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慢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卡宁波文化地标
从天一阁·月湖景区走起

    拥有七千年河姆渡文化的宁波,可以游览的地方有许多,但认识一座城,大多都是从她最市中心的地方开始。而凑巧,宁波最市中心的地方,正是去年刚评上国家5A级景区、最具宁波文化历史内涵的宁波天一阁·月湖景区!

    那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吧。此行,记者将和您一起开启一段“千年书香风雅之旅”,打卡宁波文化地标,穿越千年人文历史。

    

    宁波,素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之誉。

    在今年这个文化、旅游融合的元年,宁波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宁波国际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为宁波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美好。

    在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即日起,本报记者将和广大读者一起探访这些精品线路,一起品味宁波的诗意和美景。

    

    观湖色

    打卡点:月湖

    所谓“一部宁波史,半部在月湖”,加之天一阁·月湖景区于去年10月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使得月湖的一花一草、静水洲屿、亭台楼阁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出时代创新的魅力。此行,记者就从这里走起。

    夏秋之交,千年月湖的湖水平静清澈,湖边花木扶梳。早上7时,晨光穿过高大的树木,斑驳了湖岸;亭台处,人们聚在一起跳操、打太极,随行而来的小狗则识趣地蹲坐一旁;有些看似貌不惊人的路人则是身怀绝技的,只见有大叔将矿泉水瓶扎个小洞,边挤压出水,边在地上书写,一幅幅《兰亭序》《黄庭经》等书法作品呼之欲出……

    记者环湖漫步遇见诸多景点:贺秘监祠、佛教居士林、关帝庙商场和超然阁等,许多古迹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值得细细品味。走累了,便选择泛舟小憩,这里的游船码头8点半就开始营业了,湖面满满的小黄鸭脚踏船供你挑选,还有普通电动船、画舫电动船,每船票价50元—120元不等。

    闻书香

    打卡点:天一阁

    环湖约三小时后,穿过一条小巷便到了天一阁·月湖景区的“另一半”——天一阁。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这里的门票票价亲民,成人票不过30元,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离休干部等群体还能享受半价或免票。

    踏入天一阁,一股浓厚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这里的美是繁华落尽后的静穆,漫步于此似乎能够沉淀升华,一个人走也不觉着寂寞,只有独处的感觉。

    游览期间发现身边随处可见“歪果仁”,这就是世界级图书馆的魅力吧。有趣的是,他们在此自由行毫无阻力,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重要古迹前都贴有简要的文字介绍,还附有一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即可获得免费的多国语言版本的音频讲解。

    啖美食 打卡点:鼓楼

    悠悠书香令人沉醉,记者竟是下午14时才发现未进午餐。去哪儿吃呢?鼓楼之于宁波,好比王府井是北京的标配一样,毫无疑问,这里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一条龙式配齐。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的鼓楼,地处宁波主城区最繁华地段,距离天一阁·月湖景区仅1公里远,一刻钟就走到了。

    作为宁波仅存的古城楼遗址,鼓楼高大古老的城墙令人叹为观止,城墙之上有三层阁楼,阁楼之上还有两层钟楼……再次忘却饥饿的我随一众游人登楼,一览宁波城之全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有着岁月的痕迹,记者还在此偶遇郑一涛书画印作品展。下楼来还能看到永丰库遗址公园,级别很高,是国家级文保单位。

    鼓楼步行街上人来人往,没有淡旺季之分,再加上各种特色的服饰店、文具店以及金银饰品店,不少外地游客以及宁波当地人都会来这里选购伴手礼赠送亲朋好友。但更多人像记者一样,其实是冲着它的特色小吃来的,油赞子、车轮饼、烤猪蹄、炸鸡腿、炸鸭锁骨、辣哭饼、矮子馅饼……都是小时候的味道。

    夜斑斓

    打卡点:天一荟

    夜幕降临,游兴未减。记者就近选了个口碑爆棚的去处——天一荟。位置就在月湖公园大方岳第内,从鼓楼步行过去10分钟即可到达。

    去前建议先在“天一荟”官微上了解概况,因为这里虽每晚都有演出,但不时会有包场。19:30准时开始,甬剧、越剧、京剧、姚剧、耍牙、走书、评话、民乐、变脸等轮番上演,中国国粹及“老底子”的宁波文化大餐都能在此品上一品。

    当天记者掐着时间抵达,只见大门口的巨型屏幕前围着不少看客,多是在公园附近散步时被吸引过来的。推开大门,踏入一个独具江南风情的别致小院,彼时表演已经开始,屋内传出来的掌声、喝彩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掀开门帘向里观望,只见眼前数十个座位已经满满当当,一些举止优雅的中国人、“洋面孔”围坐于此,一壶清茶,看着台上的滩簧甬剧《做媒》、宁波评话《徐文长巧给县官做媒人》、京剧反串《梨花颂》《贵妃醉酒》等剧目接连上演,在袅袅的茶香之中体会“秦风汉骨、魏晋风流”。此刻让人明白,什么是清乐忘忧,什么叫品味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