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记者 崔引 摄 |
8月27日午后,天气格外闷热,海曙区鄞江镇建岙村进村的道路上几乎见不到人影。但行至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门口,反倒有几分意外:来参观的人,虽不能说络绎不绝,但也是三五成群,有相约而至的年轻人,也有来完成暑期作业的孩子和家长……这个偏隅宁波西南、建在狭长山谷坡地的“红色基地”究竟有什么魅力? 那一年战火烧到了家乡 站在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门口抬头望,“建岙学校”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讲解员唐亚凤说,这里最早是“宝寿庵”,后改建为学校;抗战时期,这里是中共鄞奉县委所在地,也是鄞奉县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的会址。 1940年秋,中共鄞县(鄞奉)县委将工作重心转向鄞西山区,县委紧紧依靠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创建抗日革命武装,建立民主政权,开辟了鄞西抗日革命根据地。 梅园作为鄞西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是中共鄞西区委、鄞县(鄞奉)县委、四明地委机关的驻地。 走进陈列馆,听着唐亚凤的讲解,第一次感受到抗战的硝烟和残酷如此之近。 1941年4月20日,日军炮轰鄞江桥。次日,日军千余人经横涨、百梁桥西犯,当日侵占鄞江桥,百姓闻讯携儿带女四处逃难。“来不及逃走的百姓就躲到床板下、桌子下,而且上面还得盖上厚厚的棉被,否则还是会被不长眼的子弹击中。”唐亚凤说。 1941年5月31日,数百日军在前一天“扫荡”大皎后,过樟村,翻越芝岭进犯建岙,烧毁民房240多间,杀害7名无辜群众,700多名村民流离失所。 “日军火烧建岙,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当时村里幸存的18岁到23岁青年,连夜组建了一支25人的队伍去当兵。”唐亚凤说。 陈列馆里,一盏蒙上历史尘埃的桅灯十分引人注目。 1943年任梅园乡乡长的陈晓云是浙东根据地第一位抗日民主政权的女乡长。她曾点着这样一盏桅灯,翻山越岭,将从老百姓那里收来的粮食送到四明梁弄。 1944年,陈晓云被敌人逮捕。面对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最终被生生撕裂而死。和她同时牺牲的还有年仅24岁的严培远。 国仇家恨,切肤之痛,使得建岙村至今仍能找到不少当年留下的鲜活革命遗迹,包括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建岙夺粮站遗址、“建岙妈妈”故居等。 而在陈列馆的墙上,近40位鄞江籍烈士的铭牌,更是印证了当年那段打日伪、拔据点、斗土顽、除汉奸的悲壮革命历史,激发人们对眼下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 大部分展品来自村民的捐赠 “建岙山,山里山;进一担,出一担。”“山地种种,石头敲敲。”70岁的唐亚凤说一口“石骨铁硬”的宁波话,三言两语就将当年建岙村百姓的艰苦生活描述得栩栩如生。 用宁波话做讲解,放眼全宁波也不多见。尽管对习惯说普通话的年轻人而言,宁波话有点难懂,但在一字一句间,关于家乡的记忆和气息,却被慢慢唤醒。 陈列馆里,大红匾额上“不避艰险,支持革命斗争”几个大字分外醒目。这块匾额是送给“建岙妈妈”钟仁美的。 她虽然家境贫寒,却把两个刚成年的儿子先后送进了革命队伍,而她的家也成了当时的地下工作秘密联络站。 她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10多位同志的生命安全。“就像是我们建岙的‘阿庆嫂’。”唐亚凤说。 面对建岙村的俯瞰图,唐亚凤总能在第一时间清楚指出革命故事的发生地—— “这个电线杆旁边原来有家理发店。为躲避敌人挨家挨户的扫荡,剃头郎佯装给我们的同志抹剃须膏、理发,躲过一劫。” “当时共产党开会就在靠山脚的屋子里。一听日军进村,大家可以赶紧沿山路撤退,随身带的文件就压在老百姓的棺材板里,没人想到,也没人敢去翻。” 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陈列馆里的大多数展品,包括蓑衣、饭碗、油灯、被褥……都是来自村民的捐赠。 这些展品,是村民对发生在身边的历史最朴实的纪念,也让更多人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从中受到更多的启迪和教育。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