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全斋中药名师收徒仪式现场。 记者 刘波 摄 |
“杏林济世干秋寿,桔井留芳百草全。”有着250多年历史的寿全斋将焕发新的光彩。昨天下午,中药老字号寿全斋举行中药特色学科建设启动仪式,3位寿全斋中药技艺名师开山收徒。寿全斋将以入选宁波市中医药特色学科为契机,着力于中医药文化和技艺的传承,研究中药古方的炮制,推出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中药制品和药膳。 有着25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曾是宁波最大的中药店 宁波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很多历史上的中药老字号已消失,中华老字号寿全斋是为数不多保留至今的老品牌之一。 说起寿全斋药店,在宁波家喻户晓。寿全斋由王立鳌、孙将赣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开设,迄今已有250余年历史。为适应人们期望长寿的心理,取名为寿全斋,初创时店址设于东渡门内二境庙东首。 寿全斋传至第二代,开始自制眼药,除了在宁波有影响力,还盛销温州、台州、舟山等地。乾隆六十年(1795年),寿全斋在东渡门外设分店养春斋。光绪年间,寿全斋第四代王仕载继承祖业,在东渡路和鼓楼另设两家分铺,寿全斋成为清末民初宁波地区最大的中药店。 寿全斋药店曾擅制各种丸散膏丹。寿全斋编印有《丸散集录》,介绍产品疗效,收集陈方共计11门405种。历代寿全斋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其自制虎骨膏、龟板膏、鹿角胶、驴皮胶都特别有名。 3位中医药名师收徒,传承中医药技艺 薪火相传,如今的寿全斋,有一批深谙中医药炮制技艺、药材鉴别的专家,今年寿全斋还成为我市首批5个中医药传统特色学科建设项目之一,且是唯一的中药类项目。 昨天,3位寿全斋中药炮制、鉴别专家开山收徒,以师徒结对形式把寿全斋的中药技艺传承下去。其中,张谦拜张国甫为师;林欣拜郑岳财为师;蒋翰明、刘婷巧拜封岳云为师。 寿全斋第八代传人张国甫,从小热爱医学,在寿全斋从事中药炮制工作已有30多年,2008年被评为第三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中药材鉴别专家封岳云,曾多次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技术能手”“宁波市技术能手”等称号,是宁波中药质量鉴定方面的专家,他培养的技能人才遍布宁波多家药业企业;负责中药生产30多年的郑岳财,精通古方膏方制作、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质量控制上有丰富经验。 80后蒋瀚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毕业后到宁波药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昨天拜师封岳云,今后将跟着师傅学习中药鉴别的本领。“鉴别中药材,不仅要有过人的眼力,还要有很好的品德。”封岳云说,中药材鉴定关系到百姓健康,是中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部分。 接下来将恢复古方制作,振兴传统中医药产业 只靠竹刷不断少量洒水,洁白的茯苓粉在笸箩里上下翻滚,逐渐成为细密均匀、个头圆滑的茯苓水丸……昨天的启动仪式现场,郑岳财展示了古法茯苓水丸的制作过程。郑岳财说,中药汤剂服用和携带都不方便,做成各种丸散膏丹,让中药更适宜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像茯苓水丸的制作,要做成红豆大小的丸,炮制师傅要花一两小时。”宁波药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寒民介绍,不少传统的中药炮制技艺都费工费时,现在已经很少有药铺在做。寿全斋中药学科建设启动后,将恢复寿全斋历史上疗效独特的一些自制古方,推出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中药制品和药膳。 以入选宁波市中医药传统特色学科建设项目为契机,寿全斋昨天还公布了未来的发展目标:2020年,基本厘清历史发展脉络和传承世袭图谱,中医药学科特色初步形成;挖掘宁波中医药文化,历代中药炮制技艺得到全面整理和传承发展,中药质量控制标准能得以梳理和研究;传承人才团队建设基本完成;中药质量、中药炮制技艺在群众中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传统中医药健康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推广。记者 孙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