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义门(又称盐仓门)照片。约摄于19世纪70年代,出自原英籍署理浙海关税务司包腊(Edward Bowra)的相册。 |
田 力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筑造城墙就成为城市建设的定式,并形成“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城郭之制。数千年来,城墙是城市的一个代表性的具体形象要素,甚至和“城市”是同义语。宁波的城墙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即内城,今鼓楼一带),这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公元898年(唐昭宗乾宁五年),刺史黄晟又修成罗城(即外城)。据考古发掘,城墙周长18里,其东、南、北三个方向是依奉化江和姚江而建。可以这样说,宁波城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城墙的建造。从五代至宋,明州城墙一直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维护,宋时设有10个城门。1279年,元朝的统治者为了防止汉人反抗,将庆元府(今宁波)的城墙全部拆毁。直到元末,为抵御方国珍起义军的进攻,才重建城墙,并设有灵桥门、东渡门、和义门、永丰门、望京门、长春门6个城门,又在西、南各建1个水门。明朝建立后,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倭患,地方政府不断加固城墙,尤其是在6个城门外新筑了6个瓮城,以增强城门的防御力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宁波的城墙受损严重。1845年,宁波府又重新进行修葺,至清末,形成一道周长2527丈,高22尺,敌楼、雉堞、警铺等设施齐备、高大雄伟的城墙。整个城池设6座城门,城门上有城楼,外有瓮城,城外有壕沟,城门跨壕置吊桥相通。此外,又设南水门和西水门。1861至1862年间,宁波的城墙又相继经历了太平军攻夺宁波、清军和英法舰队反攻宁波两次战火的破坏。此后直至辛亥革命,再无大的战事。同时,随着战争技术的进步,城墙的军事防御作用也在迅速下降。事实上,城墙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忆,在宁波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时代变迁。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上世纪20年代,为了改善交通和市政面貌、发展商贸,地方政府将有1000多年历史的宁波古城墙彻底拆除,只留下了庆云楼(1958年毁于台风)和鼓楼。现在,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文字记载和老照片来领略城墙的风采。 在美魏茶的日记中,对于宁波的城墙、城门和鼓楼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这样讲述自己对于城墙的观察: “在吴先生和张大夫长子的陪同下,我又前往城墙,打算绕墙一周。城墙总长度不超过5公里;除了一段防护矮墙外,城墙平均高25英尺,上宽15英尺,下宽22英尺;尽管有些地方损坏严重,但是筑墙材料很坚固;城墙内外都是杂草丛生,要花些功夫才能踏过去。据宁波的地方志记载,该城城墙的周长为2216丈,高度为2丈5尺,城脚宽2丈2尺,城上宽1丈5尺(1丈约为12英尺)。 城墙有6座城门,这中间有5座位于指南针的四个基本方位上,其中有2座在东边。第6座是在城墙的东北段开门。这些城门对于上次参加对华远征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东边的第二座城门又被英国人称作‘桥门’(Bridge gate,指灵桥门——译者注),东北边的那座门则被冠以‘孔夫子门’(Confucius gate,指和义门——译者注)或者‘火炮门’(Artillery gate)。除了这些主要的城门外,在西门和南门旁边各有一座水门,主要是供那些在城市河道中来来往往的舟船通行。曾经有段时间,南门和西门的墙上各装有一座可以开合的吊桥,但现在已经被固定住,跨在狭窄的河道之上的是一座木桥。‘桥门’的得名,源于城门前那座横跨河流到对岸的浮桥。桥有200码长,5至6码宽(即55丈长,1丈4尺宽),是由牢固地绑在驳船上的木板组成的,16艘船用铁链紧紧地连锁在一起。这座桥有时会为来往于这条江上的大船开放。