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溪周巷有这样一群抛瓜工

10多斤重的西瓜
像篮球一样抛接传送
从不失手

    本地露天西瓜6月底上市,现在已进入销售旺季。本地西瓜皮薄味甜,尤其是慈溪周巷、龙山、新浦这一带,靠海的盐碱地适合西瓜种植,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西瓜,少则几亩,多则上百亩,慈溪的西瓜还卖到北京和上海。

    随着西瓜大面积种植,抛瓜工应运而生。

    两三个抛瓜工合力抛接

    3分钟10多个西瓜放满一整筐

    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路湾村的谭六十,今年51岁,早几年也种了大片的西瓜,从今年开始,他把土地流转出去,做起了新兴职业农民。

    抛瓜工就是他的其中一个工种,这几天他到慈溪周巷镇龙垦场施建忠的瓜地里帮忙。

    盐碱地里的瓜田成片,窄的不到10米,宽的有四五十米。一个西瓜10多斤,一个人一双手,跑到地里摘个瓜,再折返回地头,一来一去至少得5分钟,这样效率太低。劳动人民智慧无穷大,发明了两三人或者十多人在地里接力“抛瓜”。

    隔着4米左右的沟渠,对岸的谭六十将西瓜轻轻一抛,10多斤的西瓜如同一个大号的篮球快速飞出,另一侧的瓜农用双手稳稳接住,再轻轻一带,西瓜便被轻松托在了手中。短短两三分钟,十几个品相饱满、浑圆的西瓜便稳稳落在渠边,放满整整一筐。

    谭六十说,这个技艺周巷一带的瓜农人人都会。“小时候在瓜田帮忙,早就练熟了,跟玩一样,不用想,凭感觉伸手就能接到。”

    10多斤的西瓜像篮球抛接传送

    熟练工几乎从不失手

    “抛瓜最重要的是熟能生巧,两三个人,十多个人都可以。”施建忠今年种了100多亩西瓜,每年这个时候都要临时找人帮忙采瓜。

    “这和工地上抛砖的技术要领差不多,抛瓜工有的是本地瓜农,有的以前在工地上干过,抛接技术很过硬,几乎不失手。”施建忠说,这个活,没练过干不了。

    一个西瓜10多斤,最大直径超过25厘米,相当于大号篮球,成年人双手合抱才能够托住。快速抛接中,这个重量、体型的西瓜,速度也不容小觑,一不小心,便会摔个稀巴烂。“要是硬生生接住,瓜皮薄的表皮没裂开,里面也会有‘内伤’。”谭六十说,接得准是基本功,抛接还要用巧劲。

    “托住西瓜,顺着瓜的运动轨迹,往下一滑,给它一个缓冲,再抬起手抛的时候,手腕使力,从低到高,抛出一个弧度。”谭六十说,他凌晨三四点钟起来到地里,做到九十点钟,休息一下,一天采摘近6个小时,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

    抛接西瓜不但能提高效率

    还能最大程度保证瓜藤完好

    有客户想下瓜田看看,被施建忠拦住了。

    “不懂瓜的人下了田,万一不小心踩着瓜蔓,把瓜藤踩坏了,藤上的瓜都要坏掉。”施建忠说,这也是需要抛接西瓜的原因之一。

    “抛瓜工熟悉进出瓜田的路径,一片瓜田,一般两三个抛瓜工进去采摘,在瓜田找好落脚点,尽量少移动,合力抛接减少工序,效率也高,还能保证瓜藤的完好。”施建忠说。

    因为雨水增多,今年西瓜产量比往年减少了一半。施建忠100多亩的瓜田,去年亩产6000斤,今年亩产3000斤,但价格没怎么上涨。

    “零售为主,也有批发的,价格都一样,1.30元-1.50元一斤,慈溪西瓜已经卖到了上海北京。”施建忠说。

    记者问起种西瓜的收入,施建忠摆摆手说:“我这个说不准,不算数。”

    “三分之一都送人了,给朋友送一些,给部队和环卫工也送一些。”施建忠说,他以前在部队当过兵,对军人有感情;而环卫工人烈日当头打扫卫生,很辛苦,“今年准备7月底把西瓜给他们送过去。”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应雪飞

    ■小贴士

    懂瓜的都喜欢吃头藤瓜 大雨后采摘的西瓜少买

    慈溪周巷、龙山、新浦沿海一带,基本上家家种瓜。施建忠是老瓜农,挑西瓜是行家里手。怎样挑到好吃的本地西瓜?让老施指点一二:

    1.瓜藤要弯,略有细毛,色泽鲜艳,瓜形圆润。

    2.敲瓜听声辨生熟,是有道理的,熟瓜声音清脆,生瓜声音闷响

    3.想要好吃又保存时间久的就挑头藤瓜(藤蔓上的第一颗瓜是瓜农最爱),头藤瓜有点畸形,皮厚,中间略有空心,但瓜甜爽脆,存放时间久。

    4.大雨过后采摘的西瓜尽量少买,水分太大甜味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