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米高空,乘客突然发病咳血
合作默契,中美医生联手救人

救人的中国医生
就是来自宁波的叶晓霞

叶晓霞

通讯员供图

    7月16日11∶42,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MU587航班从上海浦东起飞前往纽约。16∶16,一名63岁的男旅客突感身体不适,乘务员发现该旅客有咳血及心跳加快等症状,航班紧急备降到医疗条件较好的东京成田机场。

    一场万米高空的紧急救援就此展开,中美医生联手相助。其中,中国籍医生是来自宁波鄞州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叶晓霞,当天她正搭乘航班前往美国旅游,没想到“顺手”救了个人,还因此上了央视新闻。

    中美医生联手抢救病人

    中国医生

    是来自宁波的叶晓霞

    昨日上午10点,记者联系上东航浙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方给记者发来了一段视频。记者看到,视频中有多名空姐和日本当地的救援人员,飞机上的医生在不断交流病人的情况,一切显得紧张而有序。

    记者辗转联系上正在美国旅游的叶晓霞。听说记者要采访她飞机上救人的事,她还有些不知所措。

    万里高空的救援是如何展开的?根据叶晓霞和东航工作人员的口述,记者大概了解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事情发生在7月16日,当天16点16分,MU587航班正在库页岛以东鄂霍次克海上空飞行。这时,一名63岁的外籍男性旅客突感身体不适,按呼唤铃寻找乘务员。乘务员当即来到旅客身边,经过初步检测,发现该旅客有咳血及心跳加快等症状。乘务员立即通报客舱经理,按程序启动机上急救措施,给旅客吸氧。客舱经理则通过机上广播寻找医生协助,得到了一名中国籍医生及两名美国籍医生的帮助。

    而这名中国籍的医生就是来自宁波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叶晓霞。当天,她正和家人在这架航班上前往美国旅游,听到广播,她主动站了出来。

    医生们配合默契

    空中抢救用了1个小时

    “事发比较突然,飞机上响起广播,飞机上有病人需要紧急救治。当时我睡着了,我老公听到广播,马上把我叫醒。我想都没有想就过去了,看能不能帮到别人。”叶晓霞说,为了让旅客得到更好的救治环境,她们和乘务员一起一同将旅客转移到公务舱平躺。

    一场中美医生联手的空中救援开始了。“和我一起赶过来的有一位美籍儿科医生,另一位是美籍护士。当时这位患者已经呼吸急促,手脚冰凉,还出现咳血。我们利用机上的急救箱,开展救治行动。我给他测血压,收缩压有170mmHg,血压非常高。”叶晓霞说,当时患者的情况比较紧急,几位医生分工合作,一位美籍医生负责和患者交流。

    交流中,叶晓霞了解到这位患者有糖尿病史,而且自带了胰岛素。她当场给患者测量血糖,发现血糖很高,于是她从患者的包里找出胰岛素,给他注射了一次。医生们还用冰毛巾给这位患者冷敷。胰岛素打了半小时后,患者的情况有所好转。

    “血压和血糖一直降不下来,当时我们都很着急。由于病情不见明显好转,考虑到后续还有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机上救助环境有限,我们几个医生都建议尽快将病人送医救治。”

    很快,机组决定就近备降到医疗条件较好的东京成田机场。由于执行国际航班的飞机载油较多,自身较重,为确保安全着陆,机组执行放油程序,空中放油45吨,并通知东京成田机场做好救治准备。北京时间7月16日18时19分,航班安全落地后,工作人员通过客舱轮椅和升降平台车,将患病旅客送上救护车,送往当地医院救治,患者最后转危为安。

    “当时几位医生合作都比较顺畅,因为空中救人,航班延误了6个小时,但客舱里的旅客都相当配合,没有一句抱怨。”

    平时工作中

    她是受孩子欢迎的“医生妈妈”

    叶晓霞和两位外籍医生在万米高空的善举,7月17日被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报道,并配发了参与救助医务人员的照片,引起众多网友点赞。照片中一袭红衣的就是叶晓霞。

    记者从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1980年出生的叶晓霞是医院儿保科主治医师,2003年参加工作。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叶晓霞是宝爸宝妈心中值得信赖的好医生,孩子们口中亲切的“医生妈妈”。每次接诊患儿,她都会说上三句话,温暖了不少患儿和家长。这“三句话”分别是:开始诊疗前为儿童患者送上一句赞誉性的鼓励语,消解紧张心理情绪,拉近医患距离;诊疗中为陪诊家长送上一句针对孩子健康事项的提示语,实现配合治疗;结束诊疗时为家庭送上一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叮嘱语,增强儿童综合体质。

    “我觉得这件事很平常,不管哪个医生遇到都会出手相助的。”叶晓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想到自己一个本能的举动,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

    ■链接

    四年三次因救人备降

    该航班被网友称为

    “救命航班”

    近年来,各种空中紧急救援的报道时有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空中紧急医学事件的发生率为22.6例/百万旅客,其中死亡率为0.1例~0.8例/百万旅客,每100万次飞行中就有210次因空中紧急医学事件而紧急备降或返航。以东航为例,因为旅客空中突发疾病而备降和返航的航班,2016年有24班,2017年有19班。

    网友在为急救患者的病情牵挂的同时,还很关心其他问题,比如空中放油安全吗?经济损失有多少?

    东航浙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放油是国际通用做法,“为了旅客的生命安危,航班选择备降;为了安全着陆,飞机必须放油。”

    飞机放油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工作人员还给记者普及了知识点。飞机放油一般都在离地3000米的高空以上,这个高度下的航空煤油会被雾化,也就是从液态变为液态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会悬浮在空中。高空的低气压会将油料进一步雾化,油雾又会挥发成为气体,被风一吹,在空气中扩散开来,污染空气和土地的程度也会大大下降。

    同时,每次航班备降都注定航班会发生延误,也同时意味着巨额的经济损失,动辄几十万元。

    细心的网友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个东航的MU587航班,在近四年时间里,竟然备降了三次,都是因为救治航班上的重病旅客,而且都上了新闻。网友直呼,这是一架神奇的“救命航班”。

    记者 薛曹盛 孙美星

    通讯员 杨磊 王洪玲 范聪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