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听不懂方言到扎根山区舍不得离开

    余姚市四明山镇地处四明山深处,离余姚城区有70余公里,山路蜿蜒十八弯,进一次山就要1个半小时。1992年出生的张栩旖自2015年9月被选调至四明山镇工作后,安心扎根山区,住宿舍,下山村,过着与绝大部分90后不一样的“山里生活”。

    “我是同级学生中第一批入党的”

    “我是2014年4月还在中国药科大学读大三时正式入党的。”回忆起5年前入党的情形,张栩旖还是一脸的兴奋。她说,自己是同一级同学中第一批入党的,而入党的念头从小就有了。

    虽是余姚人,张栩旖此前却从未到过四明山镇,通过应届毕业生人才招聘的笔试、面试、培训等一系列程序,最终被选调到四明山镇。

    “真没想到要到这么远的山区乡镇工作。”张栩旖说,同期选调生中,她是被分配得最远的,一开始是有心理落差的,但身为党员,这一点困难吓不倒自己。

    “从没想过放弃,条件艰苦只是外部的,最重要的是内部氛围。”

    张栩旖说,由于在山区,很多同事周末才回家,平时大家吃、住都在一起,工作氛围特别好,既是同事又是朋友,“来了就舍不得走了”。

    把党建工作做到实处、把服务送上门

    “全镇有近700名党员,分布在12个行政村及卫生院、派出所等……”说起工作,张栩旖如数家珍。其实,她一开始做文书、档案和人事工作,做党务工作一年还不到。

    “我目前主要负责全镇党员管理、发展和党建等工作,与自己学的英语专业相去甚远,但每当做成了事情,获得大家的认可时,那一声‘谢谢’让我觉得无论是做党务,还是当外交官,都是做事业。”张栩旖说。

    “作为90后,要向老党员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张栩旖说,老党员经验足、点子多,就拿服务外出党员来说吧,全镇外出党员有200多人,仅在余姚市区工作的就有130多人,怎么做好这批党员的服务工作和党建活动是个挑战。

    “以前每月一次组织生活都很难,到会率和积极性都不高。”张栩旖告诉记者,为此他们动了不少脑筋,先是建立了“在姚外出党员之家”微信群,后来又和余姚市兰江街道四明社区合作,每季度开展一次城区课堂,把党建工作做到实处、把服务送上门。

    “效果特别好。”张栩旖说,自此之后,不仅到会率提高了,每次在微信群里推出“认领微心愿”“我为家乡献计献策”等活动时,各位党员都特别踊跃积极,处处流露出对家乡的真情实感。

    “我真心觉得服务群众没有止境”

    张栩旖告诉记者,她还是唐田村的联村干部,对接了40多名党员。“7月8日开展了7月主题党日活动,在村里和大家讨论了党员发展工作,还听了农村指导员上的党课。”

    这样的活动每月都要开展,往村里跑得勤的张栩旖对全镇的情况了解得越来越多,哪个村还有困难党员,哪个村的山路又拓宽了……同样,乡亲们对这个90后也越来越认可了。

    “一开始,山区群众真的不太相信我这个90后。”张栩旖说,大家都觉得我太小了,解决不了问题,甚至我自己也觉得心虚,“毕竟一开始我连四明山区的方言都听不太懂,更别提交流了。”

    但只要扎根基层、深入基层,就会越来越踏实。“我经常下村做党建巡查,遇到的问题多了、解决了,群众都会发自内心的感谢,那一刻我真心感到成就感,同时觉得服务群众永无止境。”

    说起未来,张栩旖告诉记者,没想过要走,还会扎根四明山。她说:“我觉得四明山镇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现在推进全域旅游,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游客越来越多;二是基层党建越来越有活力,群众都在家乡建言献策并积极参与建设,多好啊。”记者 房伟/文 记者 崔引/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