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仕俊在报告会上。方明供图 |
朴素的穿着,浓浓的河北口音,谁也看不出眼前这位70岁的老人曾经是英雄飞行员。昨天,在镇海老年大学有一场特殊的报告会,主角叫康仕俊,是一位退役军人。离开心爱的战机20多年后,再回忆起1996年8月7日那惊心动魄的241秒,老人的语气还是一如当初那么坚定。 惊心动魄的241秒 “当时留给我考虑的时间估计也就两分半钟。”回忆的闸门打开,康仕俊讲起了当年。 1996年8月7日清晨,当时担任海军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带飞教员的康仕俊准备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执行空中科目训练,当时同飞机的学员,正是后来被中央军委授予“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的、驾驶歼-15在辽宁舰成功着舰第一人,现任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的戴明盟。那一年,康仕俊47岁,戴明盟25岁。 起飞不久,飞机到了东钱湖上空,飞行高度大概在1200米左右时 ,康仕俊突然发现,一油箱红色告警灯闪烁,一油泵电门跳回,他立即接替后舱的戴明盟操纵飞机。 一油泵是飞机发动机的重要供油泵,若它停止工作,发动机将因缺乏燃料而停止,好比人心脏停跳,后果不堪设想。 康仕俊紧急汇报,塔台要求立即返航,但故障远比想象严重。 “‘嘭、嘭’的爆响,机场塔台也发现了,天空中,飞机尾部拖出了长长的火焰。”康仕俊说,当时的情况远比他说的危急万分。 1996年的一期《航空知识》刊登了这次事故,其中一段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康仕俊、戴明盟听到飞机发出“嘭、嘭”的爆响,接着三、四油箱告警灯也先后闪烁。康仕俊意识到,油料还有,是电路或油路发生了故障,飞机极可能着火,机翼下的两个副油箱已经变成了两颗重磅燃烧弹。只有抛掉副油箱,才能增加平安返回地面的希望。然而俯瞰大地,康仕俊暗暗吃惊,战鹰之下是高楼林立的浙东著名经济开发区;不远处是闻名遐迩的北仓港;港边周围耸立着一个个巨大的储气罐。机翼下两个各装着750升航空煤油的“燃烧弹”一旦掷下去,下面将是一片火海。康仕俊毅然收回了准备揿电门的手。战鹰毅然掠过北仑,飞越甬江。油量表指针滑到零位,驾驶舱所有电门全部跳回,飞机突然一个自动左斜,右副油箱自行脱落,飞机失去了平衡。此时机翼下正好是一片丘陵,康仕俊想伺机投放左副油箱,可按钮已经失灵,怎么也掷不掉。歼击机左重右轻,推力不均,右发动机转速开始下降,操纵异常困难。 “那是一架歼击机啊,要保护国家财产。”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康仕俊起初不愿意丢下飞机跳伞,他试图控制飞机,向机场靠拢。 作为1966年入伍、1968年开始飞行的特级飞行员,康仕俊是有这个底气的。在此之前,他先后飞过5个机型,歼击机飞行时间长达2100小时,曾数十次在空中化险为夷、转危为安,8次荣立三等功。 但很快,康仕俊发现,火势已经蔓延到机头,危及中心控制部位,随时都有空中爆炸的危险。飞机保不住了。 “飞机要坠毁了,指挥所叫我立即跳伞,我没有跳,我要选跳伞地点啊。回机场不行,掉北仑港不行,掉镇海炼化厂更不行,掉村里也不行,如果要死那么多人,还不如我自己死了,也就死一个。”直到现在,康仕俊说起当时的选择,话语朴素但依然坚定。 拖着100多米的桔红色火焰,歼击机以700公里的时速,在北仑、镇海上空略过,飞行高度只有700米左右时,眼看到了一片稻田上空,机会来了,康仕俊稳住飞机,命令后舱的戴明盟先行跳伞。 “飞机前方就是骆驼镇(现骆驼街道),肯定不能让飞机掉在居民区。我一边准备跳伞,一边猛拉了一杆,飞机往左边侧转,向一片水稻田冲了下去,我也被弹出了机舱。” 已经烧成火球的歼击机,一声巨响,一头扎进了水稻田。 整个失事过程241秒,惊心动魄,展现了英雄飞行员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专业精神和崇高品格。 事后,大家分析,康仕俊跳伞的时候,飞机的飞行高度可能已经不足500米,部队首长都说他命大,他如果早跳伞两秒钟,骆驼镇的老百姓就遭殃了,他要是再晚跳伞两秒钟,自己就没命了。 军民情深的三天两夜 事情过去了23年,大家都想听康仕俊讲讲他的英雄事迹,但老英雄说,他最想感谢的是当年镇海人民表现出来的讲政治顾大局的拥军情。 当时,飞机坠落的地点是镇海邵家村,正是早上,村民准备上田间劳动的时候,看到飞机从空中坠落,意识到是部队的飞机出事了,赶紧往降落伞的着陆点跑。 先跳伞的戴明盟,落在了一片插满竹竿的农田里。2018年,他上央视《开讲啦》,说到了这段经历,他机智地避开了竹竿,安全降落,但是脚踝还是受了伤。 康仕俊跳伞时,因为设备已有损坏,他被弹出机舱时,脊柱受到强烈冲击,胸椎有一节发生粉碎性骨折,降落伞直接挂在了工地的脚手架上。 是当地一名村干部立即招呼村民锯断脚手架,把康仕俊救了下来。然后又拦汽车,把康仕俊送到附近的部队驻地。 失事的飞机一头栽入水稻田,连尾翼也没入泥中,航空煤油顷刻从泥浆中泛出,随即就被火焰覆盖。 事故发生后不到3分钟,镇海区政府就组织了救援队伍,100余名干警、24台机动车迅速奔赴现场。 按惯例,飞机事故发生后,必须尽快挖出飞机残骸,以便查明原因,作出正确的事故结论。附近百姓听说后立即前来支援,数百名青壮年自带工具从四面八方涌来,与官兵并肩参加挖掘工作。 时任镇海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陈伟高,参与了当时挖掘歼击机残骸的全过程。昨天,他带着当年拍摄的珍贵影像资料也来到了报告会。 “那么热的天,我们把作业的人员分成两班,白天黑夜连着干,挖了三天两夜,歼击机残骸才从10余米深的地下被全部挖掘出来,部队官兵都很感动。”陈伟高说,当时部队首长称赞镇海人民对部队的支援是为军民共建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那次事故后,因为受伤,康仕俊再也没有上过心爱的战机,同机的戴明盟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飞行技能,一步步成长为“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 1998年,康仕俊转业到了地方,在宁波市烟草局一直工作到退休。他和陈伟高成了好朋友,2009年,两人还结伴去骆驼,向当时救他的村民道谢,当年飞机坠毁的地方现在已经盖起了厂房。 那次事故,康仕俊荣立了二等功,但他把过去的荣誉看得很淡。记者 戴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