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命进入倒计时、危在旦夕的母亲,面对花季年华就时刻面临死神威胁的女儿,他们做出了同样的举动:捐出自己部分健康肝脏,延续亲人的生命。宁波医疗技术的突破令人振奋,而涌动在生死抉择中的血脉亲情,同样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1 三姐妹抢着给妈妈捐肝 妈妈说:“如果事先知道, 谁捐我都不要,我都舍不得!” 今年63岁的王女士是台州人,5月中旬,她忽然感到很疲惫,皮肤和眼睛也明显发黄。刚开始以为是累着了,但休息几天后情况也没有好转,随后她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急性肝衰竭”。 经过人工肝治疗,王女士的病情短暂好转又后持续变差,陷入昏迷状态,想要活下去,就只有肝移植这一条路。脑死亡患者捐赠的肝源可遇不可求,王女士等不起,活体肝移植是最可行的方案。幸运的是,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刚刚获得这项手术的资质,也具备开展手术的条件。 王女士有5个子女,其中老三老四是一对姐妹花双胞胎。5月20日,远在东北的双胞胎姐姐项丹丹接到妹妹的电话,直接懵了。妹妹在电话里说:“你快回来,医生说妈妈可能只有3天时间了!” 回到宁波后,项丹丹去ICU病房看妈妈,只看了一眼,眼泪就止不住了:病床上这个昏昏沉沉、气息微弱、形容枯槁的女人,是自己的妈妈吗? “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妈妈。没了妈妈,我们这个家就不是家了!”项丹丹说,她的两个妹妹也都想捐肝给母亲,但她觉得自己最合适:“妹妹们都有工作,捐肝对她们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只有我最轻松,不用上班,我的肝脏也肯定好。” 经过医生的检查和评估,果然是项丹丹最适合捐肝。5月24日,母女俩一起被推进了手术室。女儿的手术用时6.5小时,术中出血约500ml,母亲的病肝切除和新肝植入手术用时8.5小时,出血约900ml,输自体血800ml。术后不到一个月,母女俩都可以出院了。 如今,王女士恢复良好,一家人的生活也重回正轨。但面对记者,王女士也吐露心声,她说当时自己病重昏迷,并不知道子女要为自己捐肝:“如果事先知道,谁捐我都不要,哪个捐我都不舍得!” 2 90后独生子捐肝救母 儿子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会这么做!” 今年6月,面对着因为肝衰竭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妈妈,作为独生子的90后小伙小瞿捐肝救母,让妈妈重获生机。 坐在记者面前的这对母子很精神,根本不像是做过捐肝、换肝大手术的人。尤其是妈妈张女士,脸色白里透红,很难想象3个月前她还是个濒临死亡的终末期肝病患者。 6月5日,50岁的四川籍新宁波人张女士突然发急性肝衰竭,住进了医院。6月7日,因并发肝性脑病,出现三度肝昏迷。当时,病床上的她,一动不动,脸色很差,看着很吓人。 张女士的肝衰竭不可逆转,已经失去了全部功能,唯一的生机就是肝移植,而且是越快越好。小瞿打听过,去上海做肝移植,费用至少六七十万元,能否等得到肝源也是一个大问题。听说李惠利医院能做活体肝移植,费用只要十几万元,他来向陆才德教授求助。 小瞿说服了家人,打算捐肝给母亲。进一步的检查也让小瞿坚定了捐肝救母的意愿:他身高体壮,肝脏体积有1286克,理论上可捐献666克,而体重45公斤的妈妈只需要405克,可进行左半肝移植。 6月10日,母子俩同时躺在手术台上。供肝获取和修整耗时7小时,术中出血600ml,病肝切除和新肝植入耗时9小时,术中出血1000ml。 “你儿子救了你。”术后10天,旁人说漏了嘴,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张女士才知道儿子给自己捐肝的事。 “很心痛,我说要看看他的刀口,他也不给我看。”张女士说。 小瞿则表示,要是可以,他本打算一直瞒下去。 捐肝的事情“穿帮”后,小瞿用实际行动消除了妈妈的担忧:术后不久,检查显示他的肝脏增生良好;术后一个月,他就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又一个月,他一口气跑了5公里。他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会这么做!” 3 40岁妈妈捐肝救女 19年后,她给了女儿第二次生命 8月22日,对于来自云南的19岁女孩车子燕来说,意义重大。这一天,她的妈妈杨芹香将一部分肝脏捐献给了女儿,赋予了女儿第二次生命。 事情要从6年前说起。13岁时,子燕出现了皮肤、巩膜、尿液变黄变稠的现象,在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是不明原因性肝衰竭。这些年,一家人因此饱受折磨。车子燕无法像同龄孩子一样上学,父母则为了给女儿治病,欠下了数十万元的外债。 这些年,子燕进过1次抢救室,做过4次人工肝治疗,身体状况却一年不如一年。在一次治疗过程中,子燕被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医学上也称之为Wilson病。这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罕见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30000,主要影响肝脏,但也能影响大脑、眼睛和肾脏。对于Wilson病,最好做到早诊断、终身治疗,但遗憾的是子燕被确诊时已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能救她的只有肝移植手术。 然而,临床上用于移植的肝脏主要来自公民逝世后捐献,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紧张,费用则高达60万元左右,手术风险也很高,这一切都成了横亘在子燕求生路上的大石。 在宁波工作的亲友告知子燕一家,宁波有医院可开展活体肝移植手术。于是,一家人慕名来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求治。 以陆才德教授为首的团队,最终制定了由子燕的母亲杨芹香捐献右半肝,进行活体肝移植的手术方案。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肝源问题,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移植费用。 对于捐肝,母女俩的态度不一。妈妈很高兴:“女儿有救了!”杨芹香告诉记者,夫妻两人都希望能捐肝给女儿,但经过商量,丈夫是家中主要劳动力,还是不宜冒险。 女儿则很纠结:“这些年,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我什么也不能为他们做,现在还要妈妈的肝!”为此,她偷偷哭了好几次。 8月22日,手术如期开展。供肝获取与修整手术耗时5小时,术中出血仅150ml,病肝切除和新肝植入手术耗时8.5小时,术中出血约900ml。 术后11天,杨芹香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了。为了方便她继续陪伴、照顾女儿,医院破例将子燕隔壁的病床提供给她。 如今,子燕已基本康复。以前浑身无力的她,上楼梯没几步就喘不上气,现在已经好多了。 记者 孙美星 童程红 通讯员 张林霞 徐晨燕/文记者 唐严/摄
|