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的哥到滴滴司机

老司机张永平 讲述宁波人的出行变迁

张永平在开网约车。记者 张培坚 摄

    常听父母一辈说起,老底子宁波普通人家有辆自行车比现在有辆汽车都稀奇。随着城市交通发展越来越快,后来出现了路边招手即停的出租车,宁波人更愿意亲切地叫它“夏利车”,在那个私家车不普及的年代,人们第一次享受到了个性化出行带来的快捷与便利。

    而如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网约车,只要动动手指,滴滴司机就会开车到你面前——滴滴出行,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今年53岁的张永平,是位老司机,从业30多年。同时,他又是一个“新人”,年过百半开始开网约车。现在每次乘客下车时,他都不忘笑着叮嘱一句:“亲!给个好评哦。”

    交通出行,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人的交通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几乎每天都在开车路上的司机群体,是这个变化最有发言权的人。

    上世纪80年代

    开车是门吃香的技术

    张永平是地地道道的宁波人,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个毛头小伙的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在厂里上班。张永平家到他所在的五金厂有一段路,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那时候,宁波的马路都不宽,汽车也少,会开汽车是门吃香的技术。找一份开汽车的工作,是当时无数年轻男孩的梦想。

    “我当时就想学开汽车。”1988年,每月只有100多元工资的张永平找到了一个在庄桥学开车的机会,学了小半年,总共花了4800多元,考出了他梦想的大货车驾照。

    有了开车这门技术,找工作变得十分容易。张永平顺利进入海曙胜丰运输公司,开起了长途车,经常到全国各地跑。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省内跑趟温州就要好几天,从宁波开车去趟河北石家庄,来回要半个月。

    上世纪90年代

    开出租车对象都好找些

    张永平回忆,开长途车是有一定风险的职业,除了路上充满各种不确定,风餐露宿也是家常便饭,但收入还算不错,也有人会托你捎点东西,感觉很有面子。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宁波街头已经出现了出租车。出租车工作相对轻松一些,收入也高,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在市区跑,不必风餐露宿,作息也相对更有规律,开了四五年长途货车的张永平改行开起了出租车。

    当时开出租车,可是十分体面的职业。张永平说,撇开收入不说,开出租车经常要去机场、码头接待五湖四海来宁波的客人,有时还能接待外宾,属于见过世面的。脑子活络一点的,有时听客人聊聊,自己发现商机生意做成功的也不少。“说难听点,那时候,开出租车找对象都好找一些。”

    年过半百

    转型成为开滴滴的“小白”

    如今,城市公交出行日新月异,越来越完善的公交线网,准点高效的地铁,还有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许多原先只能通过打车到达的目的地,有了更多新的选择。

    与此同时,出租车行业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革。张永平说,前些年,他发现许多年轻人会问他有没有在用打车软件接单,当时他还很疑惑,仔细了解才知道,这是一种通过手机就能叫车并且完成支付的手机APP,相对于等在路边招手拦车,网约车可以让乘客在办公楼或家里随时叫车,并且随时可以看到车的位置,这样的出行体验就变得更好。

    而对司机来说,网约车大大降低了空驶率,让司机接单赚钱的效率变得更高。同时,相对来说,劳动强度也比在路上兜客低一些。

    当时,不少身边的司机同行开始“转战”网约车,张永平觉得这肯定是未来出租车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城市网约车各项规定越来越完善,1年多前,张永平买了一辆丰田雷凌新能源车,正式成为一名滴滴快车司机,30多年的老司机正式成为一名网约车“小白”。

    开网约车后,主动服务意识提高

    入行网约车时,张永平已50岁出头。凡事都要从头学起,从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接单,如何更快找到乘客,一点一滴,张永平一点都不含糊,开网约车要比开出租车时间上更灵活一些。打开手机,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开始接单。如果想休息一会儿,可以选择下线。平时也不需要开着车满大街兜客,只要等在某个地方,系统会自动就近派单。每天的收入也会比开传统出租车更高一些。

    但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开网约车需要对乘客有更好的服务态度以及更加注重服务的细节。张永平说,以前开出租车,很大程度上是打车难,尤其是到了早晚高峰,乘客能打上一辆车甚至会感到庆幸,通常还要接受拼客,在那种环境下,想要司机提升服务质量,其实很难做到。

    但网约车就不同了,在接到订单前,乘客和司机通常是不见面的,全程结束乘客可以给司机评分,平台则通过评分来判断司机服务质量,分高的司机可以接到更好的订单,这就使得司机不得不建立“主动服务”的意识。

    张永平说,现在夏天,他会主动询问乘客空调温度是否合适。乘客下车时,他会自然地说一句:“亲!记得给个五星好评哦!”如果看到乘客有行李,他也会主动下车帮忙,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网约车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本月初,宁波市交通部门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宁波市区已有5152人取得网约车驾驶员证,累计持证人员1.4万人,这一数字首次超过了传统巡游出租车司机。

    而国家统计局在日前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中也提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滴滴等互联网出行方式方兴未艾,居民出行方式更加多样。

    从传统的哥到滴滴司机,张永平职业的转变,也见证着宁波人出行方式的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宁波人从步行、自行车到公交车、地铁、城际铁路,从路边打车到随叫随到的网约车,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为宁波人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张永平说,如今在网约车上,越来越多乘客在到达目的地或接受帮助后,会道一声“谢谢”。有时候,给乘客送还遗失物品后,乘客也会主动补偿些费用表示感谢。“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因为互联网而变得冷漠,而是因为透明带来的信赖,变得更真诚。”张永平说。

    科技改变生活。如今,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打开滴滴出行,就能立即享受到网约车带来的便捷,甚至在国际上许多城市,你也可以使用这款来自中国的打车神器。

    记者 范洪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