在桥上还有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行人摩肩接踵,没人腾出空来打量我。由船桥通往的对岸是一个熙熙攘攘、人口稠密的郊区。 6座城门均为内外两道门,内侧的门由外侧的门支撑,两道门相距至少20至30码远。从内门的一侧向外门延伸出去的一圈城墙是前墙,形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部分,在另一侧与内门相交。在两层城墙之间的弧形城墙又被称为‘月墙’(Moon wall)。 无论是内侧的门还是外侧的门,都在出入口设有卫兵室。只是外侧的要大些,通常有两层楼高。目前,这些卫兵室中没有卫兵。我还不能确定白天是否有人在门口把守。在夜间,城门一般会关闭。但任何人只要塞50到60文铜钱到门卫手中,城门就会被打开让其通行。在城墙上或附近地区,并没有建筑住宅,后来我又去过中国的其他城镇,发现城墙上是有很多住宅的;因此,在宁波的城墙脚下,有一条8到10英尺宽的通畅道路。在卫兵室的墙上,我们看到了英国人留下的痕迹。中英战争期间,英国军队曾在这里驻扎了几个月,士兵们百无聊赖,就用炭块在墙上写写画画,用刺刀笨手笨脚地划出数字。这把戏也不只是欧洲人会玩,在英国人的作品旁边,还有中国人留下的图案,看来那些中国人也是漫不经心地把名字写在墙上,或者是刻在木头上,借此打发时间。在城墙上漫步时,还遇上了一些当地的居民。他们都是出于好奇心从街上跑过来看我的。我们还不时碰见一匹匹瘦弱的马独自在城墙上吃草。 站在城墙上,向四周望去,但觉景色宜人。城墙外是一条护城河,几乎环绕着整座城市。护城河从城墙北门开始,沿着城墙跟,奔流到城市的西方、南方、东南方,直至‘桥门’停下。护城河总共约3公里长,深不见底,其中一段大概有40码宽。充沛的河水来自于周围的田野与河流,每天都有小船渡河。城市的北、东北、东南方向以另外一条河为屏障守卫,这已足够安全,因而没有挖掘护城河。” 通过美魏茶的记述可以看出,刚刚经历鸦片战争硝烟的宁波城墙部分损坏严重,尚未修缮,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他还发现中国人会在城门上张贴出内容繁杂的“招子”(亦称招贴): “还让我吃惊不已的是,在宁波以及中国其他城市,我都见过城门墙上张贴招子的。招子不计其数,大小各异,引人注目。用来告知各位‘士绅贵族’、‘先生女士’一些诸如宗教仪式、戏剧表演、地方政令、医学成就之类的信息。在这类作品中,还有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对某些公众人物和普通个人的冷嘲热讽,对各种问题的冷静告诫,还有江湖骗子的自吹自擂。与欧洲的情况类似,在中国也是禁止在私人建筑上张贴招子的:你会时不时地看到布告,大意是‘禁贴招子,张贴即毁’、‘招贴即扯’、‘严禁招贴’,有些布告语气礼貌诚恳:‘请勿张贴招子’。这种‘外柔内刚’所展示的柔和与力量为一些英格兰领主和苏格兰地主上了很好的一课,那些人动不动就任意发出‘弹簧枪’和‘内有猛犬’之类的威胁。” 原来乱贴小广告这一恶习,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早已有之。 鼓楼,是宁波历史上正式“建官置,立为城”的标志,曾几毁几建,为甬城仅存的古城楼遗址;现有的楼阁建筑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所造。美魏茶于1843年2月24日游览了鼓楼,对这座城楼印象深刻,对它的历史和功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我们从‘鼓楼’(the drum loft)下经过,这是一个大跨度的拱门,上面还设有警卫室。由于该建筑矗立于几条主街交汇的城市中央,周围都是一副熙来攘往、热闹非凡的场景。鼓楼于15世纪之前就已修建,此后经历了沧桑变化。从这座古迹的各种名称可以一窥当初的修造目的,诸如‘谯楼’和‘海曙楼’,我还曾看到楼上某处铭文写着‘明远楼’。所有这些名称都表明这座建筑最初是被设计为警卫室,或者说,是一处要地,在此居高临下,可以一览宁波城的全貌,对城市及其居民的利益进行监督保护。该建筑俗称‘鼓楼’,其得名或许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内有一个供城市守卫使用的大鼓,除在夜晚击鼓报时外,也用于军事报警、火警。” 美魏茶之所以花了较多的篇幅来摹画宁波的城墙,是因为他认为“在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城墙,或者曾经有过城墙,即便是贫穷落后的城市也是如此”,而“宁波这座城市至关重要”,其城墙具有代表性,希望“读者也许能够从中了解,筑有围墙的中国城镇大抵是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