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宁波人文地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拗竹椅

刨竹节。

烤火这道工序是拗竹椅过程最重要的环节。

拗竹椅用的独特刨子。

制作竹椅“零件”。

每道工序都需严格把关。

工具都是自己设计的。

    过去在宁波城乡,寻常百姓的生活里与竹制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刷锅有洗帚、扫地有扫帚、睡觉有竹床、买菜有竹篮……而靠墙边的一把小小竹椅更是老宁波难以忘却的记忆。每当盛夏的傍晚,大家都会搬出自家的竹椅摆在弄堂口。随着蒲扇的摇动,竹椅子发出了吱嘎吱噶的声响,邻里之间的一场月下闲谈缓缓开场。

    拗竹椅是门老手艺。在江北区慈城镇金沙村,73岁老艺人金忠良仍坚守着拗竹椅的手艺,55年来,他几乎把自己人生的精彩章节都拗在竹椅里了。

    金沙村在慈城的西北方,与慈溪、余姚、镇海相邻,整个村庄四周都被竹林围绕。过去,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村民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金忠良18岁那年,生产队请来宁海的拗竹椅师傅教村民制作竹椅。为了赚钱贴补家用,金忠良开始拜师学艺,跟着师傅制作起各式竹椅、竹床、竹箩窠等日常用品。

    拗竹椅行业在众多手艺活中算是比较好的一个。旧时,因拗竹椅的手艺人收入可观 ,相当于木匠、泥水匠两倍的收入,所以很难学到这门技艺。家族中,也有拗竹椅手艺传男不传女的规矩。

    金忠良说:“要制作一把好的竹椅,首先要挑选合适的竹子,竹子不仅要选三到五年的老竹,还要看是哪座山的竹子,因为有些山里生长的竹子容易蛀。这都要靠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摸索出套路来。”

    竹子从山上砍下来后,在锯子、刀子、铲子、刨子、锉子等工具的作用下,经过砍、 锯、切、剖、削、磨、拼、接等一系列的加工,竹椅的各个部分的“零件”才逐渐成形。一把竹椅从山上砍竹到成型,需要十几样工具配合和一丝不苟的认真制作才能完成。

    组装是制作竹椅的关键,一旦尺寸有误就成不了型,而烤火这道工序又是拗竹椅的重中之重,火候不到竹子不易弯曲,火候一过竹子容易烧裂折断。

    一把竹椅的制作需要一个多小时,全套工序环环紧扣。制作竹椅的工具都是金忠良自己设计再请打铁师傅打造的。竹椅的拗法延续着传统的纯手工制作,整个工序类似于木匠的榫卯结构工艺,不用一枚钉子,也不用一滴胶水。

    金忠良说:“当年村里组织学习拗竹椅的17个人,现在只有3个人还在做这门手艺活。”

    半个多世纪来,金忠良在山村的一隅独守孤独,一直与竹椅打交道,被誉为“江北拗竹椅第一人”。金忠良名声在外,现在经常有人上门前来探访和订购竹制品。

    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老物件,竹椅曾抚慰过人们疲惫的身体,也见证了世间沧桑,而更多承载的是“乡情”和“乡愁”。记者 胡龙召 文/摄

    通讯员 张落雁 张昊桦 实习生 王思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