胃癌手术奠定了基础。

    外科医生都是在失败中成长

    管过一个瘘口患者终生难忘

    每一位外科医生都是在失败中成长的,在记者面前,陈平一点都不讳言自己失败的经历。

    那是1996年,他接诊了一位40多岁的阻塞性黄疸女患者,CT和B超检查都提示患者很可能是胰腺肿瘤,准备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这台手术是陈平主刀,打开腹腔之后,手术进展顺利,他做好准备正打算切断胰腺的时候,心里闪过了一个念头:要不要把胆总管打开看一下,会不会里面还有其他原因?职业的敏感,让陈平暂停其他手术操作,把胆总管切开,发现胆总管下端梗阻,但梗阻原因仍不明。然后,他将十二指肠降部切开,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竟然发现一颗石头嵌顿在那里。“当时我觉得脑子嗡了一声,有点后怕,也有点庆幸。”陈平说,还好没有把患者的胰腺切断,原来这个患者患的根本不是胰腺肿瘤,而是一个胆总管下端的结石导致阻塞性黄疸的患者,之前的诊断判断有错。

    原本这个手术到此为止,也算是成功的,但是手术后患者出现了十二指肠漏这一并发症,然后患者出现发热、消化液大量漏出烧灼皮肤等一系列问题。

    “我现在常常对新来的医生说,只要管过一个十二指肠漏并发症的患者,你就会终生难忘。”陈平说,那次手术出现并发症后,他整整三天都没回家,待在医院守着这个患者。半夜里随叫随到,几个小时为患者换一次药,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希望瘘口早日愈合。因为手术后伤口不愈又发烧,迟迟出不了院,原本那位女患者和家属都有怨言,但看到陈平尽心尽力地日夜守护在旁边,也原谅了他的不完美的手术。

    调整引流管、负压,确保引流通畅;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患者终于度过了危险期,情况一天好似一天,在陈平20余天的精心治疗下,患者康复出院。这段真诚、以心换心的治疗经历赢得了患方的信任,陈平和患者夫妇俩成了朋友,现在还经常来往。经过这件事以后,陈平时刻提醒自己:手术要小心再小心,方案要准备得周详再周详。

    一年主刀150多例胃癌手术

    希望更多胃癌患者在早期被发现

    一年主刀150多例胃癌手术,陈平是国科大华美医院主刀胃癌手术最多的外科医生,他带领的团队,胃癌根治术数量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七。在他的团队中,70%左右的胃癌手术能在腹腔镜下完成,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66.3%。

    手术台上治癌,手术台下防癌。从医30多年,陈平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让手术台上遇到的那些胃癌患者可以被发现得早一些、更早一些。

    “来做手术的胃癌病人,80%以上都是进展期的,肿瘤病灶已经突破黏膜和黏膜下层,很可能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在30%—40%,让人很痛心。”陈平说,我国胃癌患者在确诊时为早期者不到20%,而在日本、韩国这个比例则是60%—70%。究其原因,是日韩经常进行胃癌的早期筛查。有研究显示,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95%左右,而晚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5%。

    近几年来,陈平为创建浙江省肿瘤学区域专病中心及宁波市肿瘤学重点学科,付出了大量心血,积极推广胃癌早诊早治项目。他带着科室骨干,深入奉化、象山,在提高县级医院肿瘤诊疗水平的同时,也让胃癌早诊早治项目在周边县市落地。他带领的团队也积极参与肿瘤高危人群筛查软件的研发,努力提升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一个医生的成长,最应感谢的是病人,是他们给了医生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陈平说,将心比心,只要医生全心全意对患者,患者也能体会到医生的付出,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共同战胜疾病。

    ■相关链接

    浙江省肿瘤区域专病中心

    ——国科大华美医院肿瘤学科

    国科大华美医院(宁波二院)肿瘤科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是宁波地区建科最早的肿瘤学科,先后成为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浙江省肿瘤区域专病中心,也是我市肿瘤防治指导中心、市肿瘤诊治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肿瘤学科现有床位逾800张,已经形成包含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肝胆胰外科、乳腺外科、甲状腺外科、妇科肿瘤等亚专业学科群;肝胆胰、大肠、胃、肺、食管、甲状腺、乳腺等肿瘤的诊治方面,在区域内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诊疗模式上,学科也积极整合院内优势学科资源,形成了涵盖肿瘤内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学科等的多学科协作(MDT)治疗团队,并成为国家卫健委首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医院还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消化系统肿瘤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以及市人类生物样本库。肿瘤学科依托高水平研究平台,积极开展临床科研,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郑轲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