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位日本老人
40年间110余次来到宁波

因为他
三江口多了一处海丝“遗迹”

“宁波人民的老朋友”村上博优以95岁高龄辞世

▲2016年,92岁的村上博优在天童拍摄有关遗迹。

杨古城 供图

上世纪90年代末,村上博优(左)与杨古城在考察梅园石。杨古城 供图

村上博优在日居所。 胡爱民 摄

    有一位日本老人,外表精瘦、矮小,质朴无华,却在过去40年间,以极强的信念莅甬110余次,一心寻访、踏勘中日文化交流史迹。

    宁波的庙宇、古道、山川、城池,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张详尽的地图,他永远不会迷路。

    2017年,时年93岁的他最后一次访甬,在天童塔院跪别祖庭,在场陪同人员无不动容。

    昨日,记者从宁波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证实,中日友好长野县曹洞宗协会理事长、“宁波人民的老朋友”村上博优于7月31日23时左右在日本上田市医疗康复中心辞世,享年95岁。

    因为他

    宁波市与上田市 建立友好交流关系

    昨天,宁波地方文化界被一则消息刷屏:日本佛教学者、中日民间文化交流使者村上博优因病辞世。

    村上在甬友人、多年随身翻译胡爱民最早得知消息,“7月中旬,我和家人刚去日本看望过他,当时他的腿有些浮肿,但精神尚可,知道我们来了,还把病床摇起来,跟我们说了20分钟的话。”临别时,村上博优委托胡爱民向宁波多位友人问好,并相约再见。

    村上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宁波历史上与日本之间的往来,特别感兴趣,也特别有研究。“他始终认为,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祖先,毕生以考求渊源为志向。他对中国、对宁波的热爱和虔诚,超过大部分的日本人。”胡爱民说。

    1979年,村上博优首次来甬,参访日本曹洞宗祖庭——宁波天童寺。村上20岁出家,任长野县上田市龙洞院住持。这是一所曹洞宗寺院,对祖庭的向往,长期萦绕在村上的心中。得知有机会来华,时任上田市教委会教育长的村上博优第一时间联络宁波外事办,表达了想来天童寺的愿望。“应该说天童、育王两寺第一时间得到修复,也与他从中联络、协调、促成分不开。”胡爱民介绍说。

    上世纪80年代,村上几乎年年来甬,考察了鄞东大梅山、福泉山大慈寺、古育王乌石岙等多处中日文化交流史迹,并多次促成两地佛教代表团互访,对研究日本东大寺与宁波的关系、源实朝将军与阿育王寺的渊源、日本古瓷濑户烧技艺源自宁波等问题,有开创之功。

    这一阶段,村上主要的学术成果是撰写《樵谷惟仙禅师概考》。樵谷惟仙是南宋中后期两次到中国求法的日本高僧,在天童苦习五年后,归国开创上田常乐寺。

    借此古代僧侣交流的渊源,在村上博优等人宣传和推动下,开启了宁波、上田两地当代文化交流的篇章。1995年,宁波市与上田市正式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宁波市外办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迄今两市友好关系依然密切,在诸多领域开展了积极的交流合作,取得良好的成果。

    因为他

    三江口多了一处海丝“遗迹”

    村上博优对宁波一片赤诚。出于宗教渊源,上世纪90年代,他与好友、日本永平寺监院南泽道人一起,一心想在宁波为日本曹洞宗祖师道元禅师立一块碑。道元,是一位极具宗教地位的日本名僧,比樵谷惟仙至甬时间更早。他在天童得法后,开创日本曹洞宗,对于天童、对于日本,是一位不可不提的人物。

    当时在宁波,为一位日本僧人立碑,是有难度的。村上克服了诸多艰难,花费数年在宁波、北京奔走,最终促成道元禅师入宋纪念碑在三江口矗立。今日,在江厦公园以北,可见此碑蔽于树荫之下。该碑造型为一艘船,碑文如帆,行于海上,顶上一颗珠,象征着地球的世界性。胡爱民说,三江口实际已无宋代遗迹,立碑的行为多少记录了曾经。现在,宁波人再考海丝脉络,道元禅师入宋纪念碑已是一处不可不访的所在。

    “村上为考察入宋僧在甬史迹不遗余力,最喜欢走的就是鄞东与东钱湖一带的古道,因为他觉得这些路可能是数百年前道元、樵谷等人曾经走过的。”胡爱民说,日本研究宁波文化的学者很多,村上可能是其中对宁波佛教地理亲身考察最详尽的一位,很多宁波人可能都没有他了解宁波。

    2017年4月,时年93岁的村上最后一次访甬,由宁波友人杨古城等作陪。他先后去了天童寺、育王寺、大慈寺、白云寺、大梅山、市区城隍庙等地,可以说,把他多年来觉得最重要、最在乎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也许他当时也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来了。在埋葬历代祖师的天童塔院,村上博优跪地,与祖庭叩别,这一幕令杨古城极为动容:“他对信仰的虔诚、对宁波的挚爱,都在这一叩之中了。”

    因为他

    两地民间文化交流充沛融洽

    莅甬110余次,村上博优与许多宁波地方文化爱好者建立了深厚友情。已故学者曹厚德,生前与村上有着密切交往。据曹老的忘年交丁唯真女士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村上曾携带《樵谷惟仙禅师概考》一书的样本专程飞到宁波,特地去曹厚德家中求题字。曹老没准备,很惊讶。村上说,“打电话、发信息对您不尊重,我必须人来”。得了字后,当天下午村上就欢天喜地地飞回了日本。

    最后一次来宁波时,村上不顾高龄爬上6楼,再访曹老。握别时分,两人均红了眼眶。“1979年,村上第一次到天童寺的时候,就结识了当时忙着修缮寺庙的宁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曹厚德。两个同样对宁波有着深情厚谊的人,维持了一生的友谊。”丁唯真说。2005年,宁波为村上博优访甬百次暨八秩寿辰举办欢迎会,曹厚德作赋以贺,中言“闲关万里,促交不惮身心累;往返百回,探古何愁驿路远”,可谓村上的真实写照。

    另一位地方学者、江北佛教协会秘书长王介堂,也与村上结缘深厚。“他最后一次来宁波,除了走访宝幢附近的古道,还寻访了鄞东一座皎碶桥,我们宁波人对这座桥也不怎么熟悉,他却能站在桥上,明确指点河水流向,可见对宁波有多么熟悉。”王介堂回忆,还有一次,他陪村上行走东钱湖,村上突然询问,这里是不是离韩岭很近,说韩岭有个古凉亭,想去看看亭上对联,确认跟书籍记载是否相合,“当时我们已上了高速公路,绕行了近3个小时才到韩岭。他的执着让我们感动。”

    记者 顾嘉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