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嫂们在实践中心工作、接受培训。 记者 戴晓燕 摄 |
本报讯(记者 戴晓燕 通讯员 任宁) 昨天上午,我市举办驻甬部队随军家属“互联网+”灵活劳务现场推进会,希望以这种新模式,在3年内实现更多的随军家属从“待业在家”到“灵活劳务”到“稳定就业”,解决部队“后院”问题,为全国创新探路。 92858部队是随军家属“互联网+”灵活劳务模式的试点单位,依托军嫂党支部,专门打造了一个军嫂实践中心,目前在这里办公的军嫂已有40多人。 军嫂尹晓雅从5月份开始尝试猎头顾问的岗位,是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东从事外贸工作,2009年随军到大榭,女儿9岁,儿子才20个月大。 “随军后才知道军嫂生活超出我想象。我食物中毒,爱人就在一墙之隔,却不能回来。他经常不在,家里有什么事情只能我自己解决。10年来,我也找过工作,因为无法兼顾家庭只能放弃。” 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4个月大走访,了解驻甬部队随军家属在就业问题上的困难和需求,发现新时代军嫂学历普遍提升,近8成拥有专科以上学历,近9成有很强的工作意愿。 “军嫂有特殊性,要工作要顾家,加上部队驻扎的海岛边防,离市中心较远,就业渠道单一,宁波有近千名未就业军嫂。”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水良是一名军转干部,他说当年因为要照顾孩子,自己的家属也在家待了两三年,当重新回去工作时,发现已与社会有些脱节,少了往日的自信,所以他很理解军嫂的渴望,也下决心要为她们就业助力。 为给军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市依托人力资源机构,创建“互联网+”灵活劳务新模式,为她们量身定制了全职、兼职、不定时等多种可以发挥她们专业技能的互联网岗位,目前已试点为200余名军嫂提供了包括英文网络编缉、网络会计、猎头顾问等8种岗位的灵活就业,“朝九晚三”甚至居家工作的模式,得到军嫂们积极响应。 尹晓雅现在就可以一边在家工作拿着工资,一边照顾孩子,这让她对未来信心满满:“我很庆幸,重新工作后,可以接触很多人,生活完全不一样了。我想让孩子们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妈妈,就算以后爱人转业,我有了工作经验,再找一份心仪的工作也不难,继续干现在的工作也可以。” 今后,我市将军地联合全力为探索新模式创造条件,比如在目前的“灵活劳务”过渡期内,考虑保留军嫂享受原有政策不变,直到实现稳定就业,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