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热点聚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十篇军嫂来稿,诉说嫁给军人的酸甜苦辣

老“嫂子”们分居忍思念 新“嫂子”们随军怕失业

    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宁波晚报推出的“我的亲人是军人”征文活动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征文活动中,我们收到了数十篇军嫂来稿,有表达嫁给军人的骄傲与不悔的,有诉说独自守家的辛苦与不易的,也有倾诉长年随军与社会脱节的担忧与遗憾的。

    “我孝敬父母任劳任怨,你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我肩负着全家的重任, 你在保卫国家安全。”尽管歌曲《十五的月亮》描述的“孝敬父母”“肩负全家的重任”仍是军嫂的生活重心,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一代“嫂子”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老“嫂子”:两地分居,忍受思念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夫妻军地分居,军嫂们由于家庭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连探亲都很艰辛。对于老“嫂子”们来讲,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两地分居生活,都不足为奇。

    说实在的,我也够随军条件,但考虑到上有年逾八旬的公公和我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孩子,还有许多教了好几年的小学生,怎舍得离开他们呢?

    就这样,自1963年结婚,直到1982年他转业回家乡工作,我俩几乎过了20年的牛郎织女生活。即使是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时间也非常短暂。在这20年里,我俩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4年。最盼望的春节,也只有两次是团聚的。

    (作者 郑琬瑜)

    他在部队15年军营生活,每年只能在夏天炎热季节休假回家一次,春节等重大节日都要在部队值班,从未回家过节。两个女儿出生,他都无法休假回家助一臂之力。他在部队兢兢业业工作,几乎年年立功获奖,我虽在家一人要担负和操劳4人的家务和生活,但考虑到他为国防建设出力,不但无怨言,也感到光荣和骄傲。(作者 郑金玉)

    1968年2月2日是我与丈夫结婚之日,同年3月13日是他当兵之时。我撑起了这个雏型的家,丈夫在部队的三年里,我务农、织席、到社办厂打工,白天工作劳累,晚上与火油灯相伴(1971年才通电),长期忍受着寂寞之苦和对丈夫的牵挂与思念。(作者 徐玲年)

    婚后夫妻分居十年,凡家中大事小事丈夫一概缺席。我曾有过撕心裂肺的痛,十个月大的儿子因喉头水肿,抢救不及夭折,发电报急告,丈夫却出海远航了。公公临终前几次生病住院,丈夫忠孝不能两全,从没请假回家照顾。我生孩子,也从没享受过丈夫陪伴在身边的待遇。粗略算算,分居两地十年,把探亲相聚的日子累加,最多也只有两年。

    (作者 朱宝珠)

    新“嫂子”:为爱随军,最怕失业与社会脱节

    新时代的军嫂显然不同于老“嫂子”们,有条件的更愿意随军,但新的问题也来了。

    前段时间,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调研后发现,新时代的军嫂自身素质较高,就业意愿强烈。大多数军嫂随军前都有稳定的工作,以92858部队为例,现有随军家属35岁以下的占到了68%,9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大部分军嫂只能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孩子,且长期在家,接触社会少,导致她们与社会脱节,专业技能荒废,这也成了新“嫂子”们最大的担忧。

    我成为军嫂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十五年的心酸历程,只有我一个人才懂。

    我结婚以后,全身心地投入家庭中,已经被社会淘汰了。女儿问我,妈妈,每个人都有闪光点的,你的闪光点在哪里。我说,你和爸爸成功了,就是妈妈的闪光点。她马上反驳,我和爸爸成功都是我们自己的努力,跟你有什么关系。我顿时哑口无言。女儿的话又让我进入另一个困境中。

    (作者 张爱微)

    2010年4月,我毅然放弃3年的工作离开南京,6月领证随军到宁波,开始了军嫂生活。没有工作,人生地不熟,也没有朋友,很孤单……

    孩子是2011年底在老家出生的。在家待不住的我,在孩子8个月的时候,去亲戚的培训班帮忙教英语教了两年。孩子3岁了,认识爸爸都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后来想着孩子的成长爸爸不能缺席,就辞了工作带着孩子来到宁波。

    孩子上幼儿园了,我也想着出去工作,可是面试了一个培训班的英语老师工作,人家一听我一个人带孩子,就说不合适,拒绝了。

    (作者 张寅寅)

    新闻多一点

    宁波正在为解决军嫂就业闯关探路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给我们征文活动投稿的军嫂张爱微,已经实现了“灵活劳务”。

    6月10日,张爱微开展了她婚后的第一次“劳务”:在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做蓝领招聘。在这家公司,有很多军嫂。“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适应呀,我在家待了15年,电脑不会用,也不怎么会说话,非常恐慌。好在军嫂之间互相帮助,我后来适应得很好。公司特意为我们设置了朝九晚三的工作时间,好让我们照顾家庭,如果能独立操作的话,还可以在家办公。公司里许多军嫂都非常优秀,她们之前也都是长时间放弃了工作。”张爱微说。

    记者了解到,这得益于东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军地联合宁波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试点的“互联网+共享经济=灵活劳务”模式,为军嫂量身定制了全职、兼职、不定时等多种互联网平台灵活劳务岗位。截至目前,已提供英文网络编辑、网络会计、猎头顾问、培训师、活动策划、网络家居设计以及销售顾问等8种岗位,有200余位军嫂实现“灵活劳务”。

    记者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虽然“灵活劳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试点阶段,要让更多军嫂实现从“待业在家”到“灵活劳务”,最终“稳定劳务”的目标,还面临不少问题。比如,有军嫂担心失败;有军嫂长期待业在家,社会适应性较差。又比如,多数驻甬部队地处偏远,不具备专业的工作场地和其他必需的硬件设备。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水良表示,目前宁波在推进的这项改革不仅关系到试点区域的200多位军嫂,更是关系到整个宁波、整个浙江乃至全国的军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基层实践层面的创新,敢于创新、专业创新、精准创新,通过试点区域‘灵活劳务’模式的创新,为军嫂就业闯关,为全国创新探路。”

    特别提醒

    征文截稿还有最后两天

    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联合宁波晚报推出“我的亲人是军人”征文活动,无论您的亲人是现役或是退役军人,都可以参加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亲人的笔,向社会展现最真实的军人形象,挖掘军人故事。现所有符合要求的征文都在“甬恋”APP专题展示,大家可以下载欣赏。

    在“八一”建军节前,我们将对征文进行评比表彰。也欢迎有关单位集体参与,我们会特别设置组织奖。

    征文要求:围绕“我的亲人是军人”主题,弘扬新时代正能量,抒发真情实感,体裁不限,题目自拟,篇幅以1000字内为佳,最多不超过3000字。

    征文请提供电子版,发送到邮箱:35432773@qq.com,并在文章中留下作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单位(学校)、联系地址。

    截稿时间:2019年7月10日。

    记者 戴晓燕 实习生 舒嘉怡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