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渡集》中的记载 |
在第15个中国航海日即将到来之际,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工作人员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发现了策彦周良的《入明记》,这本珍贵的古籍上不仅记载了明朝嘉靖年间镇海港的繁华场面,还有一些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当时的宁波地方官是怎么招待外国使节的。 《入明记》是本怎样的书? 日本大和尚策彦周良,号“谦斋禅师”,是京都天龙寺妙智院的高僧。他曾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和嘉靖二十七年(1548)两次来中国,并把在镇海与京师(今北京)两地的所见所闻写成日记,分别取名《初渡集》和《再渡集》,合称《入明记》。 《入明记》中有关镇海的种种记载,是镇海(明代称定海县)作为日本遣明使登陆地的历史见证。明永乐元年(1403)起,明朝与日本建立起名为“勘合贸易”的朝贡体系。日本遣明船来中国,必先至镇海南薰门前登岸,因此镇海鼓楼前的南大街原称朝宗坊。使团然后经水路到达宁波府城,验查勘合表文无误后,才可以在官府主持下同市民交易。 这之后,使臣还要通过大运河途经杭州等地,最后到达京师,朝拜大明皇帝。策彦周良就是在两次朝贡的路上,写成了《入明记》。 《入明记》珍贵在哪里? 策彦周良在《入明记》中详细记载了进贡时的贸易实态,还写下了他眼中的明代城市风貌,尤其是宁波的城市风貌。因为遣明使要在宁波等候准许觐见皇帝的诏书,返回前也要在这里等候回国的季风,因此宁波是遣明使在中国停留时间最长的城市。策彦周良在宁波的时间总计长达两年多,他把当时宁波的风土人情记录得非常翔实。这位日本高僧笔下的宁波信息不见于地方文献,他国使节也没有这般详尽的描述,因此对了解明代宁波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可谓弥足珍贵。比如《初渡集》中记载了嘉靖年间镇海港繁华的场面,“(船舶)三千艘有之”。 今人通过《初渡集》,还可以了解古代宁波是怎么招待外国使节的。策彦周良使团在嘉靖十八年五月十六到达镇海后,定海县尉、县令先后赠予饮食,其中县令(文中称“县君”)赐予“猪一边、米三包、酒二樽、鲞一篓、鹅四掌、鸡一翼、肉一方、鱼一盘、果四盘、柴六担”。 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扈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